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不断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使内在修养不断提高,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因地制宜地使用综合性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别很大,内陆和沿海地区的差异更是突出,因此,在幼儿园里实施综合教育的时候,我们也就要根据本地的特点进行教学,因地制宜。
(3)不可为综合而综合。当前,许多幼儿园还不具备进行综合性教育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这时强行进行综合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为综合而综合的做法,最后不仅没有做到综合性教育教学,甚至连原本的分科教学也丢了,最终不利于儿童的学习,使儿童失去本该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
综合性原则在幼儿园的实施和发展,是近年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综合性教育原则在幼儿园的实施和普及,也给广大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得到更完善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4.实施活动性原则的方法:
(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和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相信儿童、放手让儿童进行操作活动、交往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儿童身心一定会获得自由发展。
(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教师要做到的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儿童才会主动参和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正视儿童在活动中通过个人努力发现总结出的经验和发明,不要嘲笑儿童的探索,因为每一个新的发现和发明都是建立在前人成功的经验之上的。
(3)活动是多样的。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样的,儿童的兴趣是活的和多变化的,因而需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活动以适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有益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最佳。 (4)活动不是装饰品。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做点缀物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原则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
5.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术培养的错误做法,引起了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和反思。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学前教育方案最应考虑的就
是儿童的需要,并因儿童的需要来裁剪课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相反地来“裁剪”儿童以让其适应学前教育的课程。
6.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
(1)幼儿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要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者几个家庭,因此幼儿园牵动了全社会。我国在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幼儿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要为“优生、优育、优教”起到保障作用,家长积极投身工作,安心事业。为家长服务是幼儿园的另外一大任务,幼儿园担负着满足家长需求和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责任,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幼儿园担负和社区、家庭交流和合作的重任,以促进各种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2)幼儿园担负教育幼儿的责任。①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广阔的空间。②尽早发现幼儿的身心障碍,进行早期治疗。对于个体生理的残疾和障碍,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救。因此,对于3~6岁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幼儿园担负着早期发现幼儿身心障碍的重要职责。③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补偿性教育,使广大幼儿接受平等的教育。21世纪推崇“教育人人平等”的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更应该坚持这一思想,保障每个幼儿的受教育权。
7.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进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8.制定幼儿保教目标的依据是:
(1)幼儿园教育目标要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情的需求。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现实依据。一方面我国生产力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一些错误的做法。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要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情,并且成为指导人们正确培养孩子的纲领和原则。
(2)幼儿园教育目标也要预见社会新的要求,具有前瞻性。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也毫不例外地处在这个潮流之中。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面向本国社会的需求,还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教育目标体现了教育者和社会对于教育对象的期望,这种期望是以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为基础的,这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9.现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1)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由于幼儿阶段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把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
(2)幼儿智力教育强调利用感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3)幼儿品德教育强调从情感教育人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 (4)幼儿美育,把培养幼儿感受美的美趣放在第一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10.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如幼儿的生活活动、劳动活动、教学活动等)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如自由游戏、区角自由活动等)。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无论幼儿的生活活动,还是作业课、参观访问等教学活动;无论有组织的活动,还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各具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顾此失彼,随意削弱或取消任何一种活动。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多地存在重教学活动而轻生活活动、重有组织的活动而轻幼儿自由活动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强调生活活动和幼儿自由活动的重要性。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每种活动不是分离地、孤立地对幼儿发挥影响力的。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把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或者说,每个活动怎样围绕目标来展开,就成为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五、论述题
1.我们很少认识到幼儿园中教师和保育员良好工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往往对自身的价值认识有所不同,保育员地位明显低于带班教师。这里固然有社会因素及对保育工作范畴的认识不正确等因素,但更多的却是长期的工作压力使得一些教师和保育员出现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
许多教师和保育员在社会的压力下,往往贬低了自己的价值,因此,也就造成了许多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有些保育员认为自己比不上教师,于是对于教育儿童的任务总是采取回避
的态度,只要有教师在,保育员不在教育方面和儿童有任何的接触。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师,比保育员的地位高,所以,对保育员工作也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有时保育员因某些事需要教师的帮忙,有些教师甚至采用一些非常不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回避。还有一些保育员认为,自己同教师一样受过专业训练,能力也不比教师差,为什么不能做教师呢?正是由于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得她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不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甚至还在各个方面和带班教师针锋相对,以致影响了班上的正常工作。有些教师也是由于自己的不平衡心态,对保育员工作处处挑剔,甚至出于个人原因而妨碍保育员的工作。
我们从表面上看,这只是教师和保育员之间的“个人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影响了保教工作和自身形象,更影响了儿童社会性的正常发展。因为儿童从教师身上没有学习到正确的为人处事之道,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社会、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或是一名保育员都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工作和本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尽量地呈现给儿童一个正确的社会关系,让儿童的社会性得到正常的发展及情感的陶冶。
2.幼儿教育的六项基本原则是:
(1)独立自主性原则,即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独立自主性原则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生活方面指通过生活技能的培养树立儿童正确的生活态度;动作方面指让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动作,从而使儿童了解自身和社会的关系,关注环境;待人接物方面指培养儿童和人相处的社会行为;学习的自主性指除了让儿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习兴趣。
(2)发展适宜性原则,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和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的,是建立在教师充分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基础上的,同时又是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和儿童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另外,发展适宜性的教师和儿童应相互作用。 (3)保教结合原则,首先保育工作者要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工作充满热情、关心儿童;充分了解儿童生活、心理发展特点,学习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保教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要贯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的原则,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穿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相关的教育原则的要求。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完成“保教合一”的任务。此外,良好的工作伙伴和师生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综合性原则,主要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年龄的综合性等。
(5)启蒙性原则,指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其主要指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启蒙教育。
(6)活动性原则,指儿童的教育过程融于一系列的活动、游戏之中。活动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怎样来实施它呢?首先要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然后必须鼓励儿童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活动是多样的,它不是装饰品。
3.教师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中往往忽略了从自身做起。首先,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时,往往要求儿童这样做、那样做,但对自身的要求却十分放松,这对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非常不利。因此,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给儿童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其次,教师要让儿童真正认识到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各种活动中,一定要时时抓住机会,让儿童了解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性。儿童在了解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后,也会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活动。在进行这项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要一味地以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游戏、情境角色扮演、户外活动、参观等形式来进行。从别人的感受和自己的情感中,让儿童体会到“独立”的重要性。
4.教师和保育员一旦发现合作不顺畅时,不妨和同事好好地沟通一下,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另外,当教师和保育员发现两个人的合作不愉快而造成情绪方面的困扰时,不妨找一个正确的发泄方式,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出来。总之,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
教师和保育员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相互之间要做好沟通工作。在某一活动环节要保育员帮忙,应在前一天和保育员商量,以便让保育员把自己的工作时间表和教师的活动相配合。保育员如有需要教师帮忙的事,也应该提前和教师打招呼,而不是临时通知。在事后,教师和保育员要相互致谢,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和保育员往往因为自身儿童观和教育观的不同而会有一些冲突。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和保育员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不应该在幼儿面前出现相互指责的现象,而是要在休息的时间,相互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如果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可一同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或是一同找有关的书籍进行研讨。我们坚决反对那种当面不讲而背后乱说的做法。
5.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如下:
(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终的目标服务的。短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往往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