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市、旗三级“三下乡”活动新闻素材
巴彦淖尔市简介
一、总体概括
在伟大祖国的版图上,放眼内蒙古西部,有一颗渠网密布、沃野千里的“绿色明珠”,背依巍巍阴山,襟连辽阔草原,镶嵌在万里黄河“几”字弯头,这就是素以“天下黄河唯富一套”而闻名全国的“塞上粮仓”——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市。
【地理位置】
巴彦淖尔市位于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在北纬40° 13′——42° 28′,东经105° 12′——109° 53′之间。北依阴山与蒙古国接壤,国界线长368.9公里,南邻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东连草原钢城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及塞外煤都乌海市,处于华北于西北的连接带上。
【区域版图】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地处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接工业名城包头市,西邻地域辽阔的阿拉善盟,南隔黄河与国家新兴能源基地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以369公里边境线与蒙古国接壤。东西长约378公里,南北宽约238公里,总面积6.44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总人口174.19万。有蒙、回、满、达斡尔等少数名族29个、11.35万人,占总人口的6.3%,其中蒙古族8.08万人,占总人口的4.7%。市辖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七个旗县区。市府所在地临河区。
【人文历史】
巴彦淖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原始社会时期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巴彦淖尔属九原郡,汉武帝时期改
为五原郡。北魏沃野镇起义被史学家列为影响中国历史的百件大事之一。近代冯玉祥将军五原誓师,响应北伐,彪炳史册;傅作义将军河套抗战,阻击日寇,震惊中外。1954年4月河套行政区政府成立。1956年4月巴彦淖尔盟成立。1958年巴彦淖尔盟与河套行政区合并为新的巴彦淖尔盟。2004年撤盟建市,揭开了巴彦淖尔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文化底蕴】
巴彦淖尔文化底蕴深厚,北朝民歌《敕勒川》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厚重,传唱千秋;唐代大诗人李白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河骄”的名句、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留韵塞外。境内既有考古价值的阴山岩石和恐龙化石,也有尘封久远的秦汉长城和汉墓群。乌拉特草原的民族风情,河套平原的田园美景,乌兰布和沙漠的大漠风光,黄河水利枢纽的人文景观,乌梁素海的湖光山色,处处彰显着巴彦淖尔的神韵与风采。走进巴彦淖尔,可以追寻远古文明的足迹,聆听远古展场激越的鼓声,探求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汇,品味浓厚的名族风情。
【交通格局】
巴彦淖尔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是华北通往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北与蒙古国有369公里的边境线,是国家和内蒙古向北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京包、包兰铁路、11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交汇境内。临哈铁路(临河至哈密)今年建成通车形成天津——巴彦淖尔——新疆阿拉山口的新的欧亚大陆桥。今年开工建设的甘泉铁路和五原刘昭至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铁路将成为连接大西北、连通蒙古国的铁路大通道。巴彦淖尔机场今年开工建设,2010年投入使用。
【自然资源】
巴彦淖尔幅员辽阔,山河多姿,自然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多姿多彩的地貌将巴彦淖尔尔分为四大区域:北部是乌拉特草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有可利用草牧场7200万亩,盛产牛、马、羊、驼,特别是二狼山白绒山羊和戈壁红驼驰名中外。中部为阴山山脉,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蕴藏着硫、铁、铅、锌、铜、媒、贵金属等6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有13种矿产已探明储量居全区首位。南部为河套平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自然灌区,有水浇地800万亩,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热充足,农业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盛产小麦、玉米、葵花、番茄、甜菜、蜜瓜、枸杞、苹果梨等优质特色产品。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基地,也是国内享有盛名的瓜果之乡。阴山南部、河套平原西部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乌兰布和沙漠,约40%在巴彦淖尔境内。
相对于全国各地尤其是西部地区而言,水资源是巴彦淖尔经济发展最有利的条件。黄河水年均过境流量316亿立方米,年引黄河水量在50亿立方米左右,年可利用中水5-7亿立方米,境内湖泊、水库密布。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而且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前提条件。
【旅游风光】
巴彦淖尔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走进巴彦淖尔,您将会领略乌兰布和沙漠的浩瀚飘渺;倾听母亲河脉搏的跳动;饱览乌拉特草原的辽阔与广袤;体验河套平原的优美恬静;感慨黄河水利枢纽的壮观雄伟;品味草原高尔夫运动的高贵典雅;感受藏传佛教的庄严与凝重;惊叹阴山岩画的质朴与生动。走进巴彦淖尔,我们带您一同追寻远古文明的足迹,聆听远古战场激越的鼓声,探求黄河游牧文明的奥秘,品味浓厚的民俗风情,让你真正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
【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加快推进“一个转型”,进一步明确“三个定位”,突出抓好“六个战略重点”。
推进“一个转型”:就是继续推进由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十一五”时期,工业年均增长力争保持40%左右,到“十一五”末,一产比重调到15%以下,而产比重调到60%,其中工业比重调到45%以上,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明确“三个定位”:一是发长目标定位。经济发展方面,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左右,达到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分别达到16000元和8500元。同时,统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构建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四个体系,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文化生活质量、人口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四个明显提高。二是区域功能定位。着力构筑“三个基地、一个重要枢纽”,构筑绿色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向北开放的重要基地和华北沟通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三是产业定位。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力打造农畜产品加工业、矿山及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四大支柱产业。
突出“六个战略重点”:突出抓好工业化及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基础设施及生态建设、资源和环境保护、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社会公共事业建设。
巴彦淖尔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