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 3. 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
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 物理药剂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生物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临床药剂学 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 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
(二)非水溶剂 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 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 甘油。4.酰胺类 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5.酯类 油酸乙酯。6.植物油类 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7.亚砜类 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 )
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溶解度参数越大,极
性越大。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测定法
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是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饱和溶液的浓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
2.药物的平衡溶解度测定法具体方法:取数份药物,配制从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系列溶液,置恒温条件下振荡至平衡,经滤膜过滤,取滤液分析,测定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药物溶解度与分子结构
2.药物分子的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 3.药物的多晶型与粒子的大小 4.温度的影响 5.与同离子效应 6. 混合溶剂的影响 7. 填加物的影响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
增溶,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使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助溶,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的第二种物质而增加药物在水中溶解度的现象,称为助溶。制成盐类,一些难溶弱酸、弱减,可制成盐而增加其溶解度。
潜溶剂,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潜溶、助溶与增溶作用有什么不同?
潜溶是指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 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药物的溶出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 溶出速度及影响溶出速度的因素
1.固体的表面积2. 温度3.溶出介质的体积 4.扩散系数5 .扩散层的厚度
根据方程,简述药剂学中有哪些手段可以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方程() () δ是描述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方程
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度常数K药物粒子的表面积S药物的溶解度是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主要因素。’ 药剂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
⑴增大药物的溶出表面积,通过粉碎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减少药物粒径,提高分散度,增大药物的溶出表面积。
⑵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通过改变药物晶型、应用药物包合技术等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⑶提高溶出速度常数:通过升高温度、加强搅拌等措施可以改善固体制剂体外溶出速度。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能使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物质。如肥皂水溶液。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
多为长链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双亲性。
由非极性烃链(长度8个碳原子以上)和一个以上的极性基团(羧酸、磺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氨基、醚键等)组成。
表面活性剂分类(根据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 离子表面活性
1. 阴离子型: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阴离子。
如肥皂类性质: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易被酸及多价盐破坏,电解质使之盐析。 应用: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只供外用。
硫酸化物、性质:可与水混溶,为无刺激的去污剂和润湿剂;乳化性很强,稳定、耐酸、钙,易与一此大子阳离子药发生沉淀。应用:代替配皂洗涤皮肤;有一定刺激性,用于外用软膏的乳化剂。
磺酸化物性质:水溶性, 耐酸、钙、镁盐性比硫酸化物差, 不易水解。应用:用作胃肠脂肪的乳化剂和单脂肪酸甘油酸的增溶剂;较好的洗涤剂。
2. 阳离子型: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阳离子。主要结构是一个五价的氮原子,也称季铵化物,苯扎氯铵(洁尔灭)和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特点: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应用:杀菌、防腐、皮肤、粘膜手术器械的消毒。
3.两性离子型: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不同,表现出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最大优点:适用于任何溶液,在等电点时也无沉淀②性质:碱性水溶液中呈阴离子性质,起泡性良好、去污力亦强;酸性水溶液中呈阳离子性质,杀菌力很强,毒性小。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水溶液中不是解离状态故称之。 1.结构组成:①亲水基团 (甘油、聚乙二醇、山梨醇);②亲油基团(长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醇、烷基或芳基);③酯键、醚健。
2.性质:毒性,溶血作用较小,化学上不解离,不易受电解质,值的影响;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应用广泛
(外用、内服、注射)。 3.常用品种
①脂肪酸甘油酯主要有脂肪酸单甘油酯和脂肪酸二甘油酯。
性质:不溶于水,在水、热、酸、碱及酶等作用下易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应用:3~4,表面活性弱,主要用作型辅助乳化剂。 ②蔗糖脂肪酸酯:简称蔗糖酯
性质:溶于丙二醇、乙醇,但不溶于水和油;在酸、碱及酶等作用下易水解成蔗糖和脂肪酸。 应用:5~13,表面活性弱,主要用作型乳化剂、分散剂。 ③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
应用:1.8~3.8,因其亲油性较强,一般用作水/油乳剂的乳化剂。用于搽剂,软膏,亦可作为乳剂的辅助乳化剂。
④ 聚山梨酯():吐温[]
应用:亲水性大大增加,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用作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 ⑤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类[]
应用:具有较强水溶性,乳化能力强,作增溶剂和油/水型乳化剂。常用的有 40 (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 ⑥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苄泽类()西土马哥 平加 ⑦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性质:为淡黄色液体或固体;分子量1000~14000;0.5~30;随聚氧丙烯比例增加,则亲油性增强;随聚氧乙烯比例增加,则亲水性增强;具有乳化、润湿、分散、起泡和消泡等多种优良性能,但增溶能力较弱。 特点: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性,对粘膜刺激性很大,毒性中较小,118 (68)可作为型乳化剂,是目前用于静脉乳剂少数合成的乳化剂之一,用本品制备的乳剂能耐受热压灭菌和低温冰冻而不改变其物理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1.毒性 2.刺激性3.使蛋白质变性4.增进或降低药物的吸收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
1. 表面活性剂的胶束: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的测定(1)表面张力法 (2)电导法(3)染料法(4)光散射法
2.亲水亲油平衡值(值)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表面活性剂应用 1.增溶剂
增溶: 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机理:被增溶的药物以不同形式与胶束(胶团)相结合 影响增溶的因素:a增溶剂的性质;
b增溶质(药物)的性质 c溶液的性质(电解质,等); d增溶剂(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e加入顺序
2.起泡剂和消泡剂 3.去污剂
4.消毒剂或杀菌剂
点十二烷基硫酸钠()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升高至某一点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点。
第四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分散体系( ) :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 单分散体系: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 例: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
? 多分散体系: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绝大多数微粒分散体系为多分散体系。 测定纳米级粒子大小的方法
? 1、电子显微镜法: ? 2、激光散射法 动力学稳定性
1.布朗运动 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2.重力产生的沉降 使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下降
微粒沉降速度可按定律计算: 2r2(?1-?2)9?
公式的运用条件: ①混悬微粒子均匀的球体; ②粒子间静电干拢;
③沉降时不发生湍流,各不干拢; ④不受器壁影响
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① 减小粒径 ②增加介质粘度③降低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丁铎尔现象( ) :如果有一束光线在暗室内通过微粒分散体系,当微粒大小适当时,光的散射现象十分明显,在其侧面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乳光的现象。是微粒散射光的宏观表现。 絮凝理论
1、电荷中和; 2、桥连作用;
3、聚合物—溶剂作用;
4、颗粒表面电荷的 不规则分布; 5、渗透压吸引
絮凝():微粒分散体系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反絮凝:向絮凝状态的分散体系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反絮凝剂。
特点:同一电解质可因用量不同,既可是絮凝剂也可是反絮凝剂。常用的有: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洒石酸盐、洒石酸氢盐、磷酸盐及氯化物等。 应用:较为复杂。
就考虑其种类、用量、微粒的电荷、助悬剂的种类等因素。 理论理论是关于微粒稳定性的理论。
(一) 微粒间的吸引能(ΦA)同物质微粒间的作用永远是相互吸引,介质的存在能减弱吸引作用,而且介
质与微粒的性质越接近,微粒间的相互吸引就越弱。
(二)双电层的排斥作用能( ΦR) 粒接近到它们的双电层发生重叠,并改变了双电层电势与电荷分布时,才产生排斥作用
(三)微粒间总相互作用能( ΦT)微粒间总相互作用能:ΦΦA + ΦR (四)临界聚沉浓度
总势能曲线上的势垒的高度随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加大而降低,当电解质浓度达到某一数值时,势能曲线的最高点恰好为零,势垒消失,体系由稳定转为聚沉,这就是临界聚沉状态
空间稳定理论微粒表面上吸附的大分子从空间阻碍了微粒相互接近,进而阻碍了它们的聚结,这类稳定作用为空间稳定作用
空缺稳定理论聚合物没有吸附于微粒表面时,粒子表面上聚合物的浓度低于体相溶液的浓度,形成负吸附,使粒子表面上形成一种空缺表面层。可能使胶体稳定使胶体分散体系稳定的理论称为空缺稳定理论
混悬剂中药物微粒与分散介质间存在的密度差。其沉降速度可用定律描
2?2(?1??2)D2(?1??2)g?g 述:??9?18?
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降低沉降速度的方法:减少微粒半径;减少了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在增加介质黏度的同时,也减少了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微粒吸附助悬剂分子
而增加亲水性。
微粒分散体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 ),而连续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
微粒分散体系的特殊性能:
①微粒分散体系首先是多相体系,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存在着相界面,因而会出现大量的表面现象; ②随分散相微粒直径的减少,微粒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使微粒具有相对较高的表面自由能,所以它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微粒分散体系具有容易絮凝、聚结、沉降的趋势;
③粒径更小的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还具有明显的布朗运动、丁铎尔现象、电泳等性质。
第五章 粉体学基础
粉体的物态特征:
①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 ②具有与气体相类似的压缩性; ③具有固体的抗变形能力。 粒径的表示方法:
1、几何学径() 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粒子几何形状所确定的粒子径 2、球相当径1)等体积相当径2 )等表面积径3)等比表面积径4)有效径
3、筛分径() 又称细孔通过相当径,当粒子通过粗筛网且被截流在细筛网时,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
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粒子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所具有的粒子表面积。6/?; 6 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1、吸附法(法) 公式:(P0)=1(1)0) 2、透过法公式? 14[A??3?Q(1-?)2]1/2 3、折射法 4.5[4(I0)0.77]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一、粉体的流动性 () 粉体流动性的表示方法 1. 休止角( )
静止状态的粉体堆集体自由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休止角,用?表示, ?越小流动性越好。 2. 流出速度( )
流出速度越大,粉体流动性越好。
3.压缩度() 4.内摩擦系数
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1)粒度:体止角与粉体粒径的大小有关,粒径增大休止角变小。
一般粒径>200?m,休止角小,流动性好;
在临界粒子径以上时,随粒子径增加,粉体流动性也增加
(2)粒子形状和表面粗糙性:粒子形状越不规则,表面越粗糙,休止角就越大,流动性也越小。 (3)吸湿性:
(4)加入润滑剂:润滑剂可以改变粉体的休止角,减少粒子间的凝聚力,改善粒子的表面状态,主要是减小表面的粗糙性, 改善粒子的流动性。密度大的有利于流动
(5)密度
改善流动性的方法
(1) 适当增加粒子径 (2)控制含湿量 (3)添加少量细粉 (4)添加助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