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什么是课题研究?
对于课题研究有许多定义。课题”就是要尝试、探索、研究或讨论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把课题解释为: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课题是指为解决一个相对独立而单一的问题,而确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线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
“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当前,倡导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方式。其实,真正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只有植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与价值。(超链接)
教研课题的研究一般包括五个方面。1、课题的选择2、制定计划3、文献的查阅4、课题实施5、成果评价和推广。(超链接)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大课题:一部分教师、少数几个人,是从课题书目中找来的课题);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小课题:人人都是研究者,个个都是主持人,是教师自主发现的教学中问题,是教师自己遭遇到的课题,是教师手边的问题)。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近”、“实”、“真”。 “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科实验习惯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学科规律教学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错题进行自我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多一点实实在在的关注,比如“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习题教学研究”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2、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原则)?
(1)前瞻性原则:选择的课题必须具有创新性。选题新颖,有独特性,有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研究。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可行性是指所选课题能够被研究,课题负责人能够正常开展研究工作,课题有取得预期成果的希望。选题具有可行性包含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
1
准备以及必要的行政领导的支持等在内的客观条件,还有适当的研究时机。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等。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4)价值性原则: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这是第一原则。也就是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3、选题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是选题需要具有针对性(教师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
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问题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我的问题,做(操作、实践)的问题,发展的问题。 也就是说,小课题研究的问题来自我们的困惑、我们的矛盾、我们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我们的经验。问题不是课题,却是课题的基础。有意义的问题才能成为课题,因此教师悉心对问题进行梳理,将问题上升为课题。
案例1: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案例2:英语教师发现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普遍有较大困难,记得慢,忘得快,然而,记忆单词是有一定的方法技巧的。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好单词,教师确定了“怎样让学生巧记单词”的课题。(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案例3: 王老师发挥个人特长,把漫画融进了语文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乐趣,课堂上活了起来,呈现了教学的生机。在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王老师认识到单凭自己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调动兴趣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她在教改转变学生语文学习态度方面有了初步成功后,进一步探究教改主题的本质,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漫画手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从已有的成功经验中找准问题)
案例4:薛老师以前认为自己“上课效果好,学生成绩好”,但是,她渐渐地感到缺了什么。接着便是一连串的疑问:当我满腔热情、一厢情愿地引导学生提问,而学生却没有问题意识该怎么办?当学生所提的问题超出了教材的范围,又该怎么办?教学的最大价值是什么?教师工作的最大意义又在哪里?这些问题使她对自己的教学产生了怀疑。她对教师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及背后的教育思想不断地进行反思,她确立的主题为“初中语文‘质疑式’教学法的研究”,她反问自己“质疑式教学”究竟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还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怎么理解或解释“质疑?”通过不断反思,她的立场从单纯地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在追求自我完善中发现问题)
二是切口需要小巧。
2
一个问题、一个现象、一个学生、一种方法、一次活动等,均可以成为“小课题”。 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新课题背景下作业改革研究(研究过大)。
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指导小学生背课文的研究(研究很小),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超链接) 二、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一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 1 ~ 3 年。
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参照表格,逐一填写各项内容,资料要准确,尽量用第一手资料。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链接课题申请表)
(1)课题名称 (2)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的解读(3)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4)课题研究的目标(5)课题研究的内容(6)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7)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三、研究步骤,阶段要求(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准备阶段:
1、理论准备。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
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的设计须细心:教师要对研究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具体设想,确定研究步骤,预见可能存在的障碍及解决的办法。
例:有一个数学教研组确定的课题是“研究学生讲题的可行性”,教师首先明确研究,梳理出“什么样的题让学生讲”“如何讲”“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等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讲题习惯;再者,教师及时作好讲前安排,讲时点评,讲后小结。课题研究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怎样论证呢?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第一,要确定(界定)好关键词(要素)
(1)五个关键因素:研究方向、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方式或者方法
(2)四个基本要求:明确;完整;准确;简洁。
例:低年级/语文/集中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学段、年级、学科 内容/重点 明确 准确 完整、简洁
要采用表达肯定意见的陈述句(句式) 不采用口号式的题目,例“走近文本”,“我能行” 不采用祈使句式,例“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 标准案例:(1)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2)三年级语文易错生字归因及对策的研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