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姚均东 赵璞

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03期

摘要: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核心影响因素,作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而备受关注。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值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就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同时指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作为高质量人才就业的主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则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一、就业能力含义及内容

大学生就业能力最表层的含义是指与大学生获取职业直接相关的能力,主要是大学生的求职应聘环节。然而,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并不仅限于求职面试的过程,还包括其职业生涯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2]。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个体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习得的获得就业机会所应具备的专业就业能力、就业人格、社会应对能力和就业发展能力等外化出来的人格特质的总和,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又包括个人人力资本价值的转化能力[3],对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的认识,以及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所指向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过程和终身学习过程的理解,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可分解为四种专项能力,即专业能力、积极健康的人格、社会应对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扎实的专业能力、积极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应对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根本。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 1.高校的培养目标欠明确

就业能力培养是高校通过一系列培养活动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达到一定标准。培养目标是教育根本目的的具体化,贯穿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之中,明确且可行的目标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灵魂和核心。高校肩负人才培养和输出的责任,存在发展理念不清、发展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的问题,导致就业能力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甚至产生脱节。 2.学生的学业规划不清晰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个人的学习努力程度、就业意识和就业积极性都对其自身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是就业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就业能力培養过程中去提升自我。但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能力自我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学业规划不清晰,缺乏自我认知及社会认识,直接导致就业能力自我培养的无序和乏力。 3.就业服务工作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普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偏重于信息的发布、政策的宣传、生源的统计与整理等工作,而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指导,以及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还缺乏全方位教育。除此以外,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从大学四年级开始,针对毕业生实施,此时毕业班学生一方面要完成规定的学业,另一方面又要应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往往疲于奔命,事倍功半。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就是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必须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就业指导体系,从制度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构建学生—高校命运共同体,让学生有获得感的同时习得安身立命,求职就业的能力。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着力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改变传统的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职业化教育倾向,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带动就业能力的改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双重转型,社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具备主动性、创造性、思维力、沟通力和应变力等来应对岗位的人才需求。

2.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提升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校教学系统的培养,因此需要将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高校首先应明确自身定位和就业能力培养目标,明确教育教学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改革,着力打造就业能力精品课程。将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融入到基础的专业课

程教学中去。打通专业课程与就业相关课程之间的屏障,发挥教学体系中各类课程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协同作用。

3.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所包括的专业就业能力、就业人格取向、社会应对能力和就业发展能力,都不是仅仅依靠课堂教育就可以实现的,要遵循正面的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要求,才能真正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将课外实践与教学相配合,统筹协调好正面教学、课后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就业能力培养方式。 4.创新就业指导教育,构建学生高校命运共同体

高校应加强对就业指导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校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也应保障学生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这符合学生和学校双方的利益。构建学生高校命运共同体,让学校切实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工作,将就业指导深化细化。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就业指导内容以及相应的指导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认知、职业选择与规划,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 四、结论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探索新型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内在要求。然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全社会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协同育人,最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郭欣. 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施炜. 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4]陈勇.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5]杨旭华.“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02):41-48. [6]彭树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06):61-65.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作者:姚均东赵璞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03期摘要: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核心影响因素,作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而备受关注。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值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ckzu83o8e3gzju6vsv034ka295j0v00cw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