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总体及路线设计技术要求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总体及路线设计技术要求

第一节 项目勘察设计特点

拟建项目位于巴中市。属于川北低中山丘陵区,谷岭纵横,地势北高南低,从北向南由中山逐渐过渡为低山和丘陵地形,区内大部分地区标高340~800m。全县平均海拔650米左右,最高点为北部的天平梁,海拔1315m,最低点为东南部复兴场,海拔316m。中部广大地区是由宽谷桌状山组成的低山地形,总体上区内北部谷深坡陡,南部相对平缓,由于地形、地貌起伏多变,致使山体不稳,成为地灾诱发因素之一。

经收集矿产资源布局规划及矿产资源详细布置图等有关资料,并结合实地踏勘调查,本项目内区域内无矿产分布;所经河流均为为不通航河流,项目所在区域无电站、大坝、引水洞(渠)等水电设施,无环境敏感点,无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项目建设及勘察设计理念

2.1 贯彻“安全、环保、经济、便捷”的公路建设理念

本项目沿线具有 “北部谷深坡陡,南部相对平缓,地形、地貌起伏多变”的特性,项目建设将面临复杂的自然条件与合理解决复杂的工程技术难题之间的挑战,必须贯彻执行“安全畅通、环保和谐、经济节约、便捷舒适”的公路建设理念。

1) 贯彻防灾抗灾,运营安全,全寿命整体安全的理念

安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公路建设和设计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不但要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还要加强车辆运行的安全,更加注重公路的防灾抗灾、抗震减灾,从设计源头上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提高公路交通的防灾、抗灾能力和安全水平,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畅通保障。

2) 贯彻保护自然,和谐社会,与环境整体协调的理念

公路建设既要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又要与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包容,促进公路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和全面发展。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 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沿线自然生态环境,协调配合沿线人文社会环境,实现公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人工系统的整体和谐。

3) 贯彻节约资源,节省投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公路建设要贯彻“节约资源、节省资金”理念,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用尽可能少的土地占用和资金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公路,达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公路走廊资源,用好每一寸土地,努力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每一份资金。

4) 贯彻出行便捷,行车舒适,服务于公众出行的理念

树立“用户第一,行者为本”的理念,提高出行的方便性、快捷性,保持线形连续、均衡,确保行驶安全、舒适,以自然、朴实为导向,重塑公路景观,美化公路环境,合理设置路线交叉,为司乘人员提供方便、舒适的行车环境和优良的人性化服务。

2.2 树立“创新、灵活、精细、服务”的勘察设计理念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面对极其复杂的自然条件与工程技术之间的巨大挑战,必须开拓设计新思维,创新设计新思路,树立“科技创新、灵活设计、精细创作、优质服务”的勘察设计理念,合理解决“安全、环保、经济、便捷”四大问题。

1) 树立科技创新的理念,破解工程技术难题,提高设计水平

通过科技创新,着力解决控制性工程、公路与矿产资源干扰、城镇规划干扰、工程造价控制等突出问题,以及重点不良地质处治、沿线生态环境维护、高墩大跨桥梁等一些列复杂技术难题。不仅要解决好设计技术难题,还要解决好方便施工、便于营运养护的技术问题,减小施工难度,提高施工功效,节约施工成本及运养成本,不但要针对项目特殊性研发新技术,更重要的是推广应用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提高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

2) 树立灵活设计的理念,求得系统整体协调,创建和谐公路

树立灵活设计的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公路沿线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环境特点,科学选择公路走廊、建设标准,合理布设路线、公路结构及设施,灵活采用技术指标、结构及设施型式,达到系统的整体协调,创建与沿线环境共同持续发展的和谐公路。

3) 树立精细创作的理念,确保设计产品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精细化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只有通过精细化设计、管理、施工,才可能创造精品工程。精细化设计是打造精品工程的保障,要树立精细创

作的理念,把设计产品当作设计作品,通过路线、路基、结构物及各专业接口的精细化设计,用心设计,精心创作,设计出有特点、有风格的高质量精品,提升公路的整体质量。

4) 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促进工程顺利建设,高效建成项目

公路勘察设计要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决策当好技术参谋,为业主创建精品工程、顺利实施建设把好关。

第三节 总体设计原则及思路

3.1 坚持“安全、经济、协调、环保节能、可实施和易维护”的设计原则 贯彻“安全畅通、环保和谐、经济节约、便捷舒适”的指导方针,准确把握项目特点、重点及难点,统筹工程、投资、施工难度、环境状况、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诸多方面因素,以“科技创新、灵活设计、精细创作、优质服务”为方法,运用设计规范法规、设计实用技术等手段,达到“功能完善、技术可行、环境协调、成本可控”的设计目标。总体设计应坚持“安全、经济、协调、环保节能、可实施和易维护”的五项基本原则。

1) 安全性原则

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保障车辆运行安全畅通,确保结构物稳定可靠,着力解决地震、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结构物的抗震减灾、长大隧道防灾救援等突出问题和技术难题。

2) 经济性原则

在保证功能适用及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公路走廊资源,充分考虑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对技术标准、路线方案、设计方案、构造形式、施工方案、设备选型等进行多层次综合比较,择优选择建设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小工程规模,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土地占用,节约建设投资和营运费用。

3) 整体协调性原则

站在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全局的高度,不仅要确保技术标准与路线线形之间、路线平纵面指标之间、路线及结构构造物之间、结构构造物之间、主体工

程与交通工程之间的相互协调,还要做到公路与沿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融合,更要注重设计与施工组织系统、运营维护管理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系统之间的配合,达到整体协调。

4) 环保节能性原则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从总体和路线设计、路基边坡和绿化设计、结构和构造物工程设计等分层次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尽可能地恢复自然和尽量协调景观,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协调沿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规划及其他重要设施,使公路及沿线复合环境系统达到最优化;提倡节约能源,对隧道机电、管养设施进行研究,推广应用节能技术,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可能性。

5) 可实施和易维护性原则

设计方案的选择不仅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还要利于施作,须完善和细化相关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工艺设计,尽可能的减小施工难度,还要易于维护,并制定检修、维护方案和相关预案。

3.2 总体设计原则及设计目标

在勘察设计中应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安全选线、环保选线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合理控制造价,达到“功能完善、技术可行、环境协调、成本可控”的设计目标。

3.3 灵活应用技术指标的总体设计思路

本项目建设条件复杂,工程规模特别巨大,应结合沿线分段地形、地质条件的差异,灵活采用平纵横指标合理布设路线,顺应山势地形、绕避不良地质病害及其次生灾害,并采用运行速度进行安全性检验评价,反复调整、不断优化,使路线平纵指标协调、连续和均衡性,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合理减小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

3.4制定分期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

主体工程宜一次建成——完善地方区域路网,促进项目区的经济发展。 交通工程分期实施——交通工程设计可以在保证技术上可行的基础上,随着交通量的上升,分期实施,如一般路段的监控系统和照明设施,初期只需预埋管道,后期逐步增加设备,使交通工程系统的功能和水平与本路的服务水平

和交通量增长相适应。

服务设施分期实施——应考虑分期修建,道路开通初期只需提供卫生、休息、加油、小卖部等服务,待今后交通量增大时,根据需要增加提供交通安全宣传站、ATM、旅游咨询站、母婴室、ETC充值站、民族特色商品商店等扩展服务。

3.5 降低工程规模,控制造价的总体设计思路

结合项目复杂的建设条件,针对重点工程、难点路段、重大不良地质地段,科学确定技术标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进行多层次方案比选,合理编制工程概预算,是降低建设规模、减小实施难度、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3.5.1多层次方案比选 (1)路线方案比选

不遗漏任何有价值的路线方案,对线位方案,分层次进行论述性比较或同精度比选,优选安全可靠、环保协调、经济便捷的路线方案。

(2)工程设计方案比选

对特殊路基处治措施、路基支挡防护形式、排水构造物形式、路面结构型式、桥涵孔跨布置及结构型式,拟定多方案进行综合比选,优选功能适用、安全耐久、经济节省的设计方案,尽量推行标准化、定型化设计,方便工厂化和装配化施工。

3.5.2勘察设计详实精细 (1)加强基础资料收集

勘察资料的收集一定要详实、可靠,能支撑设计方案,特别应重视地勘资料的收集,尽量避免后期重大变更增加投资。

(2)分项工程设计精细化

各分项工程要落到实处、做到精细化,工程量及造价真实反映实施的实际状况,避免后期大量变更增加投资。

3.5.3合理编制概预算

做好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修订、补充相关的概预算单价、定额及费率,避免系数调整法准确度不高的弊端,使各项指标符合彝区公路复杂性及特殊性的实际情况。

根据项目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调查收集项目区的外购材料、地材单价、拆

总体及路线设计技术要求

总体及路线设计技术要求第一节项目勘察设计特点拟建项目位于巴中市。属于川北低中山丘陵区,谷岭纵横,地势北高南低,从北向南由中山逐渐过渡为低山和丘陵地形,区内大部分地区标高340~800m。全县平均海拔650米左右,最高点为北部的天平梁,海拔1315m,最低点为东南部复兴场,海拔316m。中部广大地区是由宽谷桌状山组成的低山地形,总体上区内北部谷深坡陡,南部相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cgul2zc3m05ej21u0rq9kfa25180i00k7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