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钻探工程竣工报告编写提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钻探工程竣工报告编写提纲(试行稿) 第一章 钻探工程施工基本情况 第一节 目的任务

钻探工程施工项目名称、工作性质、目的任务;钻探施工设计编制提交日期、批准机关、文号及日期;施工单位、施工时间、终止时间;最高开动钻机台数,平均开动钻机台数;竣工钻孔总数、完成总工程量及其它。 第二节 施工区的地质概况

着重阐述与钻探工程施工有关的地层及构造情况,突出利弊因素。

一、地层时代、层序;主要岩层的层厚、复盖层的厚度(最大、最小及平均);主要岩层的稳定性、岩性、可钻性;水敏性岩层的岩性、厚度、深度;主要漏(泄)水层层厚、深度、岩性、漏(泄)水类别及程度;缩径、超径、坍塌掉块、 岔孔及易斜层段的岩性、深度及其它影响钻探工程施工的地层条件等。

二、基岩产状、一般岩层可钻性、主要岩层可钻性、各级岩石可钻性所占比例(%);7级以上岩石名称、岩性、厚度、深度、可钻性及其特征等。

三、各标志层的名称、岩性、可钻性、层位、深度、厚度及其对煤层的对比稳定程度等。

四、可采煤层的物理性质、煤芯采取的难易程度、原因分析及其顶底板岩石名称、岩性、厚度、可钻性及采取时的难易程度等。

五、构造带、破碎带的岩性、厚度及其影响钻进及质量、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节 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一、总钻孔数、总工程量;平均钻孔深度、最大钻孔深度,其中孔深500 米以浅及其孔深段所占比例(%)、1000米以深孔数、比例;钻孔性质(地质孔、 水文孔、基准孔、构造孔、工程孔、地震参数孔等)、孔数、工程量; 取芯与无芯工程量及其所占比例等。

二、钻探效率:平均钻月进尺效率、平均单位小时进尺效率;分别列出取芯及无芯钻、台月进尺效率及单位小时进尺效率,以及复盖层及基岩钻进的钻月进尺效率及单位小时进尺效率。分别阐述采用不同钻进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的钻月、台月进尺、效率和单位小时进尺效率,并进行科学地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对不同孔深段的效率进行分析对比,阐述影响效率的因素,并对前期该区进行钻

探工程施工情况予以对比分析。

三、钻探工程质量:重点以煤层质量为主。验收钻孔数,其中特、甲、乙钻孔数及其所占比例(%);煤层总厚、采取总长、煤芯采取率(%),煤样总重,计算煤芯重量采取率;所占煤层优质、合格的比例(%);打丢、打薄煤层数、所占比例(%);补煤孔数、层次、工程量、成功率;一次成孔率;报废工程量、损失台量、 孔数;分析钻探工程质量降级原因等,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原因所在(包括管理、制度、技术及地质诸方面)。

四、经济指标:总投资、平均钻月费、钻月材料费、单位成本;每米钻头费、每米泥浆费;采用不同钻探工艺分别列出经济成果。分列不同孔深段,不同钻进方法、取芯、无芯经济效果,分析其原因。对施工前后期进行对比。

五、时间利用:钻月数、钻探作业总台时,非钻探作业台时;纯钻台时,纯钻利用率、事故停钻台时(孔故、机故、停钻)。分别计算孔故率、机故率、停钻;补煤纠斜台时;钻月利用系数以及拆迁安装台时等,并进行逐项分析。

六、安全情况:发生事故种类、性质(包括孔内、机械、人身等),损失台时及金额。其中构成等级事故的次数、时间、金额;分析事故原因、规律等。 第二章 钻探施工技术及措施

第一节 钻进方法

采用的各种钻进方法,使用的钻头类型、技术参数。取得的各项经济技术效果等(包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等)。 第二节 钻孔结构

常规采用的钻孔结构、不同钻进方法、工艺采用的钻孔结构及特殊钻孔结构等,以及效果。并附钻孔结构图。 第三节 钻具组合

常规钻具组合,不同钻进方法的钻具组合;分析其合理性、实用性及存在问题,并附示意图。

第四节 钻井液及护孔

一、正常钻进时采用的钻井液造浆材料、造浆率、处理剂、配比、性能指标及使用效果。

二、针对不同地层、复杂地层及漏(泄)水地层所采用钻井液类型,处理剂、配比及性能;采取的技术措施及效果等。

三、对钻井液的净化、仪器、工具的名称、类型等;管理方法、测试、配制;并附钻井液循环系统图。

四、采用套管护孔时,下入的规格、数量;下入的方法、起拨数量及丢失率、遗留孔内的原因;套管丝扣连接方式(附图)等。 第五节 钻探设备及机具

使用的钻机、泥浆泵、动力机、钻塔的类型、规格及性质,以及生产实际效果;空压机、搅拌机、运输设备、洗井设备、打捞工具及其性能等。分别开动使用台数等,并列表说明。 第六节 现场设施

根据施工季节特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及其它附属设施( 包括工具、仪器等)。 第七节 钻探工程质量

一、采取岩、煤芯的方法及措施;取芯工具的类型、规格、配备及其使用效果等。

二、针对易斜地层采取的防斜、治斜措施和方法;测斜仪器的类型及配备情况。

三、定向孔、分支孔施工措施及其效果。

四、水文孔、水源孔的施工方法、成井工艺、止水方法、洗井方法及抽水试验等。

五、钻孔封闭方法、封闭层段;隔离物材料名称、可靠程度;封闭材料、配比

及其检验等(包括启封检查)。 第八节 其 它

一、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推广使用成果。 二、各类科研项目完成情况及其成果鉴定等。 三、技术创新及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开展情况等。 第三章 施工技术管理 第一节 施工组织 一、施工区的组织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人员配备、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等。 二、钻探组的人员配备、文化技术素质、业务水平、年龄结构及健康状况等。 三、施工钻机的人员配备及岗位分工等。 第二节 后勤供应

现场施工水、电、设备、器材的供应与管理,及其对施工的影响。 第三节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调度及通讯联系方法等。 修理、平场、安装实际完成工程量等。 第四节 安全管理

一、正常安全教育、新工人进岗前的安全技术培训。

二、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及执行情况;安全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三、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事故的追查、处理及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四、开工验收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第五节 质量管理

一、开孔前的地质交底及地质预告(见煤、标志层、终孔)的及时下达及准确程度、技术指导等。

二、质量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执行及守煤、打煤制度的实施情况。 三、终孔质量验收制度执行情况(包括人员组织、方法等)。 第六节 技术管理

一、单孔设计的编审及实施情况。特殊钻孔要附专题技术总结报告。 二、钻孔技术档案的填报及单孔小结执行情况。 三、钻探技术操作规程及其它有关规章制度执行等。 第七节 经济承包责任制

经济承包方式及执行情况等。 第四章 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在施工期内主要经验教训及体会

第二节 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改进意见 第五章 结 论

对钻探施工期内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述,并得出恰当科学的结论。 第一节 钻探工程施工

本勘探区(井田)在施工期内完成的各种钻探工程量,其中地质钻探、水文、水源钻探、特殊工程钻探、抽水试验、报废钻孔(个)及报废工程量。 第二节 钻探工程质量

一、对不同勘探阶段钻探工程质量验收评级结果,分别进行综合评述,作出结论。

二、煤层:对参与储量计算的煤层、列出见煤点数: 1、煤芯长度采取率:≥90%、90-75、〈75%的比例; 2、煤芯重量采取率:≤75%、75-60、〈60%的比例; 3、打丢、打薄煤层及补煤的层次;

4、可采见煤点数,其中优质、合格、不合格的比例。 三、岩芯:

1、全取芯孔、分段取芯孔及无芯孔的孔数及比例; 2、复盖层(松散层)及基岩的平均采取率。 四、钻孔弯曲

1、钻孔弯曲规律评述;

2、孔斜超限原因,最大孔斜度。

五、钻孔封闭:对封孔方法、材料配比、取样验收的可靠程度;未封孔的原因、处理意见;启封检查质量情况等。

六、其它各项质量可靠程度及降级原因等。 第三节 钻探技术与工艺

一、所采用的各种工艺适用情况,所取得的经济技术效果以及对钻探的影响。 二、钻探设备与钻探工艺配套及适应情况。

三、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的使用情况及科研成果。 四、钻井液对安全施工、保证质量、提高钻效及经济效益所起的作用及效果。 第四节 经济效益

一、所取得的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并与不同勘探阶段进行分析对比; 二、设计预算与决算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三、随着地质设计优化,钻探设计的优化及变化及变更,分析设计预算经济效 果。

附:附图 一、钻探工程施工区平面图(在地形地质图上标明竣工钻孔位置、 孔号及修路、供水、输电线路)。 二、钻孔综合柱状图。 三、钻孔结构图。 四、钻具组合图。 五、钻头类型结构图。 六、其它 附表:

一、钻孔技术档案。 二、钻孔竣工汇总表。

三、适岩钻井液技术汇总表。 矿产资源勘查区块划分及编号办法 国家测绘总局、国家地质总局制定 1:1000 1:2000 1:5000比例尺 地 形

测量规范地质勘探工程

地 形

关于颁发《1:1000 1:2000 1:5000 比例尺 测量规范》的通知地质勘探工程

国家测绘总局1966年主编的《1:1000 1:2000 1:5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草案(地质勘探专业)》,和原地质部编订国家测绘总局1965年修订的《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已经使用多年。鉴于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原规范许多条文已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国家地质总局根据地质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和补充。现将修订的《1:1000 1:2000 1 地形:5000 比例尺 测量规范》印发供地质勘探部门使用。 希各单位在执行中地质勘探工程

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提出意见,以使本规范逐步完善。

国家测绘总局1966年主编的《1:1000 1:2000 1:5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草案(地质勘探专业)》,和原地质部编订国家测绘总局1965年修订的《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停止使用。

国家测绘总局 国家地质总局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第一章 平面控制测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1条 一个矿区采用同一的平面坐标系统。 控制网的平面坐标在有条件时应与全国坐标系统联测。

第2条 平面控制网的观测成果应归化到参考椭球面(或大地水准面)上, 并按高斯正形投影计算其在3°带内的平面直角坐标。 有特殊需要时,控制网的边长可化归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也可采用3°带的分界子午线或其它任意轴子午线。

独立控制网测区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且无发展远景时,可直接在平面上计算。

第3条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及加密关系应从实际需要出发, 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测图比例尺、发展远景,因地制宜地选择经济合理的布网方案。 第4条 各级三角测量的精度及规格要求如表1。 第5条 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与要求:

1、独立三角网:一般按测区形状布设三角网、单锁、双锁或中心多边形; 2、加密三角网:在高级控制网基础上,以插网、或插点的形式进行加密。 四等及小三角也可采用线形锁布设。

3、特殊地区,可布设导线网,三角导线混合网等。 表1

等 级 边 长 (km) 测 角 中误差 (\ 三等三角 四等三角 5\小三角 \小三角 5-8 2-5 ± ± 1:350,000 1:200,000 基线测量相 对中误差 扩大边或 起始边相 对中误差 1:150,000 1:70,000 1:70,000 1:40,000 最弱边相 对中误差 三角网中三角形的每个角一般应不小于30°,在三角连续网和插网中,因受地形限制,允许个别角小于至25°。插点位置应尽量避免靠近高级点。当插点与高级点或插点与插点间距离短于平均边长时,应尽量组成图形联测。 线形锁尽量布设为直伸形,求距角应大于40°,三角形个数一般不多于8 个,当求距角小于40°,图形个数超过8个时,按求距角计算图形强度的总和应小于85(以对数第6位为单位)。

第6条 独立三角网的起始边最好采用光电测距仪或因瓦基线尺、 钢尺直接测定。当受地形限制时,可丈量基线,采用基线网扩大的方法求得。 基线网图形一般为近似正菱形,扩大比不宜超过1:3。 第二节 长度测量 基线测量

第7条 基线场应选平坦场地避免跨越大障碍物,三、 四等基线的各尺段坡度一般应小于1/20,个别尺段不超过1/6。采用钢尺丈量时, 基线长度一般应是尺长 的整倍数。

第8条 基线端点的标石、标志及埋设规格与同级三角点同。

第9条 各等级基线应使用因瓦基线尺丈量。基线尺及主要附件均需检定。 检定时间间隔,应保证采用尺长方程式的正确性。 作业前应进行基线尺比较,观测三测回,分别将每根尺三个测回结果取中数,加入尺长和温度改正。各尺结果取中数与每尺结果之差不应超过±毫米。 小三角基线也可用经检定后质量良好的钢线尺或钢卷尺丈量。

钻探工程竣工报告编写提纲

钻探工程竣工报告编写提纲(试行稿)第一章钻探工程施工基本情况第一节目的任务钻探工程施工项目名称、工作性质、目的任务;钻探施工设计编制提交日期、批准机关、文号及日期;施工单位、施工时间、终止时间;最高开动钻机台数,平均开动钻机台数;竣工钻孔总数、完成总工程量及其它。第二节施工区的地质概况着重阐述与钻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b5tq0pvyy9y6ym8c7oz9pugm7qng700f1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