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练9 水循环及其意义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某区域河流和湖泊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 ) A.高山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2.图中所示的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大气循环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形式判读。从图中经纬度和城市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安徽省中部,所以该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B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类型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属于我国季风区,该湖泊为巢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地表水分蒸发与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统称为蒸散,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读全国及十大流域全年和四季潜在蒸散量多年平均直方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南向北递减 B.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东向西递减
C.西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D.西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4.各流域潜在蒸散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河流径流量 D.植被类型
5.西北诸河的潜在蒸散量远大于实际蒸散量,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率低 B.均为内流河 C.河流结冰期长 D.地表水缺乏 答案:3.C 4.A 5.D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南向北呈增加趋势,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西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较小,西北诸河
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所以C正确。第4题,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故各流域潜在蒸散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所以A正确。第5题,地表水分蒸发与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统称为蒸散,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导致地表缺乏,因此西北诸河在潜在蒸散量远大于实际蒸散量,所以D正确。
(2018·湖北黄冈中学调研)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过大易造成洪涝灾害。下图分别为某城市附近水系分布(Ⅰ),该流域内一次局部暴雨后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Ⅱ)以及城市的水循环分布(Ⅲ)。读图完成6~8题。
6.关于图(Ⅱ)中四条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城市建设前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B.②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C.③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 D.④表示甲水文站的大气降水补给量
7.结合图(Ⅲ)分析,②曲线流量峰值大于③曲线,主要是因为( ) A.a增加 B.b增加 C.c增加 D.d增加
8.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Ⅲ)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
A.a增加 B.b减少 C.c减少 D.d增加 答案:6.B 7.D 8.A
解析: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根据图(Ⅱ)河流流量的变化和出现洪峰的时间先后判断,大气降水补给时间最短,因此应该是曲线①,城市建成后,减少了降水下渗量,因此洪峰来得更早,流量更大,因此②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③表示城市建设前,故B项正确,A项错误;地下水补给最稳定,无季节变化,因此④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故C、D项错误。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据图(Ⅲ)可知,a表示下渗,b表示地下径流,c表示蒸腾,d表示地表径流;②曲线洪峰时间提前,说明地表径流量增加,故D项正确。第8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会增加下渗水量,从上题可知A项正确;地下径流会增加,故B项错误;蒸腾作用会增加,故C项错误;d会减少,故D项错误。
(2018·湖南醴陵二中检测)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9~11题。
9.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地表径流
10.该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 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 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 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11.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答案:9.D 10.B 11.C
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该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使雨水被收集和利用后难以在地表汇集成径流。故选D。第10题,该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故B选项正确。第11题,该系统适合在缺水的地区使用,选项所列的四个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故选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
(1)相同点:影响因素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
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年际变化小。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途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径流变化曲线图的判读。第(1)题,该地全年降水量均匀,但图中显示径流量变化较大,图中甲、丙汛期分别形成于3月和8月,且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第(2)题,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增多有关。第(3)题,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则必然位于内陆地区,水文特征分析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第(4)题,以冰川为补给水源的河流,若流量减少,必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也与人类过量用水有关。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 材料一 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 2013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1)图示环节表示海陆间循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陆地内循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a在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有可能是( ) A.中国 B.秘鲁 C.埃及 D.英国
(3)列举水循环对图示地区的影响。
(4)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答案:
(1)f→a→b→c→d→e g→b→c→d
(2)D (3)提供水源、水能,塑造地表形态等。
(4)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解析:第(1)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根据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的概念和环节很容易得出答案。第(2)题,考查水循环环节。a环节表示由海洋到陆地的水汽输送。四个国家中,中国季风气候区夏半年受夏季风影响,英国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秘鲁、埃及等地中海气候区只有冬半年受西风影响。第(3)题,考查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体不断更新,为人类提供水源;地表径流形成水能、塑造地表形态等。第(4)题,考查对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实质也是考查水循环的影响。分析沼泽地的形成,一般从水的来源(径流、降水)、水的排泄(蒸发、下渗、径流)等角度分析。据此结合三江平原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分析解答即可。
刷题加餐练
刷高考真题——找规律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1.B 2.C 3.D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第2题,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植被对降水量影响不大,①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②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③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④正确。选择C项。第3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读图可知,透水岩层向乙河流域倾斜,导致部分甲河流域坡面径流渗到乙河流域从而汇入乙河,故甲河径流减少,乙河径流增加。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4~5题。
4.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5.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