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学习促发展 落到实处见成绩
平江三中 谭章兴
平江三中是一所有着六十多年优良办学传统的农村普通高中,几十年来,为发展我县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自09年以来,在市、县教体局的领导和全力支持下,我校学考一年一个台阶,高考录取人数九年连续增长,多次荣获岳阳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逐渐实现了学生“低进高出”的目标,学校也逐渐走上和谐持续的发展之路。(PPT:学校图片、近几年高考、学考数据)
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我校政治教研组紧跟学校的步伐,抓实教学教研,提升学科成绩,无论是期末统考、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还是高考,政治成绩在全县的排名一直在其他教研组前列。
一、团队基本情况
平江三中政治教研组现有9位教师,平均年龄32.2岁,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一教师3人,中二教师5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1人,多年以来,全组成员以“主动、务实、合作、和谐、有效”为宗旨,本着“爱岗敬业 、奉献拼搏、团结协作、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拓创新,互帮互学,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严谨治学,成为了我校一个蓬勃向上的工作团队。下面我仅就这几年组内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 (PPT:教研组成员情况表格)
二、团队建设的措施。 (一)、坚定目标有引领
本学期初我们制定的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的中心与目标是:⑴、抓实教学与教研两大主题,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升。⑵、规范教学过程,抓实教学常规,实现教学效率最优化。⑶、突出三个“抓手”,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各年级各班级均衡发展。
(二)、围绕主题求实效(教学与教研是教研组建设的两大主题。)
第一、围绕教学这一主题。结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要求教研组全体成员确立新的教学价值观,扩大有效教学、坚持“分层、异步、导学、展示”课改模式,科学合理分层分组,依据“低起点,高要求,慢爬坡,多反复”的教学策略和“大目标,小切入,求实效,出成果”的课堂目标,运用导学案、电子白板等教学手
1
段,打造“实效”课堂,促使学生养成“会听、勤思、敢说、善问、日清、周总、月结”的好习惯。。
1. 落实课堂教学,推行行政领导推门听课制度。
⑴学校在每个年级组都安排了一位没有上课任务的行政领导专门负责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对被听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摸底、指导。对优课教师加以表彰和鼓励,对差课教师继续跟踪指导,以听课来促进教师认真备课;创新备课格式,改进备课的设计和过程。
⑵在教案的内容栏里增设了“个性化批注”、“教学反思”两块内容。同时实施合作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与全体备课组成员共同对教材和教法进行切磋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校要求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自己的课,并根据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师提出了不同的备课要求:老教师可以采用电子教案,中年教师采用电子教案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化批注和教学反思,教学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必须根据集体备课卡手写教案。
2.开展多种形式研讨课,扩大教学的实效性。 ⑴、青年教师的亮相课、汇报课。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教研组努力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为他们提供学习展示的机会。学校每年组织新教师的亮相课、汇报课活动,在教研组先研课、磨课,再上课,最后再教研,为他们提供发现不足,展示优点的机会。如高一的李燕老师为准备下周的亮相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试讲了两次,我们教研组在今天上午的集体备课时间就会一起跟她分析讲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可能在下周一她还会再试讲一次。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有力地提升了青年教师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
⑵、中年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同一节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就会有不同的风格,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如开学第二周高三年级的兰练飞老师和汤琪老师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高三一轮复习进行了同课异构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和组内老师的一致好评。老师们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体现了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也体现了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3)、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展示范课。每个学期,组内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除规定的同课异构外还必须上一堂有关课型的示范课,比方说:高三年级的一轮复习课型;高二的试卷讲评课型;高一的综合探究课型等。教师示范课
2
活动的开展,既是骨干教师教学技能与特色的展示,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同时为组内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必将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积极互动评课,反思总结促提升。
听课与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环节之一。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评课,用理性的眼光来听课,用内化的理论来评课,听后撰写评课提纲。我们教研组对老师评课是这样规定的:讲一个优点、三个不足、一个自己的构想。
通过个别评课、互评全组评议,使大家共同提高。积极互动的评课无论对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历练。
第二、围绕教研这一主题,开展有主题、有计划的专题教研活动,以研促教。
通过教学研究,转变教学观念,寻找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因素,落实环节,提升教学效果。
1.主题研修,使集体教研落到实处。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曾在长沙市新高考改革专题培训班的讲过: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必将引发学校课程重建、学生生涯规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教学管理变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针对不同的专题,各学校要组织不同层级的主题研训,在研训中厘清思路,解除疑惑。
我们学校教科室今年下期要求“主题研修”要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三个一”的主题研修,即“一学期一主题,一主题一汇报,一汇报一结题”,逐步形成我校特色的教学素材和教研成果。
我们政治教研组今年下期开学至今进行的主题研修是: 高三:2018年全国卷政治试题分析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研讨 高二:近三年期末考试试题研究
高一目前准备进行的:新高考背景下适合我校学生选择的组合研究。 另外如何统筹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课时,如可以将两年的学习在一年中完成或三年的学习在两年内完成;还比如如何优化教师队伍,尽早制定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为适应新高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这都是这一年内需要研讨的问题。
2. 落实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产生最佳效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