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简单应用(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1.[导学号27630033] 解析:选D.由x=v0t+at2知:x与v0、a都有关系,选项A、

2v0+v

B均错误;由x=·t知:x还与v0有关,选项C错误;由x=vt知:在t一定时,x与

2v成正比,故选项D正确.

2.[导学号27630034] 解析:选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以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均匀增大时,根据Δx=aT2=恒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故B正确.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做加速运动,但是不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可能减小,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故D错误.

3.[导学号27630035] 解析:选A.根据题中信息,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102-62)m2/s2

=2ax,v2-62m2/s2=ax,解得v2=68(m/s)2,v=8.25 m/s,故选项A正确.

4.[导学号27630036] 解析:选C.由图象可知B做匀速直线运动,A、C做变速直线运动,但它们的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又因为所用时间也相同,所以三质点的平均速度也相等,由于A质点的路程最大,所以A质点的平均速率最大.故选C.

5.[导学号27630037] 解析:选B.由题中车身总长为4.5 m,从题图中可以读出每一个格表示约1.5 m,每一小格表示0.3 m,则第一次和第二次拍摄小车之间行进的距离为x1=8×1.5 m=12.0 m,第二次和第三次拍摄之间小车行进的距离为x2=(13×1.5+3×0.3) mΔx20.4-12.0

=20.4 m.由公式Δx=at2得a=2= m/s2≈2 m/s2.故选B. 2t2

6.[导学号27630038] 解析:选C.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加速度1

相同,所以v-t图象的斜率相同,因高度不同,由h=gt2,v=gt知,下落时间和落地时

2的速度不同,所以图象的起点横坐标和终点纵坐标应不同,故选C.

Δv-0.5

7.[导学号27630039] 解析:选A.摩托车的加速度为a摩== m/s2=-0.5 m/s2;

Δt1Δv1.2

汽车的加速度为a汽== m/s2=1.2 m/s2,故汽车的速度变化快,故B错误;在0~4 s

Δt118.0+16.014.6+9.8

内:摩托车的平均速度为v摩= m/s=17 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汽=

22m/s=12.2 m/s,故C错误;摩托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在减小,但位移在增大,故D错误;14265

从t=4 s开始计时,经过Δt:摩托车速度为v=v0+a摩Δt=16.0 m/s-0.5× m/s= m/s,

171714265

汽车速度为v′=v0+a汽Δt=14.6 m/s+1.2× m/s= m/s,故A正确;故选A.

1717

6

8.[导学号27630040] 解析:选BCD.设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为s、曝光时间为t,由4s

题图可知下面的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v=.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

t恒量,知上面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7s9s

时速度,知t3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3=,t4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4=,则在时刻t3和时

2t2t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9.[导学号27630041] 解析:选ABC.由图象可知,t=0时甲的位置为x=x0,乙的位置为x=0,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A正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

10.[导学号27630042] 解析:选CD.从题图可知开始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但是乙做匀加速运动,最终是可以追上甲的,A项错误;t=20 s时,图象中甲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于乙的,即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乙没有追上甲,B项错误;在t=20 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t=20 s之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项正确;乙在追上甲之前,当它们速度相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对应的时刻为t=20 s,D项正确.

11.[导学号27630043] 解析:选BCD.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而图中位移之比为2∶3∶4∶5,故位置“1”不是小3d+4d7dΔxd

球释放的初始位置,A错误,D正确;由a=2知a=2,B正确,v3==,C正

TT2T2T确.

12.[导学号27630044] 解析:选ABC.由题图可知,在0~0.5 s内小球的速度逐渐增大,说明小球在自由下落,且以向下为正方向,小球下落到最低点时速度为5 m/s,此后速度反向,说明小球与地面相碰后向上弹起,其初速度大小为3 m/s,故选项A、B正确;小

2

v′0

球在0.5~0.8 s内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以弹起的高度为H==0.45

2g

m,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ABC.

13.[导学号27630045] 解析:(1)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进行了探究,他探究的主要过程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故选项B正确.

s5-s2(2)由xn-xm=(n-m)gt2得:g=

(5-2)t2s5-s2s5-s225

t=,则g==f. f755?2

?3·?f?

7

s4+s3s4+s5v3=,v4=.

2t2tv3+v5

v4=,

2则v5=2v4-v3

s4+s5s4+s32s5+s4-s32s5+s4-s3=2·-==f.

2t2t2t10s5-s222s5+s4-s3

答案:(1)B (2)f f

7510

14.[导学号27630046] 解析:(1)设 t=10 s、40 s、60 s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

由题图知0~10 s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1=2×10 m/s=20 m/s.①

由题图知10~40 s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 v2=20 m/s.②

由题图知40~60 s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3=(20-1×20)m/s=0 m/s.③

根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 v-t图线,如图所示.

(1分) (3分) (1分) (1分)

(2)由v-t图可知,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30+60

s=×20 m=900 m.

2答案:见解析

15.[导学号27630047] 解析:(1)如图所示,设楼高为h,从绳无初速释放开始计时,设绳下端的A球和上端的B球先后落地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有

(4分)

12

gt=h-l 2112

gt=h 22

故Δt=t2-t1=

2h- g

2(h-l)

g

(1分) (1分) (2分)

所以只要测得l、Δt、g,就可计算出楼房的高度h.故这个方案从原理上讲是正确的.

8

(2)由于两个重球先后落地时间间隔较短,Δt的测量比较困难. (3)将l=10 m,Δt=0.4 s,g=10 m/s2代入 可得h=36.45 m. 答案:见解析

(1分) (2分)

(3分)

16.[导学号27630048] 解析:设警察初速度为v1=25 m/s,到达减速带时速度为v2

=5 m/s,开始时警察距离减速带为x0=90 m,则警察到达减速带的时间为

x0x0t1=v==6 s

v1+v2

2

在这段时间内逃犯前进的距离为x1=vt1=60 m

(2分)

(1分)

警察到达减速带之后再以加速度a=2.5 m/s2加速前进,当警察再次达到最大速度v1=25 m/s时,所用时间为t2,根据速度公式:

v1=v2+at2

代入数据解得t2=8 s

在这8 s内,警察前进的距离为 1

x2=v2t2+at2=120 m

22

与此同时,逃犯前进的距离为x3=vt2=80 m

此后警察以最大速度v1=25 m/s前进,设经过t3时间警察追上逃犯, 则:x1+x3+vt3=x2+v1t3 4

整理得到t3= s

3

即从警察发现逃犯到追上逃犯,所需要的时间为 t=t1+t2+t3=

46

s≈15.33 s. 3

(1分) (2分) (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答案:15.33 s

9

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简单应用(含答案)

参考答案与解析11.[导学号27630033]解析:选D.由x=v0t+at2知:x与v0、a都有关系,选项A、2v0+vB均错误;由x=·t知:x还与v0有关,选项C错误;由x=vt知:在t一定时,x与2v成正比,故选项D正确.2.[导学号27630034]解析:选B.当沿运动方向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biqk3mu4s55t2h95x553fre38hi550118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