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

识的培养

今天的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互相依赖,频繁交往。中学开设英语语言课程,早就已经不是单纯要教会学生一门语言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善于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全球化的社会。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的内容与英语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所谓文化意识,文化素养,又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相加,它需要老师们去悉心培育和培养。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五大目标之一,我们就围绕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做一番讨论,首先讨论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意识之间的关系,然后一起认识一下什么是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有哪些基本要素,并着重结合教材讨论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 (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的内容就是文化。任何人群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文化群体的人们都要说话交流。只要说话,其说话的方式以及说话的内容就是其本文化的反映。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交流时,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中国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一种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含义

1.什么是文化

综合多种对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用一段简单的描述来概括什么是文化: “Culture is the total accumulation of beliefs, customs,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that are shared, learned and passed down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in an identifiable group of people.”

换句话说,所谓文化,就是指特定人群中共同认可、一代一代加以学习并传承下去的信念、习惯、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组织方式,以及人们交往沟通的主要模式的总称。这些东西之所以被称为文化,有两个关键词,就是共有、传承。

文化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考察,有显性的文化,更有隐性的文化。有学者把这叫做文化的冰山理论。即,人们看得见的文化现象,如风格各异的建筑,意味悠扬的文学、饮食习惯、服装打扮,等等,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的一角。海面下,体积要大得多的,是隐性文化,包括信念、历史观、价值观、审美观、思维习惯、人际交往方式、时间观念、社交距离、家庭观念、环保理念,等等。正是这一切显性和隐形的文化成分在特定人群中经过特定的历史演变过程,一点一点,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人群的特殊文化形态。不同的人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走到一起,进行交往时,就发生了跨文化的交往。 2. 怎样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先看高中课程以下的例子: ( 1 )两个美国人对话:

Robert: We're going to New Orleans this weekend. White: What fun! I wish we were going with you.

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be there? (If she wants a ride, She will ask.—provides an opportunity.)

Robert: Three days. By the way, we may need a ride to the airport. Do you think you can take us?

White: Sure. What time?

Robert: 10:30 P.M. this coming Saturday.

这是发生在两个邻居之间的对话。 Robert 和 White 因为有共同习惯的交往方式,谈话进行得很顺利, White 听出 Robert 可能需要自己的帮助,但需要 Robert 自己提出来。而 Robert 很自然地提出了要 White 开车送自己去机场的请求。

( 2 )两个中国人对话:

李伟: We are going to New Orleans this weekend.

王林: What fun! I wish we were going with you. 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be there?

李伟 : Three days. (I hope she will offer me a ride to the airport) 王林 : (She may want me to give her a ride.) Do you need a ride to the airport? I'll take you.

李伟 : Are you sure it's not too much trouble? 王林 : It's no trouble at all.

李伟和王林都熟悉本文化的交往习惯。王林一听到李伟向他提起要去旅行,就主动提出要开车送李伟去机场,而李伟还要先客气一番,待王林再次表示愿意开车送他才会接受。

假如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来交流这同一个话题,会是什么样的呢? ( 3 ) 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对话:

李伟 : We are going to New Orleans this weekend. White: What fun! I wish we were going with you. 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be there?

李伟 : Three days. (I hope she will offer me a ride to the airport) White: (If she wants a ride she will ask me.) Have a great time. 李伟 : ( If she had wanted to offer me a ride, she would have offered it. I'd better ask somebody else.) Thanks. I'll see you when I get back.

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际,是跨文化的交际。如果交际双方意识不到这一点,各自按照自己文化的交际模式进行交际,往往就会失败。中国人希望别人帮助时,通常表达得比较含蓄,而美国人习惯地以为,对方如果需要帮助会提出来的,自己不主动提出帮助是尊重对方。这个交际当然就失败了。

人们交往过程中,对方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有时甚至是一句话,其含义只来自于我们对它的解读。我认为这个眼神是什么意思,我就会按照自己的解读去应对。人们正是在对不同举止赋予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问题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在不同文化里,对同一种眼神、举止,甚至对同样的一句话很可能有完全不同解读。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跨文化交际意识,就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的交际行为、其功能、意义,与本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的 意识程度 。就是对不同文化交际方式具有 感觉的敏锐性、处理的得体性和整合不同方式的自觉性 。 3.跨文化意识要关注的内容:

知道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接下来,要对哪些内容特别关注呢?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但是用什么方式使用语言,对语言的理解等,是由这个语言所处的文化相关的。语言背后的观念更需要我们注意。 ( 1 )语言使用中显性的跨文化交际

我们都有这个常识,通常一个人只要一开口说话,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个地方,属于哪个特定地域文化的人。语言承载着文化,语言的形式和语言风格是各个特定文化的产物。也就是说,各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系统。语言使用中,特别是语言学习的时候,不管是词汇,句子,还是整个语篇,只有放在整个文化的大环境里才能被准确地理解。例如汉语,把学生班级的“班长”,长期译成 monitor 。可是在英语文化语境中, monitor 却并不对应我国语言文化环境里的“班长”。由于西方学校里没有这个设置,而 monitor 的主要基本意思是“监视器”,我们把“班长”说成 monitor ,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只有当西方人亲自在我国的教育环境里有足够的亲身体验,才能理解我们所说的 monitor 的意义。

另外,在句子的组织形式方面,英汉语也有较大差异,如果对这些差异没有意识,往往也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句子结构紧凑,清晰,句子里各成分逻辑关系明显。整个句子无论多长,都只有一个动词,可以分析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英语的句子,甚至英语的篇章,通常把重要的意思放在句首先说,重要信息的后面则紧跟着原因、方式等说明性成分。

汉语句子的特点不一样。汉语句子如同水面的波涛,一波一波推进,波与波之间却不必有清晰的形式上的联系,甚至没有清楚的逻辑关系。汉语的表达通常先是原因,背景等铺垫,然后才是句子的重要信息。

跨文化交际时,这些微小的差异导致西方人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理解中国人要表达的重点信息是什么;而中国人却常常觉得西方人说话过于直率,让人不好接受。

对比以下汉英两条新闻导语,就可以轻易辨别两种语言文化的风格异同: “ 美丽的仲夏之夜流光溢彩,崛起的徽商故里商贾云集。6 月 20 号晚19 时 58 分,安徽合肥体育中心华灯绽放,彩旗飘扬,以“ 承接转移、创新共赢 ”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

“ Less than half of all Republicans in a new Washington Post-ABC News poll are satisfied with their choices in the 2012 presidential field — numbers that run well behind the 2008 race and suggest the 2012 race remains ripe for a late entry.” ( Republicans still looking for Mr. Right by Chris Cillizza and Aaron Blake 2011,4,19 ) ( 2 )语言使用中隐性的跨文化交际

即使语言形式都一样了,也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语言表面的背后,有着决定语言使用的观念体系和习惯系统。一些话语表达,只有熟悉这套观念系统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不熟悉这套系统的人,即使学得了该语言的符号系统也仍然不能很好理解该语言的表达。所以除了表面显性的跨文化交际,还要关注更为细腻的,隐性的跨文化因素,要培养对隐性跨文化因素的敏感。新课程标准对八级的描述,就体现了对隐性文化因素的学习。

这里要介绍一对比较重要的概念: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 霍尔 ( Edward T. Hall , ) 在《跨越文化》 ( Beyond Culture , 1976) 一书中提出 , 不同的文化依据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 , 大致可分为高、低两种语境文化 ( high context, low context ) 。高语境文化中 , 绝大部分要传递的信息在文字符号之外,或存在于语言使用时的物质语境中 , 或内化在个人身上 , 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符号中。而在低语境文化中 , 大量的信息被置于清晰的编码中。基本不需要花力气解读语言符号之外的意思。当高语境文化的人和低语境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如果处理不当 , 会造成误解,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

举例说明:

李厂长说一口流利英语,正欲举办一场产品展示会。西方某公司经理罗伯特前来游说,希望能把自己的产品和李厂长的产品一同展出。他费尽口舌,意思只有一个:这是一个双赢的好点子。介绍完之后,发生了以下对话:

罗伯特: “Can I come to your office tomorrow morning?”

李厂长:“ Tomorrow? ?, It's interesting. But ?, I am busy these days.”

罗伯特: “Yes, we're all busy these days. But how about I come to see you tomorrow morning?”

李厂长:“ Tomorrow morning? ..., OK.” 罗伯特: “Good. How about 10 o'clock?” 李厂长: “OK.”

罗伯特: “OK then, see you tomorrow.” 李厂长: “See you tomorrow.”

第二天上午十点, 罗伯特来到李厂长办公室,却被告知李厂长在开会。罗伯特表示可以等待,回答是会比较长,让他先回去。罗伯特追问的结果是,要他第三天上午再来看看。第三天,罗伯特再次来到工厂,却被告知李厂长出差去了。

罗伯特的沮丧可想而知,他对中国人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大多能够从李厂长的言谈和行为上判断出,李厂长其实对罗伯特“双赢”计划并不真的感兴趣。他是想通过较为消极的态度再配上有意义的语言符号,把不感兴趣的信息传递出去。然而习惯了在低语境中交际的罗伯特,却理解不了这一套语言之外的符号体系。

一个在中国教书多年的美国教师发现一个现象:中国人觉得英美人语言不是很严谨,是不礼貌。而英美人又觉得说话过于拘谨,过于正确的中国人不够真诚。

跨国商业交往中,中国人讲究气氛,英美人更重视实际内容。中国人会摆一桌丰盛的宴席,请来重要的领导,以示重视,暗示对方放心,项目一定会成功。英美人则关注有关项目的具体环节、过程步骤。一旦产生纠纷,中国人主要根据具体环境背景和人物关系寻找解决办法;英美人主要依据合同协议上的白纸黑字解决争端。 4、结语

本文主要从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的角度探讨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学习外语,从而实现外语教学的良性循环。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今天的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互相依赖,频繁交往。中学开设英语语言课程,早就已经不是单纯要教会学生一门语言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善于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全球化的社会。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的内容与英语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所谓文化意识,文化素养,又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bgh255v4y37lyd0yjbf83hrt8bf8q008p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