. .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 简答题
1. 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答 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在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主要包括
(1) 小型工具 一般是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 (2) 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
(3) 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2. (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与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 什么是国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容是什么? 答 (1) 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
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
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
(2) 国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生产总值有三中表现形态。从生产的角度看,国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各部门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生产总值是由诸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是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相加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 3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容?
答 主要数据包括 国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 国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 最终消费 国民储蓄 投资及资本形成 金融资产和负债 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 国际投资 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容。
4. 简要说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投入产出表中存在哪些平衡关系?
答 投入产出表由四个象限组成。目前已研究的容是前三个象限。第一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主要用来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该象限的每个数据都要从横行和纵列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从行横看,它表明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或中间使用。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称为中间投入或中间消耗。第二象限主要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第三象限主要反映各部门增加值分配或最初投入构成情况。
存在的平衡关系(1)从纵列看 中间投入加最初投入等于总投入。(2)从横行看:中间使用加最终使用等于总产出。(3)每个部门的总投入等于该部门总产出。(4)第二象限的总量等于第三象限的总量。 二、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地区2003年有关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如下表,要求补齐如下国生产总值账户(要求给出计算方法和步骤)。 单位:亿元
使 用 总产出 17106 减:中间消耗 7550 劳动者报酬 5166 生产税净额 1202 固定资本折旧 1178 来 源 总消费 7716 居民消费 5404 公共消费 2312 总投资 1778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1810 .. ..
. . 营业盈余 2010 库存增加 -32 贵重物品净获得 0 净出口 62 国生产总值 9556 出口 2248 减:进口 2186 国生产总值 9556 解答:中间消耗=总产出-国生产总值=17106-9556=7550(亿元)
营业盈余=国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9556-5166-1202-1178=2010(亿元) 总消费=居民消费+公共消费=5404+2312=7716(亿元)
总投资=国生产总值-总消费-净出口=9556-7716-62=1778(亿元)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总投资-库存增加-贵重物品净获得=1778-(-32)-0=1810(亿元)
2.某企业2003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32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8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亿元。要求计算企业2003年增加值。 解答:分配法(收入法):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2+4+8+21=65(亿元) *3.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
(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生产总值账户。
解答:(1)国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进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中间消耗=总产出—GDP=15000-10287=4713(亿元)
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 (2)编制该地区的国生产总值账户。
国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使 用 总 来 源 产总消出 15000 费 8110 减:中间消耗 4713 居民消费 5600 劳动者报酬 5240 公共消费 2510 生产税净总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10 库存增加 24 投资 2037 额 595 生产税 610 减:补贴 15 固定资产折旧 1480 贵重物品净获得 3 营业盈余 2972 净出口 1200 进口 1060 国生产总值 10287
4、已知如下我国实际最终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 ..
国生产总值 10287 出口 140 . .
单位:亿元
最终消费占资本形成占
货物和服务净
最终消费额 资本形成总额 国生产总值 GDP的比重GDP的比重
出口
(%) (%) 54600.9 58927.4 62798.5 67442.5 75439.7
32499.8 37460.8 42304.9 51382.7 62875.3
2240.2 2204.7 2794.2 2686.2 4079.2
89340.9 98592.9 107897.6 121511.4 142394.2
61.1 59.8 58.2 55.5 52.98
36.4 38.0 39.2 42.3 44.16
年 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要求:(1)计算各年度的国生产总值。(2)计算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3)计算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 解:(1)见表
(2)各项分析如下: 支出法计算的国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本期间,我国的国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从国生产总值使用看,最终消费占据比例最大,其次是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为正,说明出口大于进口,数值在不断增大。
本期间,最终消费占国生产总值的比率逐年提高,表明我国消费的相对地位在连续提高。(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但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领土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本期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生产总值的比率呈小幅波动。
*5.试根据下列投入产出简表计算三次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
中间投入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总投入
作业2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容及其核算的账户组成。
答: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分配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容被编制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人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人,这些构成了收人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人分配账户的容。
2、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中“收入形成”和“原始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 ..
中间使用 第一产业 20 70 10 100 400 第二产业 50 200 50 300 500 第三产业 20 60 20 100 200 合计 90 330 80 500 1100 总产出 400 500 200 1100 . .
答: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量,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收入形成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二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
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记录的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
3、根据2003、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下表并解释相关指标的含义:
指 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单位 元 元 % % 2000 6280 2253 39.2 49.1 2001 6860 2366 37.9 47.7 2002 7703 2476 37.7 46.2 2003 8472.2 2622.4 37.1 45.6 2004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联合国对其提出的数量界限以其经济意义: 解答: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最终消费支出
恩格尔系数的经济意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呈现下降的趋势。恩格尔系数常用于衡量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状况。
联合国标准:该系数在60%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20%以下为最富裕。
4、试依据资本的平衡项(净贷出或净借入)与金融的平衡项(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之间的关系,说明金融在经济交易流量核算中所处的位置。
解答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后者解释了前者记录的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
二、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256亿元,上缴生产税85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6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3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7亿元,支援灾区捐款3亿元,上缴所得税43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
解答: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680-256-(85-6)=345(亿元) 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345+(38-42)=341(亿元) 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341+(0-7-3-43)=288(亿元) 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如下(单位:亿元): 收入形成 单位:亿元
使 用 劳动报酬 256 生产税净额 79 总营业盈余 345 合 计 680
原始收入分配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 合 计 680 来 源 总增加值 680 .. ..
. . 财产收入 42 原始收入总额 341 总营业盈余 345 财产收入 38 合 计 383 合 计 383 收入再分配 单位:亿元
使 用 经常转移支出 53 所得税 43 社会福利 7 捐 款 3 可支配总收入 288 合 计 341 合 计 341
2、(1)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表。 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
家庭
食
衣
设备用品及服务
]
医
疗
保交
通
娱乐教通育文化居
住
来 源 原始收入总额 341 杂项商品与
服
品 着
健 讯 服
务
务
2271.84
590.88
388.68
430.08
626.04
902.28 624.36 195.84
(2)解释并计算相关指标: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消费率恩格尔系数
解答:(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2271.84+590.88+388.68+430.08+626.04+902.28+624.36+195.84=6030(元) (2)消费率为: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6030/7703=78.28% (3)恩格尔系数为:人均食品支出/人均消费性支出=2271.84/6030=37.7% 根据联合国标准:该系数37.7%在20%-40%为富裕。 储蓄率=(7703-6030)/7703*100%=21.72%
3、假设某一核算期某国各机构部门与国外未发生资本转移,在该核算期,各机构部门所发生的全部资本转移项目如下:政府部门共征得赠予税89亿元,同时政府部门对其他机构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款项和实物合计562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收入为368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375亿元;企业部门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支出共计455亿元;住户部门未发生任何资本转移收入与支出。请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及净额。
解答:根据题目中的资料可知,政府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为89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562亿元。则根据资本转移项目的平衡关系有,各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总和等于资本转移支出总和。 即89+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368=562+455+375
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455+375-89-368=935(亿元) 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净额=935-455=480(亿元)
4、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280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