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满分100分(每题20分,共100分。) 1. 消费者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知识积累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两次社会大分工一直到19世纪。在这漫长的社会历史进化历程中,消费心理科学基本完成了它的基本知识的积累使命。马克思指出:两次社会分工以后“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商品生产和贸易往来促使生产者、 经营者、消费者程度不同地开始关注与消费心理范畴有关的问题。伴随人类文明渐进的步履,人们对属于消费心理范畴的有关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展开逻辑思维并提炼出一系列理论范畴 体系凝构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自19世纪后期一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这是消费心理学在体系上开始凝构的变奏曲和交响乐时代。导致这个时代的开始,除了一方面“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引发的经济危机之外,还有相关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等因素。这里侧重于后者的考析,因为后者能够反映出消费心理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规律(当然这种内在规律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拉动分不开的)。
2. 从课后拓展资料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两种研究方法,阅读这些资料来加深自己对这两种方法的理解,并写下你的学习体会及你对这两种研究方法的认识。(字数约600字)
答: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与消费者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消费者研究理论和实际分析方法都受到了挑战。原有的人口地理统计方法、生活形态等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及新的消费者洞察方法的开发问题。 回忆消费行为学的发展历史,两大范式: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代表了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成就:实证主义范式下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假设基础就是消费者行为被某些力量所控制,而且这些力量大部分都超越了消费者的自控范围。 实证主义假定消费者是一个能被认识的客体,因而消费者的消费和体验过程可以被分离开来,可以被细分为不同组成部分,我们能够采用各种客观的分析方法对消费和体验过程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所以,我们利用人口地理统计指标进行的研究就属此列。 非实证主义范式
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则认为消费者具备对消费环境进行诠释与建构的能力。其中诠释观认为,消费行为受消费者主观意愿内容与结构的支配。“购买行为不能简单地根据产品所能带来的利益与成本收益来进行理性计算,而是消费过程中个人体验感觉的汇集”。所以,有观点认为自我识别与主观感受依赖于特定的语境与氛围,而这些语境与氛围又受消费者和社会作用的影响。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消费者行为观就把研究重点放在消费者通过自己不同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创造力和自治能力上。 基于上述的观点,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不仅注重产品效用,而且还注重产品的符号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能产生两方面的符号价值,提高消费者自我认同感的自我符号价值和提高社会认同感的社会符号价值。 所以,非实证性消费者研究范式也许是我们消费者洞察的主要武器。有学者认为,现在消费者行为研 究的模式正从实证主义范式向非实证主义范式转向,所以也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促使我们学科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动力。数字化时代,给我们提出了现行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不适合性的历史命题。面对这个问题,也许回到消费者研究的历史,回到事物的本源,才是我们面对问题和研究问题的一种最好态度,也才能更好地观照现在的消费者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我们更好地研究消费者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工具。
3. 假设某些形式的潜意识劝说(如阈下知觉)能够有效地影响消费者,你认为使用这些技术是道德的吗?请解释。
答:由于阈下知觉广告利用了消费者知觉的特点,导致消费者被动接受广告信息,没有选择拒绝的权利。因此,遭到一些人或团体的反对,并认为其是不道德的。
4.以下两幅广告,分析其吸引注意力的因素和所传递的信息。这些广告做得好吗?每个广告分别与什么样的风险相联系?
图片1 图片2
答:图片1:性本能,传递香水的性吸引魅惑,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性吸引力;社交风险,心理风险。 图片2:泪滴和水相联系,悲伤的眼神牵引受众的心弦,似乎呈现给人没有水后的悲惨世界的样子。身体风险。
5.为什么消费者评估服务质量比评估产品质量要难?
答:主要是因为服务质量是无形的即时消费,不像产品有具体的形态可以重复测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