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抛硬币》教学设
计(北师大版)
《抛硬币》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
第1页/共5页
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事件的判断能力、解决能力及学生间合作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教学准备:1、CAI课件。2、分小组:2人一小小组,6人一大小组。 每大组一个组长,一个助手。3、每两人准备一个硬币。4、每小组一个罐子,罐里有6个乒乓球(3个白球和3个黄球或6个白球或6个黄球),每组两张统计表(表1、表2)。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有些游戏又好玩又有许多小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几个这样的游戏,好吗?你在游戏里能发现它的小秘密,你就是最棒的啦!二、学习游戏,引导探索,在游戏中发现秘密。游戏一:抛硬币1、看课件,问: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抛硬币的游戏)2、组织同学们玩抛硬币的游戏。每人抛三次,与同桌说说你每次的情况。3、指名汇报情况。(请多几位学生汇报)我第一次是( )面朝上,第二次是( )面朝上,第三次是( )面朝上。师:根据刚才几位同学的汇报,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小结:抛硬币落下后,正面、反面都有可能朝上)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引导小结:硬币只有两个面
第2页/共5页
——正面和反面,所以落下后,正面、反面都有可能朝上。这就是抛硬币游戏的小秘密)板书:有可能游戏二:石头、剪子、布1、课件演示小朋友们在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2、跟你的同桌玩一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猜5次,并说说每次结果有哪些可能。1、指名汇报结果。(多请几位学生汇报)……师:根据刚才几位同学的汇报以及你自己的结果,你能发现这个“石头、剪子、布”游戏的秘密吗?……(引导学生回答:可能是我赢,可能是我输,可能我们平手。)老师小结:猜的时候,赢、输、平手都是有可能的。这就是“石头、剪子、布”游戏的小秘密。游戏三:摸球游戏(一)师:现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罐子,每个罐子里都有6个乒乓球,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摸球游戏。1、请同学们听好比赛要求:(1)、小组长做好记录(每一小组发有一张记录表,即表1),其他轮流摸球,每人摸一次。(2)、助手协助小组长:要求摸球的时候,要闭上眼睛,一个同学摸完要做好记录,再放进去,另一个同学才可以开始摸。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好。(3)、摸球的时候,不能争,也不能抢,更不能让球掉在地上。要有团结协作,互相谦让的精神。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摸球游戏。3、汇报结果。师:请小组长汇报统计结果。生1:我们小组摸到白球( )次,黄球( )次。……(根据汇报教师在在表格内填数)4、让学生观察表格中各小组汇报的结果,发现不同,想一想为什么?……(为学生留有时间思考)2、请小组长把罐子的球全部倒出在透明的缸里,举起让组员及其它同学看,再说一说为什么小组的结果会有不同。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发现为什么不同”如: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