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髓[“容动”而现“神髓”]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声乐技巧和声乐表演二者密不可分。想要演唱好一首歌,想要用歌声打动别人的心灵,引起别人的共鸣,光有高超的声乐演唱技巧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表演来演绎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给观众以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音乐就是音符的排列组合。人们喜欢音乐就是因为这看似简单的符号排列能表达出人类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我们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同时,音乐也在打动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千百年来,人类借助自己的嗓音把写在纸上的符号演唱出来,去传情,去表意。可以说,演唱是音乐作品实现自身价值的必不可缺的手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在演唱音乐作品时刻意追求“唱”,而忽略了 “演”。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只有“演”与“唱”的有效结合,才能最大化地发挥音乐的社会作用,陶冶我们的情操,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如何借助“演”去展现“声”呢?在辅助“声”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培养学生根据作品需要恰当展现面部表情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对我们演唱歌曲都有帮助,面部表情也不例外,它是人类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我国古代乐论《乐记》就提出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准确的面部表情能够帮助演唱者很好地诠释歌曲的喜怒哀乐,从而使演唱具有极强的亲和力。那么在演唱中如何运用面部表情呢?声乐表演时正确的面部表情该是什么样?这是不少声乐学习者想问的问题。一般来说,面部保持一种微笑状态时,面部器官便会处在比较理想的位置。微笑时,笑肌被抬了起来。当笑肌随着微笑被抬起来后,口腔内部的上腭和软腭也就同时抬了起来。喉咙在这种情况下也会自然打开。这是一种理想的歌唱状态。人在微笑时,面部器官和肌肉比较放松,这有利于声波的传送、声音的形成。歌声在传送、形成过程中,
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共鸣腔的共振产生的共鸣来传递;另一种就是通过面部器官中的骨头和肌肉来传送的。面部器官如果紧张,其骨头和肌肉必然僵硬,声波无法通过这些僵硬的骨头和肌肉。因此,歌声形成比较困难。既使勉强形成,其歌声也是不好听的。学唱歌的朋友,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想通过张大嘴把声音唱出来时,声音偏偏唱不出来,就是勉强唱出来了,歌声不仅不好听,而且你会感到十分费劲。因为张大嘴的时候,整个面部器官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骨头和肌肉僵硬不松弛。发声费劲或发不出声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另外,嘴巴歪邪、下巴前伸、目光邪视等都会造成面部器官的紧张,特别是学唱初期,可以通过经常照着镜子演唱来检查是否有面部紧张状态。如果出现上述不正确的状态,要即时加以纠正。不然形成习惯动作后,便很难改过来,影响歌唱的学习。 运用好眼睛的“神”,达到充分体现演唱者内心真情的流露,散发出的真情实感;运用好眼睛的“神”,可以把作品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声乐表演达到震撼、引人入胜的境界。中国的国粹京剧,是经过不断实践、创新、发展,丰富了戏剧的表演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在表演方面非常值得声乐演唱者学习借鉴。戏剧表演很注重对表演中神韵的挖掘,一招一式都细腻传神。在戏剧的学习体系中有很多是对神韵的训练,例如每一个动作结束都会有一个定格――即“亮相”,同时配合以“虚”、“实”、“远”、“近”、“大”、“小 ”等眼神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感情,达到人物情节变化需要,与观众进行交流,使观众融入剧情中进行欣赏。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艺术境界,除了他对待艺术严谨的态度和高超的表演技巧之外,更在于他能通过自己的声音、身段和眼神的表演将自己塑造的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
声乐表演在要求形体美感和声音美感的同时,还要演绎出作品情景或人物中需要的“神韵”。恰当运用眼神和形体动作表演,
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神韵”做得好与不好,归根结底还是演唱者自身对歌曲的理解,使自己能身临其境投入到作品中的最终表演中。对感情的起源于心里,这是任何表演者感受表演前提。在演唱中具体感情的表达方式是直接贯穿和体现到声音、感情、表演的运用。例如:感觉、知觉,表象、联想等一切都在心理的协调下进行外部动作展示与表达。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声乐表演者的实践行为,对歌唱的声音,发声状态的控制调节,脸部表情眼睛的运用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歌曲《想亲娘》演唱时如果心里没有对象感,没有尽快盼望回家看看亲娘的迫切心情,亲娘的形象就无法在眼前出现,就无法通过脸部表情、眼神表演等去表达作品。
然而在实际声乐学习中,常出现一些眼神运用不当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有些声乐学生在歌唱中没有对象感,表现在演唱过程中眼睛没目的性,一直游移在角色或歌曲感情之外,始终不能进入歌曲的特定情节中根据作品来进行心灵的传递和表演;二是有些声乐学生演唱时眼睛一直盯住一处,没有变化,甚至发呆;三是演唱中眼睛似乎在做表演,但内心没有感情,心灵不沟通,观众看起来觉得不自然,不够真诚;更有甚者,还出现一些学生演唱过程中皱眉,闭眼或眼睛一直望天花板或自己的脚尖等怪样子。以上这些现象不但直接影响音乐作品的思想表达,影响自己的光辉形象。也因此影响声音的发音状态,气息控制,声音位置的控制,音色效果等。
要纠正以上的毛病,在教学中首先通过深入对作品的理解,形象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的联想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遇见的,或在其它艺术作品方面看到的情景焕发出来,变成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去塑造不同的角色。另外,平时加强眼睛方面的训练,从喜、怒、哀、乐等多种变化中调节眼神的反映、变化,使自己的眼神像声音一样透明、清澈、富有色彩。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不一样,体验感情赋予表演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