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中时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因他曾在绍兴城外的阳明洞读书讲学,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有知在即有行在,有行在即有知在,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不可分割。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把知行合而为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相互包含,彼此融通。这就混淆了知行界限,否定了知行的本质区别,否定了知行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因为知和行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他把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知\当作\行\,以知代行;又把属于实践和实际范畴的\行\当作\知\,以行代知。结果把知行混淆,使知行关系模糊了。

但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

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 \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他的意思是说,我心中的\良知\向外发动,表现显露出来就是\行\,\良知\发动时的主观意念、情感、动机等都可以叫做\行\。他有时还把一个人学习时的真切笃实的态度也叫做\行\。这种以《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即是以知为行,以不行为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论证以知为行,他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意思是说,看见美色是知,爱好美色就是行;闻恶臭是知,厌恶恶臭就是行。见好色与好好色、闻恶臭与恶恶臭,是同时发生的,因而知和行是合一的。

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静处体悟

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是静坐澄心,反观内省,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这是董仲舒\内视反听\与陆九渊 \自存本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佛教禅宗的面壁静

坐、\明心见性\思想的影响。如他所说:\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孥,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他否认了\坐禅入定\的影响,却正是受了\坐禅入定\的影响,这是正统理学家的一贯手法。

2、事上磨炼

王守仁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静坐澄心,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稿之病\,或者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 \才通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因此,他又提出“事上磨炼\。他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他这里说的\在事上磨炼”,亦即\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问,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认为在口头上谈\致良知\是无意义的,\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他主张道德佳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

\知行合一\。 3、省察克治

王守仁还继承与发展了儒家传统的 \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提出\省察克治\。他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

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他还说: \克已必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副而来\。他这时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克己内省\思想,强调了\拔去病根次\斩钉截铁久\扫除廓清\一毫不存\在他看来, 如果在修养过程中,若不能用他所说的\天理\战胜\人欲,即使剩下一丝一毫,那么,其结果必将是前功尽弃,\众恶

相副而来\。我们可以从王守仁的唯心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中,看到他深刻地认识到两种道德观斗争的重要意义,这对我们仍是有启发的。

\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他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

1、顶应性情与鼓舞兴趣

王守仁认为,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稿矣。\一般来说,儿童的性情总是喜欢嬉游,百怕拘束与禁锢,就象草木刚刚萌芽,顺应它就会发展,摧残它就会衰退。所以他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依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才能便儿童的学习日有长进,就好像春风时雨被及于草木一样,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剥落、生意萧索。

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王守仁认为学习必须独立思考,强调自求自得,反对崇拜偶像、盲从教师的学习方法。他说,\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他认为如果儿童的学习就是有效的;反之,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地教学中应引导儿童\各得其心\,而不能以儿童的所谓幼稚,去压抑、束缚儿童的思维。他主张从小培养儿童独立思考,不盲从,使之\深入心通\,长大后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轻易受别人左右。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

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他这种强调自求自得、独立思考、勇于怀疑、不盲从迷信,不人云亦云的精神是很突出的。他认

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他反对朱熹\为学之道在穷理,穷理之要在读书\的观点,认为\六经之实\都在\吾心\之中,单*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 \求之于心\是根本,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寻找方法而已,犹如玻人需要拐杖,只是为了帮助走路一样。反对盲从典籍,提倡独立思考,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王守仁认为教学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儿童学习应从现有基础出发,逐渐加深,沿着他\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顺序发展。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儿童的接受能力达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说等。既不能要求过高过急,也不能停留在固定的低水平上。如果不顾儿童的接受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识灌输进去,就会象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苗上把它浸坏一样,对儿童有害无益。

他认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他说:\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说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教学应注意各人长处短处。譬如良医治病,目的在治病,并不是有一定的方剂,不问是何症候,必使人人都吃这一剂药,教学亦须与治病一样,要注意因人施教。

总之,他认为儿童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该因人而殊,不能用同一方法。他坚决反对用一个模型去束缚儿童,需主张通过教学发展每个儿童不同的个性。

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中时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因他曾在绍兴城外的阳明洞读书讲学,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d90z42k9k0ne2d1fovz9epjx24qwd012w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