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的人格心理学 一、 马斯洛
(我喜欢不断开垦荒地,而不会从旁边走开。 我喜欢发现,而不是去改进。” ——亚伯拉罕· H·马斯洛)
A,马斯洛生平
? 1908-4-1——纽约布鲁克林郊区;1970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市 ? 七个孩子的老大
? 父酗酒,要求十分苛刻,母极度迷信,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带2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
? 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母亲关爱。母亲去世拒绝参加葬礼 ? “害羞、敏感且神经质”的孩子
? “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
? 因体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极度自卑——读阿德勒著作中自卑与超越的概念,得到启示
? 早年经历影响马斯洛,成名后仍害怕当众发言——每次演说前都会经历极为强烈焦虑
? 天赋极高,学习成绩十分优秀;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时,这些人则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的基本范例
? 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法律),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
心理学,1930 年获学士学位,次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 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 1937年-1951年执教于布鲁克林学院,后转到伯兰第斯大学任心理学系主任,直至1969年退休
? 第一个孩子出世后,他观察婴儿行为的奇妙现象,使他领悟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企图藉动物研究结果推论解释人类行为的做法,根本不切实际。曾对人说:“我敢说,凡是亲身养育过小孩的人,绝不会相信行为主义!”
? “我们的第一个婴孩改变了我的心理学生涯,他使我从前为之如痴如醉的行为主义显得十分愚蠢,我对这种学说再也无法忍受。它不是能成立的。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人的身上有无限的潜在能力。如果适当地运用它们,人的生活就会变得象幻想中的天堂一样美好。”
? 1954 首次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
? 1961 结合志同道合者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期刊》
? 1962正式成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后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第 32 分会
? 1967 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任《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 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
? 主要著作有《人类动机论》、《动机与人格》、《人性能达的境界》、《宗教、价值与高峰体验》、《优美心灵的管理》、
《科学心理学》等
? 《纽约时报》评论:“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 其它评价:\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 ? Maslow晚年所做的研究——所知甚少
? 致力于一种新心理学的创建——“超个人心理学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 或“第四势力心理学”,在深入研究自我实现者基础上研究超越性人格的特征
? 《人性能达的境界》和《超越的种种含义》
B,
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
? Maslow理论中心:强调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行为内在动力结构及人类发展的需要 ? 把人类的动机称为需要 人类价值体系有2类基本需求:
1、 随生物进化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低级、生理、或基本) 2、 随生物进化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高级、心理、或成长)
动机理论的基本假设
? 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人作为整体而不仅仅是部分受到动机的驱使,人绝大多数欲望&冲动是互相关联的) ? 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instinctoid need)的需要(一种内在的潜能或固有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所决定;弗:动机归结为性或攻击本能,过分强调人和动物的连续性,忽略人与动物区别;马:内在需要有先天基础,但不如动物强大,可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
? 动机的终极目标——基本需要(不断追溯深层需要,就会发现一些不能再追溯的需要,即基本需要:始终不变、遗传、似本能的需要)
20世纪50年代人类需求的——七个需求层次理论:
20世纪70年代人类需求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
接3 尊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