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水平挤压—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C.外力侵蚀—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
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C.①-②-③岩层年代由老到新 26.图中河流
A.丙处含沙量大,常形成洪积、冲积扇 B.丁处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 C.丙、丁之间的河道弯曲,水流较平稳 D.冬、春季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下图中气压带控制地区常出现炎热、干旱天气,洋流甲、乙流向不同。完成27~28题。
B.乙处岩石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 D.地表形态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27.图中气压带及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热力因素 B.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 C.副极地低气压带 热力因素 D.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因素
28.根据洋流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暖流 C.乙是寒流
B.甲向东流 D.乙向西流
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是同类地理要素的概括;个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差异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具体表现。下表数据是图中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表中N、M、Q、P分别对应①、②、③、④四地。
据此完成29~30题。
29.上述图表资料反映P、M、N、Q四地的共性是 A. 都属于地中海气候 B. 都位于地中海沿岸
C. 都位于30°-40°N大陆西岸 D. 都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30.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A.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停留时间长 B. 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 C. 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 D. 位置偏北,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小、控制时间短
下图中箭头表示风向,甲地终年受该盛行风影响,读图回答31~32题。
31.甲地位于( )
A. 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中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高纬度 32.下列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资料图中,与甲的气候较吻合的是( )
A B C D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同一地区一周的气压(单位:hPa)变化(甲图日期在前,乙图日期在后)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气压为1014 hPa C.D地风向为偏北风 34.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C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 B.F锋面过境后气温会降低 C.E地由阴雨天气变为晴朗天气 D.G线经过区域受冷锋控制
右图是北半球1006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程示意图(其
a、b、c、d的高程分别是50米、100米、150米、200米),回答35~36题.
35.图中M地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36.若该气压系统控制我国的江淮地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江淮地区常出现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 B. 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天气 C. 东北、华北地区多阴雨天气 D. 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正在向a地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37~39题。
中
B.B地风力增大 D.E地盛行上升气流
37.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反气旋 B. 暖锋 C. 冷锋 D. 气旋
38.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B. 最有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C. 最有可能出现晴朗天气,气温上升 D. 最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39.下列天气现象最有可能由该天气系统影响形成的是
A. 清明时节雨纷纷 B. 贵阳天无三日晴 C. 台湾海峡台风 D. 北方夏季暴雨 下面图1、图2分别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0~41题。
40.关于图示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洋流增温增湿 B.乙洋流是暖流 C.丙洋流增温增湿 D.丁洋流是暖流
41.关于①、②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B.②处温带季风气候 C.①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 D.②处渔场是北海渔场
右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水温线(单位:℃)分布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该洋流对沿线气候和海生物有着重要影响。读图回答42~44题。
42.图中洋流是( )
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图,洋
43.图示区域该洋流沿岸的气候( ) A. 高温多雨 B. 炎热干燥 C. 冬暖夏凉 D. 温和多雨
44.该海域存在一大型渔场,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 ) A. 东南信风 B. 东北信风 C. 西风 D. 极地东风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45~46题。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 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46.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47~48题。
47.该山地位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