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转换层施工方案(修改版6.30)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周转材料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材料名称 高强丝杆 钢管 扣件 轮扣式立杆 轮扣式横杆 可调托撑 木架板 木枋 覆膜板 安全密目网 安全水平兜网 单位/规格 根 m 个 根 根 个 m3 m3 m2 m2 m2 数量 10000 5000 2000 8000 17000 15000 20 50 5000 1500 1000 备注 一批进场 一批进场 一批进场 二批进场 二批进场 二批进场 一批进场 一批进场 一批进场 一批进场 一批进场 2、 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转换层所需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名称 塔机 塔机 塔机 汽车泵 混凝土布料机 地泵 振动棒 直螺纹套丝机 钢筋切断筋 钢筋弯曲机 钢筋调直机 钢筋对焊机 交流电焊机 圆盘锯 QJ40 GW40 GT6/8 BX-330 WQ7-15-1 型号 Q7030 Q7525 R5515B 56m HGY13 HBT80C 数量 1台 2台 1台 1台 2台 2台 10套 4 4 4 2 2 4 4 110 2.2 7.5 5.5 3 7.5 100KVA 22KVA 4 功率(kw) 90 90 40 15 16 17 18 19 20

木工刨床 平板振捣器 水平仪 全站仪 加压水泵 扭力矩扳手 MB503 扬程120米 2台 3台 2台 1台 2台 10把 4 1.5 5.5 3.3施工进度计划

1234567891011

4、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 4.1转换层各工序施工流程

4.4.1转换层结构施工流程

定位放线→绑扎转换层墙、柱钢筋→支柱、墙模板→搭设转换层梁、板支撑架→支梁底模→绑扎梁筋→支下部梁侧模及梁、柱节点模板→转换层下各层架体加固→转换层钢筋隐蔽验收检查→支上部梁侧模及梁柱节点模→支楼板底模→绑扎板筋→钢筋隐蔽验收检查→梁板砼浇筑(板砼二次滚压收平)→覆盖薄膜、浇水养护14d。

4.4.2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1、本工程转换层施工段作业按C、D栋楼划分为2个施工段,即C栋施工段、D栋施工段。

2、C、D栋楼工期前后错开约5天左右,分为两个施工段进行平行施工。 3、施工工期:按总计划要求每个施工段在35天左右完成施工。

4.2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

4.2.1施工方案的选择与设计原则 4.2.1.1、设计原则

本施工方案编制将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合理性原则,四是符合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

根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第五条第(三)条高大模板工程:水平砼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本工程转换层集中荷载为33.6—108.5KN/m,已超过上述条款,属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杆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板的立杆纵、横距为梁立杆纵、横距的整数倍,便于部分立杆的纵、横向水平杆件能拉通设置,增强梁、板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支撑体系的构造设置采用满堂支撑架加强型。

4.2.1.2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转换层属常规梁式转换层,为了使其施工方法得到优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施工方案:

方案一:根据常规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施工,荷载全部由每层支模架体系受力,逐层向下传递至基础层。按此方法计算设计的支撑架体系材料占用数量大,占用时间长,

成本高,支撑层数过多,材料周转不利,且不利于下部结构的清理工作。

方案二:在首层支撑系统中采用增加型钢梁卸载,在梁底部增加横向型钢作为底撑,然后设置竖向的斜撑,支点设置在框架柱根部,将作业层荷载直接传递给框架柱来减少竖向荷载,而下层仍然得增加支撑系统;这种方案虽然减少了部分材料用量,但型钢的价格高,用量也不少,实际总体造价仍然较高。

方案三;转换层支撑架采用普通钢管扣件脚手架,不拆除下部二、三层的支模架,视下部梁、板为弹性体共同参与受力。即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由三、四、五层梁板及传递支模架共同承担。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转换层施工时间将会在30天左右,当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时,其下部五层梁板混凝土(掺入早强剂)应该已达到100%设计强度,而四层、三层梁板混凝土已达到100%设计强度。因此支模架系统设计时,可考虑拆除地下室及一、二层的支模架,利用三、四、五层梁板共同承担转换层的荷载,若局部支撑强度不满足,可以在相应部位增加楼层板(如利用二层、一层结构板)及支撑体系来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综合考虑安全、质量、经济的要求,我们通过方案对比选择方案三,让多层楼层梁、板充分其承载力的作用,而且使脚手架得到充分周转利用,使支撑体系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4.2.2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情况

由上述方案选择得出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用多层楼层梁、板及支撑体系共同承受上部传递荷载,楼层梁、板作为转换层支撑体系的基础,经验算,楼层梁、板的强度、承载力满足要求。

4.2.3、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4.1.3.1、整个模板支撑体系按照计算书结果进行设计,模板支撑体系构造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执行,具体搭设布置详见支模体系示意图附图。

4.1.3.2、梁侧模、底模支撑体系设计:

本工程转换层框支梁截面尺寸划分为6种类别;所有该6种梁支设立杆沿梁跨方向间距皆以≤450mm为原则布置。其加撑加固设计如下:

1、梁侧模对拉螺栓设置:(1)两侧有板情况:当梁高为2000mm时,侧面设置对拉螺栓4道;当梁高为2200、2300时,侧面设置对拉螺栓5道;当梁高2500~2600mm

时,侧面设置对拉螺栓6道。

(2)一侧有板情况:当梁高为2400-2600mm时,侧面设置对拉螺栓6道;当梁高为2800时,侧面设置对拉螺栓7道;

2、梁底方木设置:当梁截面为1550mm×2500时,底部设置方木不少于16根;当梁截面为1200mm×2600时,底部设置方木不少于13根;当梁截面为1000×2300mm时,底部设置方木不少于10根。当梁截面为800×2600mm时,底部设置方木不少于9根。当梁截面为800×2200mm时,底部设置方木不少于8根。当梁截面为600×2000mm时,底部设置方木不少于6根

3、底部加顶撑:当梁截面为600mm×2000时,底部加顶撑2根立杆;当梁截面为800×2200mm、800×2600mm、1000×2300mm时,底部加顶撑3根立杆;当梁截面为1200mm×2200、1200mm×2600时,底部加顶撑4根立杆;当梁截面为1550mm×2500时,底部加顶撑5根立杆。

4、其余梁底部加顶撑的数量,根据梁截面面积的大小参照上述与其梁截面面积相近似的梁底部加顶撑数量(线荷载相近似)设计支撑体系。

4.2.4、施工方法 4.2.4.1、施工工艺流程

模板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弹出楼层梁位置线→铺设木架板→型钢梁铺设→搭设支撑架→梁底模板→柱、墙模板→梁侧模板→顶板模板→粱柱头模板→整体加固。

其中各段施工工艺流程:

柱模:放线→设置定位钢筋→拼装柱模板→初步校正固定→背次楞钢管→型钢柱箍安装→校正垂直及加固;

梁、板模:轴线→水平线复核→搭设支架→支梁底模→支梁侧模→支顶板模→验收。 4.2.4.2、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方法及构造要求

1、根据方案设计要求,先在楼层板面上划分出楼层框架梁及楼层次梁的位置线,再在楼层梁位置先通长铺设50厚木架板,然后在木架板上面按设计方案选取 规格、间距铺设16号工字钢梁,放置方式为88×160,当工字钢梁顺框支梁跨度方向布置时,应在工字钢上面(垂直于工字钢方向)铺设槽钢(或工字钢),间距@450。最后在钢梁上搭设脚手架。其中工字钢梁应采用钢管及扣件锁紧连接成整体防止失稳,局部工字钢间距较密时,不能用钢管及扣件锁紧的,应在工字钢端部采用三级16钢筋焊接成一体。

转换层施工方案(修改版6.30)

1、周转材料计划:序号1234567891011材料名称高强丝杆钢管扣件轮扣式立杆轮扣式横杆可调托撑木架板木枋覆膜板安全密目网安全水平兜网单位/规格根m个根根个m3m3m2m2m2数量1000050002000800017000150002050500015001000备注一批进场一批进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bzte3ierz9x6b742rz56u75f0b3w101dc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