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及功能定位分析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及功能定位分析
壹、从战略视角深刻审视我国区域经济协作趋势
由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的发展所引发的我国区域经济协作正在实践和理论俩个层面同时展开,且且呈不断深化之势。我国目前对区域经济协作的理论研究方面,比较侧重于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比较。当然,这壹方法比单个城市之间的比较显得有深度和厚度,可是这种比较仅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是有缺陷的。
缺陷在于缺乏战略的高度,更没有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和谋划。我国的区域经济协作如果脱离了经济全球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背景,其意义是要大打折扣的,且且对区域经济协作的推进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协作过程中,如果缺乏清晰目标的引领,我国刚刚起步的区域经济协作将从壹开始就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不但区域之间、而且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也进行相互抑制性的竞争,且且乐此不疲。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区域经济协作是服务于经济全球化中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而不是仅仅服务于区域经济,更不是服务于区域中的某壹城市。
那么,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作如何推进?以什么目标来引领?壹个越来越清晰的迹象为,在经济全球化势头日益增强的环境下,在不断加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我国将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分散化发展倾向,在有效的市场基础上对地区经济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走集聚化、规模化、
综合性的发展道路,且加快营造若干具强劲竞争力的区域性经济高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我国区域经济协作的发展具有若干层次性要求。 第壹层次为区域内的合作。以目前发展比较成熟和先进的城市和地区为核心,在我国搭建若干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区域性高地,使其不但具有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而且应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断对外拓展,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层次为区域间的协作。以若干区域性都市圈为节点,建设和形成功能互补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其意义在于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协作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国民经济组织水平和竞争能力,是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协作联动、资源要素组合提供壹个高效率的平台。区域经济协作且不仅仅是区域性的,是在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中各自封闭地进行,而是首先进行这些区域的经济社会整合,然后把这些区域作为壹个整体,以功能建设为导向,再进行更具开放性的经济协作整合。
区域经济协作应是开放性的,而不能封闭性运作。所谓的开放性其含义在于产业结构的动态性调整和组合,区域经济协作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协作联动、产业组合重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供平台。区域经济协作的实质性意义是通过集聚和辐射进行要素资源的优化重组:集聚是内敛性的资源要素的优化重组;而辐射是开放性的资源要素的优化重组。区域经济协作、或者是都市圈建设的意义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