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农村雷电灾害防御
作者:杨虎 刘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5期
摘要 本文利用1980—2009年逐月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析西藏地区雷暴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雷暴;气候特征;雷电灾害;防御对策;西藏地区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70-01
雷暴出现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和巨大的高温,伴有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一种局部严重灾害性天气。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西藏是雷暴多发地区,雷电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西藏地区的雷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以更好了解该地雷暴天气发生规律,提出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雷暴灾害损失。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西藏地区1980—2009年38个观测站雷暴日数和闪电资料,分析雷暴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倾向率分析西藏雷暴特征。观测簿上只记录闪电而无雷暴记录的不作雷暴统计;1 d之内发生数次雷暴只统计为1个雷暴日。 2 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 2.1 雷暴空间分布特征
西藏雷暴多发地区分布在那曲,雷暴日数从该区域向西南和东南地区逐渐减少。雷暴最多的中心区域为贡嘎县,年平均雷暴日数78.77 d;其次是索县和那曲县,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别为76.93、75.22 d;林芝和日喀则南部为雷暴低值区,波密、普兰和察隅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足10 d。
2.2 雷暴时间分布特征
2.2.1 雷暴年变化特征。分析西藏地区1980—2009年雷暴观测资料(图1),近30年西藏地区雷暴日数呈逐年递减趋势,以1984年雷暴日数最多,达52.95 d;2007年最少,仅32.11 d,两年份相差20.84 d。西藏地区年雷暴日数变化共经历3个阶段:1980—1981年有所增加,1981—1983年减少,1984年雷暴日数达最大值,之后雷暴日数逐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