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周三多《管理学 - 原理与方法》笔记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一)客观性

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及客观规律的表达。 (二)概括性

管理原理所反映的事物很广泛,涉及自然界与社会的许多领域,包括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三)稳定性

管理原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四) 系统性

本书作者提出的四大管理原理,即: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本身就是具有高度系统性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1. 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2. 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

3. 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第二节 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二.系统的特征 (一) 集合性

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 (二) 层次性

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 (三) 相关性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系统原理要点 (一) 整体性原理

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 (二) 动态性原理

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 (三) 开放性原理

不存在一个与外部环境完全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四) 环境适应性原理 (五) 综合性原理

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

6

律性。系统目标/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第三节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认识管理的根本目的。 一.职工时企业的主体

人们对提供劳动服务的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是逐步认识的,过程: (一) 要素研究阶段

对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是随着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企业的出现而开始的。但在早期,这种研究基本上限于把劳动者视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 (二) 行为研究阶段

基本出发点仍然是把劳动者作为管理的客体。 (三) 主体研究阶段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而非客体;企业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企业经营的目的,绝不是单纯商品的生产,而是为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人的社会发展服务的。 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四节 责任原理

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与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职责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数量、质量、时间、效益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行为规范。 1. 职责界限要清楚。

2. 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 3. 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 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一) 权限 (二) 利益 (三) 能力

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五节 效益原理 一.效益的概念

效益是与效果和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效益的评价

效益的评价,可由不同主题,从多个不同角度去进行,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三.效益的追求

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1.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

7

2. 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 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 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5. 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追求效益要学会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

8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 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现代企业的核心价值构件,具有特殊的管理意义和文明意义。 一.伦理、道德的文化真义及其管理学诠释

伦理的原初形态或自然形态就是风俗习惯。而所谓道德,就是在一定的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二.伦理道德与经济运行 (一)理想理论型

1920年,德国 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二)文化矛盾论

1970年,美国 丹尼尔·贝尔 “文化矛盾”,核心是经济冲动力与宗教冲动力或道德冲动力的分离与背叛。

(三)最强动力——最好动力论

20世纪末,德国 彼得·科斯洛夫斯基

道德是对“市场失灵”的补偿措施,宗教是对“道德失灵”的补偿措施。 (四)竞争力论

“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 三.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

(一)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 (二)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三)企业组织(共同目的、协作的愿望、信息的沟通) (四)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第二节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一.功利主义道德观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两个不可回避问题:

1.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可能采取了不公平、不道德甚至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手段。 2. 很可能产生利益分配不公,一小部分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或资本,获取了绝大部分的利益。 两个要义:

1. 功利主义的所谓“最大利益”是“最大福利”,因此,那些可能会导致财富指数和幸福指

数矛盾甚至相悖的利益,不是“功利”的目标和内容。 2. 功利主义的核心是“有用性”。 二.权利至上道德观

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1. 权利即是“right”。 2. 权利是相互的,“肯定自己是人,并尊敬他人为人”,是“法”的绝对命令。 三.公正公平道德观

管理者不能因为种族、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而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制服薪酬的行为时善的。 四.社会契约道德观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局限性)

9

五.推己及人道德观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道德管理的特征

1.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最为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该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合乎道德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 4.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合乎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

7.合乎道德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表4.1)

(二)个人特性

个人特性主要是指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自信心和自控力。 (三)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对管理道德影响巨大。

(1)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2)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示范作用。 (3)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4)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四)组织文化

有无诚信、包容的组织文化。 (五)问题强度

道德问题强度会直接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所谓问题强度,是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后果。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二.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三.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四.设定工作目标

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10

周三多《管理学 - 原理与方法》笔记整理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一)客观性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及客观规律的表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bmle5r3169y6ym8c7oz9pugm7qnnb00f1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