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学与技术的最终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的成果是发现,技术的成果的发明。科学的成果通常是知识形态的,如论文、著作等。科学成果的保密性一般要求不高,科学成果能迅速地传播和扩散。技术成果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或其它实用价值,往往需要保密或在某种保护措施下传播和扩散,例如以技术专利的方式对技术进行保护和传播。
2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从理论的高度上把当代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概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指出:“马克思说过,科技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4页。
在当代,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力量。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来考察,现在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从它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的角度来考察,大体上说有四个阶段。
第一,以自然资源为主的阶段。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自然资源。
第二,以劳动力为主的阶段。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以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劳动力。
第三,以劳动工具为主体的阶段。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形成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劳动工具,机器是劳动工具的核心
第四,就是科学技术为主体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主要靠科学技术。当代的科学技术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应用于生产和其它各个领域,使物质生产劳动和其它劳动的面貌换然一新。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整个劳动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足以使其居于“第一”的位置上。
27、科学与技术的整合
1)离散状态:古代技术是经验型的,科学还处于经验认识为主的感性直观阶段,技术为科学认识提供材料,那时的科学还无法指导技术。
2)自然关系上的整合:近代科学产生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科学为向技术领域渗透不断地积蓄能量。但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不成熟,两者的结合还处于不自觉的起步阶段。
3)社会关系上的整合: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充分发展和全面展开,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逐渐深入和广泛,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
现代科学和技术在目的和功能上相互依存。在现代条件下,科学的基本目的是为技术提供理论原理,科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确定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现代技术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原有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新兴技术的产生,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技术在相当大程度上变成了“科学的应用”。技术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技术手段和方法,新科学的出现依赖于新技术提供创造性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4)现代科学和技术相互渗透,在结构上逐渐整合。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是当代的发展特征。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研究的进展,即技术的科学化。这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如果没有严格的科学理论作保障,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是不可能的。现代技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同样,现代科学也依赖于新技术、新设备,即科学的技术化。现在,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科学研究根本就无法进行。
5)科学技术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当代科学技术整合的一个表现。在当代的某些学科中,科学与技术共存,它既表现为变革自然的力量,也表现为认识自然的力量,例如,当代的生物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基因重组实验既是变革自然的人的能动的行为,也是人认识生命本质的基本的和有效的途径。
28、科学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3)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4)主体际性。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29、科学技术一体化
1)科学技术化:在科学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科学的技术化是科学实验难度和规模日益增大、所用仪器设备日趋复杂化并且越来越难以用现成的生产技术制造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2)技术科学化:指技术的创作性活动日益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作用。两重含义:是指已有的技术上升到技术科学,通过相应基础科学的指导,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完善和提高已有的技术;有些新型技术领域,其技术一般是根据已有的基础科学成果做出的,即技术进步以科学为先导。
3)科学技术一体化: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交叉。在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中,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的门类日益充实,逐渐向技术延伸;在技术构成的体系中,工程知识的内容日益条理化合系统化,逐渐向科学靠近。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大量“中介学科”的涌现,已经使得某些科学与技术的传统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4)在现代条件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再到技术开发周期 的缩短,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和并举。表明当代的科学与技术已经从规模、意义不甚大,人力物力财力耗费不甚多,且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独立性的“小科学”、“小技术”,转变为规模、意义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耗费甚多、且有较强约束性和协同性的“大科学”和“高技术”。从科学与技术的整体看,各个领域一体化的进程很不平衡。大部分领域的一体化已初步完成,出现许多的科学技术连续体,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实际应用”的连续整体。
30、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1)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最活跃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2)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结构性要素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创新正在逐步改变整个社会各种产业的结构比例
3)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运筹性要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提高社会经济管理水平,保证生产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来实现的。 31、STS(科学、技术与社会)
1)STS是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研究项目,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它首先出现于美国。直接的原
46
因有生态问题和越战等。STS与其说是一个学科,不如说是一个纲领,因为它以鲜明的价值观和目的作为前提,综合地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求解方案。
2)六十年代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有一个研究项目也称为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翻译为科学元勘、科学技术学或科学技术论。它起因于科学技术教育改革的需要,这一学派重视从社会与心理等因素研究科学知识的本质与发展的规律。极端的观点认为社会原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论在社会认识论方面对自然辩证法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1、为什么说辩证自然观的创立实现自然观的历史的革命性变革? 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局限性(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吸取了它关于自然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坚持了唯物论,告别了用神话来解释世界。以近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为依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等),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机械论、形而上学的不彻底性。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观、科学方法论、和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补充的部分)
2、生态危机及其表现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危机的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于对生态系统中物质条件基础的破坏,引发的生命系统与生命支持系统之间的不和谐。机械、物理和化学等非生命的人工变革活动,是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第二类生态问题是人工自然直接导致生命体之间的不和谐。第二类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工生命的产生。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土地荒漠化:沙化、盐碱化等去生命变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生化污染为主;矿物资源储量减少;大量生物物种减少和新的危险生物出现;人口过度膨胀:造成人与其它物种的不平衡,人与人的不平衡以及人与支持系统的不平衡;间接表现:某些被认为是自然灾害的现象,可能是人为的结果,即生态危机的表现之一。
3、人与自然和谐
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的三个层面:a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合真”的增益作用;“向善”的消费功能;“达美”的直观效应;b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和谐:形式协调;作用互利;意蕴融洽;c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要素比例协调性;物能循环的低耗性;信息交流的合目的性
4、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生产消费方式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维护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维护任何自然系统的平衡。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人的生存发展受到自身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的制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自然观,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调整社会关系,优化社会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条件
确立辩证的自然整体观;掌握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注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12、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
(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要素,习惯上被称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则以意象为基本要素,习惯上被称为“直感思维”。
(2)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也称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的发散度:流畅度、变通度和独创度。 对于创新思维来说,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互相联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发散度高,集中性好,两者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水平才高。
(3)顿悟——灵感和直觉。灵感指人们对于曾经反复进行过探索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某种偶然因素的激发,使问题得到突然性的顿悟,出现“豁然开朗,一通百通”的境界。直觉表现为对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的极为敏锐的深入洞察、准确判断和本质理解。
(4)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没有固定的程式和方法,也不可能是一种独特的、与一般思维毫无二致的思维。应该说,创新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基本手段是一致的,只是方法倚重不同,形式表现有异。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综合性、创造性应用。
17、科学实验的特点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a可以简单和纯化研究对象,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及其条件,c可以使研究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d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再现时过境迁的现象,e可以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
18、如何理解观察试验中的机遇?
1)机遇是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由于某个偶然的事件或机会,意外地发现了新的自然现象,并由此导致了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具有意外性和偶发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外的发现了与原来研究目标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与现象,加以研究,取得与研究目标不同的重大发现;另一类是意外地发现了与预期不同的事物与现象,经过研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式、新手段,完成或部分完成了原来的研究目标。
2)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a机遇给研究提供了先导,启发了人们追寻机遇背后隐藏的自然界的新信息,导致作出科学发现。b机遇能为技术发明提供线索,导致在技术上作出重大发明。c机遇能为研究提供新的生长点,启发人们深入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促进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3)识别和捕捉机遇的条件:a丰富的知识储备。b深厚的哲学理论修养:从认识论高度提高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保证正确的方向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c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创新的思维能力等,提高及时发现、识别和捕捉机遇的认识能力。
19、科学思维逻辑方法: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1)归纳法是从个别或特殊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叫归纳推理。演绎法是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
47
别或特殊事物及其结论的方法,逻辑学上叫演绎推理。
2)关系:归纳和演绎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指导。归纳出来的结论可以称为演绎的前提,而演绎的结论往往又是归纳的指导思想。
20、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又叫抽象思维)关系(了解)
区别:a基本要素不同:逻辑思维以抽象的概念为基本要素,而形象思维以形象的意象,b思维过程不同:抽象思维是概念及其判断基础上的推及,是线性、串行的;形象思维在意象及其联想和典型化基础上的推及,是非线性和并行的过程。
联系:a表现生理基础上的分工合作。对应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其中某些功能又是互补的。b表现在这两种思维共存于统一的思维过程中,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2、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
基本特征: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科学预见性(普遍性)、 23、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a理论同经验事实的一致性;b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c理论的简单性;d理论的预见性 24、一般技术方法特点(了解)
a目的性和可行性;b功利性和折中性;c多样性和专用性;d社会性和综合性
25、科学发展的三种模式(归纳主义的累积模式、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科学发展历史主义模式)
a归纳主义的累积模式:主要观点:科学起点问题,观察;经验论问题,经验是科学的全部基础,一切科学理论都建立在经验之上;科学发展方式,科学发展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科学进步的历史是连续渐近的历史。
b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基本观点:科学问题->猜想->证伪->新问题;科学的起点:从问题开始;科学研究方法,猜想-反驳方法;科学标准,用“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科学发展方式,不是从观察经验到理论归纳,而是从问题到猜想、反驳的过程。
c库恩科学发展历史主义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的常规科学 范式:指从事同一个领域的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念和方法。
前科学:尚未形成该科学“范式”的原始阶段,是科学的“早期发展阶段”或初始阶段。 常规科学:范式的形成是科学达成成熟的标志,形成范式的成熟科学。
反常:当科学家发现了用范式难以解释的现象,这些属于范式预期之外的新事物、新现象、新发现就是反常现象。 危机:当反常积累到一定程度而无法排除时就导致了危机。
革命:一些思想解放、具有革命批判精神的成员勇于创新,去建立新理论、新范式取代旧范式,以解释吸收反常。
新的常规科学:革命之后进入的常规科学。 26、科学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 科学体制目标:“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即要求科学家必须做出独创性的贡献,实际上就是要求科学家不断生产出新的和具有客观性的知识,不断增加社会的知识存量。
社会规范:a公有主义规范强调科学知识的公有性,强调科学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b普遍主义规范强调科学内容和科学评价标准的客观性、普遍性。c无私利性规范要求科学家不应以科学活动来谋取私利。d独创性规范要求科学家只有发现了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做出了前人未曾做出的成果,其工作才会被认为对科学的发展具有实质性意义。e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强调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
27、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价值观反思)
a价值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范畴。科学技术价值是应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考虑和评价科学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指现实的人与满足某种需要的科学技术的属性之间的关系。
b科学乐观主义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后果持乐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除和摆脱人类社会的各种难题的困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
c科技悲观主义,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主张抑制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d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为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对社会价值执行评价应用辩证的眼光,注意并发挥它的正面功能,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
e科技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两种观点都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却显示了片面性,其共同点是将科学技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具体的特殊价值看做是普遍的绝对价值。 f由于“双重效应”,比如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所以说,如何发挥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功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主要是人类如何去应用。
g我们应具有的科技价值观: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尽可能多地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价值,减少损失;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正确看待它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科技并不是单向的决定着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科技是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所以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
28、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主要包括: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自然物质系统的辩证法原理,及其运用这一原理和方法经营事业实现无废循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辩证法、基本特征;自然界物质系统运动的源泉(或机理、基本形式);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辩证法;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生命起源的辩证法;人类起源的辩证法;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类自然观的变革;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29、技术的高度发展引发技术工程
现代技术已经远远的超越了上述的简洁含义!已经演绎成为复杂的全方位的多种学科技术工程!含义将更加复杂!
在对技术的本质做出了说明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技术的概念。什么是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技术,但是要真的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那么简单。对于技术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起点。给一个现象下定义,无非就是给出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对内涵的揭示就是要把握其本质,对外延的概括就是要界定其范围。
虽然西方哲人与新儒家思想对科学与伦理的观点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和宗教文化的不同会导致观点的偏颇与局限性,但他们提出的
48
问题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天堂的福音”,同时也送来了“地狱的问候”。我们不会忘记哥白尼用一腔热血给神学写下的挑战书,也不会忘记达尔文坚持己见使进化论最终深入人心;可我们同样不应忘记的是核能的利用在给我们带来清洁、强大的替代能源的同时,也夺走了广岛和长崎11万5千人的生命。谈到这里,不禁让我遥想到20年代,我国思想界曾发生过一场规模不小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很有一些人将“赛先生”的胜利作为终局定案。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关键之所在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科学,科学的胜利是否会引出另一方面的问题,科学化是否应当限定在某种范围内,这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常常被我们所忽略了。值是之故,如何有效的利用科技,让它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相反,则应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二、现代科学家伦理构建的必要性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科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及有效利用也必须从优化其源头开始。但不同的是科学的优化是理论的优化和精神思想的精益求精。这就涉及到理论优化主体的归属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科学家本身素质与思想的优化与升华。虽然这并不是唯一,因为科学理论与衍生品的应用有时候并不能以科学家本身的意愿为转移,而是出于人为的原因,如功利主义的引诱、政治力量的干预等。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家的伦理道德观与科学价值观无疑是这一问题的重点之所在。因为他们才是关键意义上决定科技究竟是转化为生产力还是破坏力,科技这把双刃剑带来的负效应是任其发展还是目的性限缩的“把关人”。作为科技主体归属的科学家在科技与伦理实践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特别是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已被公认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人类已经不拘泥于对过去纯科学理论的发现和扬弃,而是要求科学技术尽可能得为人类服务。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往往体现为各国科技水平高低的比拼。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的处境就变得更加微妙,如何在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中间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仅是对心智的考验,而且经常面临着科学发展与伦理责任的两难选择。
前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有一段对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论述,他说:“科学的社会功能越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一个科学家不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纯粹的’生物学家或‘纯粹的’社会学家,因为他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使人民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的确,科学家有责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创造的“科学”所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科学知识,对于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危害比其他人认识得更清楚,更具体。科学史的研究表明,一流的科学家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于科学家做出重要的科学贡献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所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三、 现代科学家伦理构建的方法
如上所述,今天人们看待科学的社会价值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真正科学的精神实质始终未变,即客观性精神,该精神与人道主义价值的有机结合,以及科学家面对社会、人和人类应有的责任感,无疑应该是科学家们所应该倡导的。
首先,科学家应该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客观公正性和公众利益优先性的基本伦理原则,在科技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建立有效的缓冲机制。在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科学建制内外两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时,应以社会公共利益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有效调节好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不畏势力,坚持原则。
其次,由于科技本身是负载价值的。它所负载的价值是社会因素与科技因素渗透融合的产物。而且在这种产物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极大的经济价值。为了实现这种价值,科学家往往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与代价,甚至不惜生命。值是之故,在科学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给社会带来“价值”的同时,社会应给予相应的回报,这种回报应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两方面。以此来促进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科学家才能安心科学研究不同流于社会之俗谛。当然这里的回报是以尊重人类伦理道德的科学发展为限的,否则,不仅不能奖励,相反还要严惩。
再次,加强科技立法和执法。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全阀”。科学家的伦理规范构建仅靠舆论支持、道德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体制上缺乏科技道德行为的惩戒机制,对社会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暗示作用。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对科技界的非道德行为通过法律的手段坚决予以惩治和消除,新的伦理规范确立才可能有效的保证。现代科技伦理的建构,需要借助科技立法和执法,才能规范科技行为。利用法律对科技活动有效调控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当前,我国科技立法取得一定的成绩,制定了一些科技法律、法规条例,但仍存在着科技法规不健全的现象,在科技活动中钻法律漏洞的大有人在。只有严于执法,依法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才能规范人们的科技行为。起到规范科技行为的作用。
对以上三点关于科学家伦理构建的方法只是一个简单的思想雏形,希望能对科学家在处理自身和社会的责任问题上,起到一点有益的作用。同时希望通过以上略陈管见,使得我们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与科学伦理构建方面的活动,不仅局限于人类将要陷于“困境”时期,而且能够提高到新的水平,在任何时候都作为一个有益的尝试加以贯彻。最后我想说,科学和伦理的有机结合正在为我们解开这个世界的未知之谜“头上的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何以会令康德惊讶不止?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包含深意??这个理性认识的奇妙世界又被称作“头脑清醒的癫狂”他需要的是“发了疯的思想”,但又确实不需要任何神秘主义。所以阿波利奈尔才说:“宽恕我们吧,我们一直在未来和无限的疆域里厮杀”![4]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一是科学交流。科学交流有正式的交流和非正式的交流:前者包括小组讨论,定期报告,学术会议,短期的学术访问和人员交流,较长时间的协作,借助科学期刊、出版物、图书馆、电子网络交流科学信息;后者往往采取“无形学院”的形式。无形学院在地理上比较分散,但是参与交流的成员认识上影响较大。它代表复杂的、易变的研究和交流的前沿,通过灵活多样的非正式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频繁交流的非组织的小型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二是出版刊物,包括出版各种公开的和非公开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定期的和非定期的简报、通讯、学报、会刊、杂志、论文集、专著、科学普及读物等。这些出版物除了传统的纸质文本外,现在电子文本也在各个专业网站上流行起来。科学共同体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要把具有独创性的科学论著及时发表出去,要把谬误百出的、荒诞不经的、平庸无味的东西尽可能排除在外。要完全做到这一点的确有难度,不过通过加强各种制度建设,组织好专家评审,提高编辑出版人员的素质,总是可以减少弊端的出现。否则,学术泡沫便会漫天飘舞,学术垃圾就要遍地堆积,就更不必说剽窃抄袭将有机可乘、巧取豪夺也可能发生了。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三是维护正常的竞争和协作。在科学共同体中,需要适度的竞争,否则科学没有活力和生气;但是,这种竞争又不能过度激烈和无序,否则会导致诸多弊端和内耗,甚至为争夺课题、项目、优先权、奖励等等而不择手段、相互攻讦。在科学共同体中,也需要一定的协作,否则很难完成较大的课题和任务,尤其是一些应用科学和大科学项目;但是,这种协作既不应泯灭科学家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应过多地限制科学家的研究自由。如何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在各种要求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从
49
而达到有序竞争、和谐协作的最佳状态,是科学共同体必须正确面对和及时协调的。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四是把个人知识和地方知识变成公共知识。科学知识或理论一开始都是由某些个人或在某些地域生产的,属于个人知识或地方知识,还不具有足够的普遍性和共有性。通过科学共同体的交流、批判、纠错、修正、同化,最后用共同体公用的词汇表或词典的语言准确而系统地表达出来,它就超越狭窄的个人和地域,从而变成具有普遍性的公共知识。戈林斯基详细说明科学知识在其起点何以不是公共的,而通过某些操作,在终点才转化为公共的。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五是承认和奖励。莫尔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科学家最终都对承认极其感兴趣。在这一关联中,科学共同体的功能是双重的:对科学家个人的承认,从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的观点控制科学家的行为。这包括撤销承认以及把个人从科学共同体中驱逐出去的惩罚。当然,对科学奖励系统的强调,不应该低估或否认在达到某一目标时个人满足的印象,而且弄不好的话,这种奖励系统也有腐化或失灵的时候。
体的功能之六是塑造科学规范和方法。科学共同体借助科学自身的本性和逻辑,生发、培植、训练和强化科学的规范和方法,为科学家提供行为准则和研究工具。默顿在讨论科学家的行为规范时,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规范或称技术规范,另一类是社会规范——众所周知的科学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非牟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后来,朱克曼把认识规范又分成两类。第一类是一般的方法论的约定框架。第二类认识规范是各个学科专业所特有的、比较具体的、专门的东西,大体相当于库恩所说的范式。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七是守门把关。发表与出版、承认与奖励的过程,是科学的重要的守门把关环节,而守门把关的重要手段则是同行评议和论文审查——当然是在制度保证下的、严守科学标准的、出于公正之心的同行评议和论文审查。为此,需要严密的程序设计和严格的审查人员遴选规章。尤其是,论文审查和刊物出版是科学共同体的知识产品的最后出口之处,因而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把好这个关口,才能做到优胜劣汰。科学共同体还有一个不成文的律令:一切科学研究成果,必须首先在科学会议或科学期刊发表,以接受科学家的审查和批评;越过科学共同体,动辄召开新闻发布会,轻率地与媒体唱和,在社会上大轰大嗡、恣意炒作,是有违科学规范和科学道德的,为科学家所诟病,为共同体所不齿。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八是培育科学新人。未来的科学家是在学校打下科学知识基础的,在他们初次接触科学研究和步入科学大门时,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精神气质的熏陶,富有创造力的、德高望重的科学前辈的言传身教,对科学新人的成长犹如春风化雨润心田。科学家的科学素质的积淀,科学方法的把握,科学精神的养成,科学价值的体味,大都是在科学共同体内“羽化”而成的。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九是争取和分配资源。帕森斯认为,在组织内有三种不同的社会机制对保证正常的组织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种社会机制是获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另一种社会机制是这些资源在组织内的分配与控制。最后一种社会机制主要是指组织内成员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组织的整合。三种不同的社会机制在科研组织内完成的社会功能是不同的。第一种社会机制主要作为组织内有效率的知识生产,保持正常的组织结构的前提条件,而后两种社会机制则是实现有效率的知识生产和维持正常组织结构的组织措施与保证。(李汉林:《科学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08页)李克特用所谓的“交换系统”概念,描述科学家与像科学研究的雇主和赞助人这样的外部组织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系统中,科学家向这样一些组织提供科学信息,作为回报,他们接受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设施,包括财政报酬在内的奖励。他特别告诫,科学共同体通过交换而获取资源时,要留神两个问题,即防止科学信息的不公开和实用性对科学的挤压。(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第141—142页)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十是与社会适应和良性互动。鲁曼在论述科学系统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时指出,系统的适应性主要是指系统进行有效率的社会互动的一种能力。科学系统的适应性则是指科学系统在与其他环境系统的社会互动中,科学系统能够有能力较快地加工和处理环境系统的要求与影响,并从自身系统的功能与结构上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反应。科学系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适应。系统的适应仅仅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而系统的学习才是一种主动的适应。从实质上说,科学系统的学习能力,显示出科学系统有效率地加工和处理环境系统信息的能力,它是科学系统创造性的根本所在。(李汉林:《科学社会学》,第99—100页)科学建制作为社会的建制之一,科学共同体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根本无法遗世独立。它应该主动地、创造性地适应社会,也就是与社会良性互动,从而既有利于科学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繁荣。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之十一是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从社会纳税人那里获得资源,因而有责任把研究成果和科学知识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告诉公众,从而继续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为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科学家在致力于科学内部交流的同时,也有义务在社会上进行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轻视或放弃这一工作,是失职的表现。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除了普及科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尤其是科学的精神价值)。同时,也要指明科学的限度和科学异化的可能性,使民众明白科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全面而准确地了解科学和理解科学——对科学的任何夸大或贬低都是不可取的。 科学共同体的两面性
2006-2007自然辩证法题库
一.名词解释:65个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2.自然界:是指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3.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4.观察方法:指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仔细查看、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