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意志和作风,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通讯设备的使用等。 (2)专业训练。专业技术关系到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是顺利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关键,也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常识、抢运和清消,以及现场急救等技术。通过训练,救援队伍应具备一定的救援专业技术,有效地发挥救援作用。
(3)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救援队伍综合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提高救援队伍实践能力的必要措施。通过训练,使各级指挥员和救援人员具备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6、应急救援演习类型
演习分为全面演习、组合演习和单项演习。可在室外也可在室内进行。演习既可由公司单独进行,以指挥、通信联络为主要内容,也可由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进行演练。
(1)单项演习。是为了熟练掌握应急操作或完成某种特定任务所需的技能。是在完成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后才进行的。根据不同事故应急的特点,单项演习的大体内容有:
a.通信联络、通知、报告程序演练;
b.人员集中清点、装备及物资器材到位(装车)演练;
c.化学侦察动作演练:对事故发生区边界确认行动,对危害区边界变化情况时判定行动,对滞留区地点及危害程度侦察等;
e.防护行动演练:指导公众隐蔽与撤离,通道封锁与交通管制, 疏散人员接待中心的建立,特殊人群的行动安排,保卫重要目标与街道巡逻的演练等;
(2)组合演习。是为了发展或检查应急组织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之间的相互
11
协调性而进行的演习。主要演习可涉及各种组织,
如化学监测、侦察与消毒去污之间的衔接;发放药物与公众撤离的联系;各机动侦察组之间的任务分工及协同方法的实际检验;扑灭火灾、消除堵塞、堵漏、关闭阀门等动作的相互配合练习等。
(3)全面演习。是应急预案内规定的所有任务单位或其中绝大多数单位参加的全面检查执行预案可能性的演习。主要目的是验证各应急救援组织的执行任务能力,检查他们之间相互协调能力,检验各类组织能否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来减小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及确保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7、编制演练方案
明确演练的课题、队伍、内容、范围、组织、评估和总结等。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救援演练和专项演练。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深入发动和依靠职工群众,普及运输安全知识和技能。
(五)、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1.目的:
(1).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工作程序,以及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2).提高安全意思、提高生产技能、提高生产知识 (3).偏离规定的工作程序可能带来的后果。 2.适用范围: 本企业的所有员工。 3.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
12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施工现场全体人员的参与,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保证他们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训,是实施现场安全保证体系有效运行,达到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应在项目安全保证计划中确定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4.培训管理机构:
(1).由办公室统一管理。
(2).年度培训计划有车间级、班组逐级上报培训计划,生产部汇总,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核、经理批准实施。
(3).培训计划由公司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在实施过程中如需增补过更改,相关部门可提出书面申请,经生产部签署意见后交经理批准。
(4).公司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培训。 (5).其他管理人员由生产部组织培训和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 (6).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由厂级、车间级、班组长进行培训。 (7).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操作工人持证上岗,由办公室负责组织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培训,持证上岗率100%,按规定定期复训。
(8).办公室按照年度的培训计划提出培训资金计划,公司经理审批,财务部门负责资金落实。
(9).对每次培训的结果,各相关部门应填写培训计划实施情况记录,记录培训人员、时间、地点、内容及考核成绩等建档。 5.培训奖罚:
13
列入年度培训计划中培训的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费用全额包销,考核不合格的费用由自己承担。无故不参加培训的每次罚款200元。 6.教育和培训的时间规定
(1).企业负责人每年不少于30学时。 (2).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40学时。 (3).其他管理和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20学时。 (4).特殊工种每年不少于20学时。 (5).其他职工每年不少15学时。
(6).待、转、换岗重新上岗前,接受一次不少于20学时的培训。 7.教育和培训的形式与内容:
按等级、层次和工作性质分别进行,管理人员的重点是安全意思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点是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1).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
对新工人或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 (2).公司级:
①公司员工安全生产技术操作一般规定。 ②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③安全生产法律和文明生产要素。
④在公司生产线的基本情况,包括现场环境、生产特点、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危险作业部位及必须遵守的事项。 (3).班组级:
14
①本人从事生产工作的性质、必要时的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 ②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③班组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
④本工种事故安全剖析、易发事故部位及劳动用品的使用要求。 8.经常性安全教育:
在做好上述培训和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方法进行。
(1).安全生产意识宣传教育。 (2).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 (3).现场定期的(如每周)安全日活动。
(4).班组每天三上岗(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和一讲评(安全讲评)活动。 9.培训评价:
(1).了解熟悉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标准、员工纪律。
(2).安全教育和培训要体现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原则,覆盖公司全体员工,确保只有经过安全教育的人员才能上岗。 (3).公司培训评价由办公室主任进行评价。 (4).生产部培训评价由生产部主管领导进行评价。 (5).班组培训评价由车间主管领导进行评价。 10.安全教育记录清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