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记者采访写作细节误差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记者采访写作细节误差分析

如今,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再加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之广,都影响了人们对信息是非的判断能力。这就要求记者在进行采访及后续的写作过程中,把握好信息的细节。因为细节在记者的采访写作中不仅仅关系到信息的准确性,还彰显着内容的主题思想。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要找出在采访报道中的差误,注重细节的把握,实现新闻报道的高效、准确传达,达到最佳的新闻报道状态。 一、记者采访写作中的差误类型 (一)政治性差误

政治性差误多指一些导向性的或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甚至相违背的错误观点和提法。比如,有时记者在采访时较为片面,过度放大弊端而忽略优点,就像有的记者、媒体借反思改革而全盘否定改革,认为改革改错了;有的记者在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出来以后,欠考虑地第一时间在头版头条进行详细报道,还刊登参选人照片。有时,记者在写作中会有一些关键词等细节处理欠妥,比如,将“中国”与“港澳台”并列,将“朝鲜”称之为“北朝鲜”等等。这些政治性的细节差误出现的并不多,但是一旦出现,就很有可能造成社会上的不安与动乱。所以对这些细节上的把握,一定要考虑周全、谨慎细心。 (二)事实性差误

这种差误属于客观性的差误。比如写错货币单位,将“英国外交大臣”错为“英国外相”,将“1920年的苏联”错为“1920年的俄国”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时候,这种事实性差误也会引发政治性的差误。所以,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技术性差误

这些差误在采访后的写作报道中存在的较为广泛。一般包括题文不一、标点错误,以及漏字、错字、添字、漏报、迟报等等。这些“小错误”看似不起眼,但是时常容易引起歧义、混淆是非等现象,正所谓

细节决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记者采访写作中的细节差误分析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记者在采访写作中的细节差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访得不细致。的确,有些来自一线的新闻报道确实需要实时性,但仍要注重准确性,记者在采访时,有时由于时间紧迫,不能问清楚事情的细节。而到了后期报道时,又需要丰富的内容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会出现捏造事实,随意增添细节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信息内容的准确性。第二,有些记者在采访时往往先入为主,且功利目的明显,上来就要求对某个事件的是非对错做出评判,仿佛所有人都认同记者的观点。一旦说出不同的观点,马上中断采访并拐弯抹角地套出一句与其观点相同的话,这种强加性的采访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被采访者的心声。所以,即使被报道出来也毫无意义,而且还有可能弯曲事实,影响社会安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第三,以偏概全,忽略普遍的发展规律。在记者采访前,有时经常为了报道的新奇,追求特例,选择个别案例进行采访,从而得出结论,用来概括普遍的客观事实。这种以偏概全的采访写作方式,往往忽略了客观真实的发展规律,写出的报道较为极端,容易造成误解。第四,对看似平常的情节“想当然”。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很多看似平常的事物、情景,可能在具体的环境下并非如此。这就要求记者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想当然。很多报道都是由于记者在采访时想当然而不向当事人多问几句,而造成了失实现象的发生。例如学校建设中关于课堂铃声的想象,我国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多数学校均以铃声作为上课、下课的标志。于是,在有关中国人民大学的报道中,很多记者就想当然地以为该学校也是以铃声作为上下课的讯号。其实,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在三年前就将钟声作为上下课的信号,而非铃声。另外,在上课的时间上,大学往往是以两小节即一大节为单位。但有些记者在报道时,会想当然地以中小学的上课模式来判定大学课堂的上课模式,误以为大学是一大节且中间没有休息或是以一小节为单位的上课模式。这种通过多问几句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完全是可以避免

的。但这种细节往往会被人忽略。第五,缺乏科学性的社会调查结论。在记者写作时,以社会调查报告作为新闻来源写稿的情况较为普遍,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在2021年,有一篇根据调查报告写的《厦门大学近九成女研究生赞成同居》的新闻,引发了厦大学生的集体抗议。后来发现,其实是调查者在整理问卷时偷换了概念。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记者在采访及后续整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的社会调查结论造成的。第六,只顾及消息来源的明确性,忽略其权威性。记者在写作时,还经常会引用专家的话作为新闻来源。而形形色色的专家往往以其一家之言赋予自己权威的地位,导致记者丧失警惕。基于这种情况,记者一定要通过多方式、多途径进行核实,确认其是否权威。记得在2021年,某媒体记者采访有关中国政府网建设的新闻。该网当时正由新华网承建中,该记者采访了新华网的一位处级干部,对方振振有辞地提供了一些看似“核心”的内容,但记者不敢大意,就将成稿送往新华网审查。最终发现文中多处失实,很多内容并非文中所写的那样。幸亏这位记者心存警惕,最终才遏止了错误的继续发生。 三、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如何把握细节

第一,注重采访的方式。采访的方式影响着新闻写作的准确性及质量。因此,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前要尽可能走进现场,深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地点、时间、结果,并注重过程和细节的提问。在采访过程中尽量与被采访者达成思想、精神层面上的共鸣,不要让记者自己的观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被采访者,更不能将自身的观点强加给被采访者,不然也会影响信息的客观真实。只有让被采访者毫无顾忌地吐露心声,最终才能在减少细节差误,保证内容准确无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闻素材,达到最佳的新闻写作状态,进而实现对新闻细节的报道。第二,多以平民视角进行采访写作。在新闻的采访及报道过程中,为了顺应“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与广大平民达成共识,并彰显内容的真实准确性。要求记者在采访及新闻写作过程中注重从平民角度出发。可以多报道一些类似任长霞、郭明义、孟佩杰等平民英雄和劳动模范,注重在新闻主体细节描绘中突出可亲、可敬的处理

记者采访写作细节误差分析

记者采访写作细节误差分析如今,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再加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之广,都影响了人们对信息是非的判断能力。这就要求记者在进行采访及后续的写作过程中,把握好信息的细节。因为细节在记者的采访写作中不仅仅关系到信息的准确性,还彰显着内容的主题思想。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要找出在采访报道中的差误,注重细节的把握,实现新闻报道的高效、准确传达,达到最佳的新闻报道状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cy830erpj3gyk618jsm0fvam2gysn007d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