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
摘要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自正式成立以来取得大量的科技成果,是行业科技成果的聚集地和行业工程化技术的扩散源。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其功能,促进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提高行业或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针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研发的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公益性服务 1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现状
2011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1]”。为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八五”期间正式部署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hines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缩写CNERC)的建设。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催化剂,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孵化器,是我国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的推动力,并在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形成产业基地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09年底,共组建工程中心232个,分布于农业、能源、制造业、信息与通信、生物技术、材料、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轻纺、医药卫生等领域,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是行业科技成果的聚集地和行业工程化技术的扩散源。
截至2009年底,工程中心总资产达387.59亿元,同比增长13.44%。其中:固定资产136.40亿元,流动资产208.43亿元,对外投资20.89亿元,其它资产21.87亿元。工程中心年末负债155.01亿元,年末净资产230.23亿元[2]。
2 工程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的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3]。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其功能,促进行业或领域的发展。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各国之间经济的竞争主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程度,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如何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目前来看,工程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及途径主要有技术入股、技术转让、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等。2009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度报告中指出,2009年工程中心共转化科技成果6206项,其中:以技术入股方式转化67项,以技术转让方式转化575项,以技术承包方式转化605项,以技术服务方式转化4 959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