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特点:一是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儿童需要通过直观形象来理解抽象的超经验的概念,即表现为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并存于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二是抽象逻辑思维是不自觉性与自觉性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
二、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用】(一)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知识
(二)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三)开展分类练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四)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保护好奇心(五)开展各种游戏(智力游戏、教学游戏),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智慧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分析】(一)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 (二)前运算阶段(2一7岁) (三)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
(四)形式运算阶段(从11或12岁开始) 【考核要点】
1.识记儿童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
2.分析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社会化语言现象3.掌握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的方法
4.分析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不可逆性等特点5.分析评价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
第五章儿童情绪情感与意志的发展
【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对学前儿童的发展的价值【识记】
1.人类婴儿先天的情绪反射是今后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起点。2.情绪是激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力。
3.情绪具有发动和组织人的探究行为的功能,能够促进或干扰认知的发展。4.情绪具有人际交往功能。
5.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对今后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早期的情感创伤也会产生不利的后续影响。
二、儿童的基本情绪【识记】(一)儿童的基本情绪
1.微笑。2.痛苦与悲伤。3.焦虑和恐惧。4.愤怒。(二)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特点
1.易变换。2.易冲动。3.易传染。4.易外露。三、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分析】(一)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1.情绪的社会化。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4.情绪控制与掩饰的成分增加。(二)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四、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与调控【应用】
(一)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
儿童情绪的表达能力与其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密不可分。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5岁的幼儿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外部原因,并能根据一个人当时的情绪预测其行为。学前儿童情绪培养的主要途径有: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2.保持和谐的气氛。
3.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4.成人的情绪控制树立榜样。
5.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如: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等。
(二)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
儿童对自身情绪的调控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观察与学习、不断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和不断接受强化的过程。帮助他们学习如下情绪控制方法1.转移法。2.合理宣泄法。3.自我疏导法。4.学会宽容。5.升华。
第二节儿童意志的发展
一、意志定义
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的心理机能。二、意志品质的特点
(一)独立性(二)坚定性(三)果断性(四)自制力三、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应用】(一)独立性的培养
1.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2.运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3.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4.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二)增强幼儿的果断性(三)增强幼儿的自制力(四)幼儿意志坚持性的培养
【考核要点】
1.识记儿童情绪的价值和特点
2.分析儿童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发展过程和特点3.掌握儿童情绪理解与调控的方法4.掌握儿童意志的培养的方法
第六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理解分析】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理解分析】
第二节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概述【识记】(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成熟的自我意识至少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
1.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指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主要有自尊感和自信感。
3.自我监控:自我意识在意志和活动方面表现为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和自我控制的发展三个方面。
(一)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分析】1.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独立性评价。
2.从片面、表面性评价发展到全面、深刻性评价。3.从主观性评价发展到客观性评价。(二)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分析】
1.从与生理相关的体验到向社会性体验发展。2.易受暗示性。
3.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丰富,并有一定的顺序性。(三)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
1.坚持性和自制力。2.具有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考核要点】
1.理解分析弗洛伊德、埃里克森关于儿童个性发展的阶段理论
2.分析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特点
第七章
【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早期依恋及其影响
一、依恋概述
二、依恋的发展过程【识记】(一)依恋建立的前提
依恋的发生与建立过程是儿童心理逐渐趋向成熟的过程。为此,依恋的建立需要儿童的识别记忆和客体永久性与“人物永久性”发展。
(二)依恋形成的标志
英国心理学家谢弗提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三条原则:代表性、稳定性和普遍性。
(三)依恋的形成阶段
1.无分化阶段(0一3个月)。2.低分化阶段(3一6个月)。
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到2.5岁)。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5岁以后)。三、依恋的类型【分析】(一)A型:焦虑一回避型依恋(二)B型:安全型依恋
(三)C型:焦虑一抗拒型依恋
四、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理解】(一)稳定的照看者
(二)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 (三)儿童的特点(四)家庭的因素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五、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理解】(一)早期依恋对认知的影响(二)早期依恋对情感的影响(三)早期依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儿童的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概述【识记】(一)同伴关系的概念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
1.垂直关系: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教师)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它体现了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一种“权威一服从”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中的交往双方在心理上和地位上是不对等的。
2.水平关系:指儿童与那些和他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它体现了儿童和生理心理方面处于相同地位的同伴之间的一种“平等一互惠”关系。
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一般来说,儿童通常喜欢与同龄伙伴交往,喜欢与年长儿童交往胜于与年幼儿童交往。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识记】(一)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二)赋予社会知觉的功能(三)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理解】(一)儿童交往的特点(二)儿童交往的策略
1.发起。2.协调。3.交换。
四、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分析】
(一)儿童自身的特点
1.儿童的行为特征。2.儿童的认知能力。3.儿童的身体吸引力。(二)外部环境的作用
1.父母的鼓励。2.教师的影响。3.玩具与电视。
第三节儿童的社会行为
一、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分析】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1.发展阶段
(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一6岁)。2.特点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
(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换位思考问题。2.移情作用。3.父母抚养方式。4.不同文化的影响。二、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分析】(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口的的行为。同亲社会行为一样,是儿童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攻击性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变化
1.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即儿童渴望得到一种物体、权力或空间,并且努力去得到它,他们为此推、喊或者攻击挡路的人。另一种是敌意性侵犯,意味着伤害另一个人,如打、踢或威胁别人去痛打一个同伴。
2.年龄较小的儿童的侵犯性要高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而且前者的工具性侵犯的发生频率高于后者。
3.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工具性侵犯呈减少趋势,敌意性、故意性侵犯呈增多趋势。(三)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儿童的教养环境。2.儿童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3.社会交流与文化影响。【考核要点】
1.识记依恋、同伴、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的概念2.掌握依恋形成的过程,分析依恋的类型3. 分析影响依恋形成的因素和同伴关系的因素4.理解分析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形成的过程5.分析影响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因素
第八章儿童道德的发展
【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一、儿童道德发展概述
影响儿童行为的内在因素是道德。儿童外在行为的获得、儿童是否愿意采纳社会标准,这不仅仅是一个接受外部强加的指令的过程,更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儿童的这一内在的自我约束即道德的发展。
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分析和运用】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5~7岁)第二阶段:他律性道德(大约5~10岁) 第三阶段:自律性道德(大约10岁以后)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分析和运用】
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道德水平(大约在学前期至小学低、高年级) 阶段一:以服从与惩罚为取向阶段二:以工具性目的为取向
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 阶段三:以“好孩子”为取向阶段四:以维持社会秩序为取向
水平三:后习俗道德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 阶段五:以社会观念为取向
阶段六:以价值观念为取向四、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一)认知因素(二)同龄人的交往(三)儿童的养育实践(四)教育与文化【考核要点】
1.掌握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对儿童出现的道德行为能用理论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