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卷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世贸组织的运作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它的特点是( )
A. 致力于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B. 能够提出成员间贸易纠纷的解决方案 C. 运行方式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
D. 开始采用“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作出决策
2.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话题之一。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理解是( )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联系空前加强 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掌握主动权 ①两极格局结束为全球化发展减少了障碍 ①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3.二战后,西欧国家开始了一体化进程,其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 ①受到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威胁 ①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联系日益密切 ①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①
4.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的航海家们发现“世界是圆的”;500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沿哥伦布的航线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界是平的”。如果前者侧重于地理常识的话,那么后者旨在强调( ) A. 经济区域化 B. 世界两极化 C. 经济全球化 D. 制度多元化
5.2007 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A. 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1 / 11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卷
B. 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 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 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6.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含义是指( )
①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又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①既推动了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又使其经济得以发展 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 A. ①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7.1941年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内容之一是“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根据这一计划,在未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拥有最大发言权和投票权的将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8.该组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三国合作的初衷,给三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给南北国家在区域范围内利用自由贸易区进行合作开创了先河。该组织是( )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欧洲联盟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9.1947年,美国倡议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目的是( ) A. 保持美元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
B. 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 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贸易 D. 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10.读全球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增长表,它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 )
2 / 11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卷
A. 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B. 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加快 C. 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D. 市场不断扩大
11.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下列组织属于模式1的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欧洲联盟 D. 上海合作组织
12.亨廷顿曾说“欧洲的疆界结束于基督教的范围终结、伊斯兰教和东正教范围开始的地方”。1994年春,欧盟明文规定,除信奉基督教波罗的海诸国以外,排除所有信奉东正教的前苏联共和国入盟的可能性。上述现象共同说明( ) A. 欧盟内部冷战思维严重阻碍其东扩 B. 欧盟现今各成员国皆为信奉基督教国家 C. 欧洲的联合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 D. 欧盟各成员国都表现出很强的文化优越感
13.因西欧国家纷纷减持美元,2002年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中占比由2001年的71.4%下降到67%,西欧国家减持美元是因为( ) A. 美欧关系彻底恶化 B.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启用 C. 美国霸权不得人心
3 / 11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卷
D. 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4.《布雷顿森林协定》最早的倡导国不包括( ) A. 苏联 B. 美国 C. 中国 D. 新加坡
15.20世纪90年代初签订的《欧洲联盟条约》等文件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A. 区域统一的世界 B. 多元并存的世界 C. 欧美协作的世界 D. 欧俄均衡的世界
16.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 B. 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 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D. 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17.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1944年)世界花了15年时间和一场世界大战的代价才坐在一起弥补全球金融的漏洞,正是这样的漏洞与其他因素一起导致了经济大萧条。”当时修补“漏洞”的主要措施是( ) A. 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货币体系 B. 成立欧洲共同体,推动经济一体化 C. 签署《关贸总协定》,推行自由贸易 D.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增长
18.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或将最终与欧盟“分手”。对于这段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
A. 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 B.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 C. 英国将同时退出欧元区 D. 欧盟的发展道路面临挑战
19.欧盟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
4 / 11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卷
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缘于(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C. 欧洲联盟的诞生 D. 经济全球化加速
20.格瑞德在描述未来世界时说:“我们正生活在重新安排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之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下列符合格瑞德观点的是( ) A. 全球化即现代化
B. 全球化侵蚀甚至会淡化“国家”概念 C. 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D. 全球化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中新网报道 2010年11月9日,新西兰《中文先驱报》评论说:美国推出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想当然地开动印钞机,“放水”6000亿美元,其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美元继续贬值。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元的贬值,信任危机的来临,砸下6000亿,无疑是美元在自掘坟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全面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5 / 11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卷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