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局部或全身感染 1.原因

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等,可导致注射部位或全身发生感染。 2.临床表现

在注射后数小时局部出现红、肿、热和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若感染扩散,可导致全身菌血症、脓毒败血症,病人出现高热、畏寒、谵妄等。 3.预防及处理

与皮下注射法相同。出现全身感染者,根据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三)疼痛 1.原因

肌内注射引起疼痛有多方面的原因,如针刺入皮肤的疼痛,推注药物刺激引起的疼痛。一次性注射药物过多、药物刺激性过大、速度过快、注射部位不当、进针过深或过浅都可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

注射局部疼痛、酸胀、肢体无力、麻木。可引起下肢及坐骨神经疼痛,严重者可引起足下垂或跛行,甚至可出现下肢瘫痪。 3.预防及处理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2)掌握无痛注射技术。进行肌内注射前,先用拇指按压注射点10秒,而后常规皮肤消毒、肌内注射;用持针的手掌尺侧缘快速叩击注射区的皮肤(一般为注射的右侧或下侧)后进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疼痛。 (3)配制药液浓度不宜过大,每次推注的药量不宜过多,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注射时,若药量超过2ml,必须分次注射。临床试验证明,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比用注射用水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更能减轻病人疼痛。

第六节 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血肿 1.原因

(1)老年、肥胖、烧伤、水肿、消瘦、血管硬化、末梢循环不良等病人,血管弹性差,回血反应迟缓,护士对针头是否刺入血管判断失误,反复穿刺或待针头退出血管时局部隆起,形成血肿。

(2)凝血功能差或者未及时按压即可引起血肿。 (3)固定不当、针头移位,致使针头脱出血管外而不及时拔针按压。

(4)老年、消瘦病人皮下组织疏松,针头滑出血管后仍可滴入而造成假象。

(5)细小静脉穿刺,针头选择过粗、进针后速度过快、

回血后针头在血管内潜行偏离血管方向而穿破血管。 (6)拔针后按压部位不当或时间、压力不够。 (7)护士临床经验不足,解剖位置不熟悉,操作不当误伤动脉。 2.临床表现

血管破损,出现皮下肿胀、疼痛。2~3d后皮肤变青紫。1~2周后血肿开始吸收。 3.预防及处理

(1)选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2)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进针。

(3)重视拔针后对血管的按压。拔针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口,用拇指按压,按压部位应自针孔以上1~2cm处,一般按压时间为3~5 min,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血倾向者按压时间适当延长。

(4)若已有血液淤积皮下,早期予以冷敷,以减少出血。24 h后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min,以加速血肿的吸收。

(5)若血肿过大难以吸收,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凝血液或切开取血块。 (二)静脉炎 1.原因

长期注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全身有畏寒、发热等表现。 3.预防及治疗

(1)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

(2)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延长其使用时间。

(3)若已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在此处静脉注射、输液,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 min或用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 min;中药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可清热、除湿、疏通气血、止痛、消肿,使用后病人感到清凉、舒适。

(4)如合并全身感染症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第七节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1.原因

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而引起。

(1)输入的药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 (2)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3)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4)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也可直接把针头滞留的微粒引入静脉。 2.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h,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C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C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预防和处理

(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2)改进安瓿的割据与消毒。安瓿锯痕后用消毒棉签消毒一次后折断,能达到无菌的目的。

(3)加强加药注射器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4)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5)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观察生命体征。

(6)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7)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

0

0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二)局部或全身感染1.原因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等,可导致注射部位或全身发生感染。2.临床表现在注射后数小时局部出现红、肿、热和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若感染扩散,可导致全身菌血症、脓毒败血症,病人出现高热、畏寒、谵妄等。3.预防及处理与皮下注射法相同。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cv7v8gff12wkqq4m2i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