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荒漠化的防治
1、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 盆地边缘地区② 河流上游地区③ 盆地中央④ 绿洲地区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2.近十几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2、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1—2题。
农
大于
地研
貌究
类区
型
(%)
(m)
比例
征
级
式
潜
高鸭池
原
1320—1735 山地
25
湿
中
润
度
红
高
1240—1450
10
湿
1200
轻
259
2001—2010
生植
温
在
凉
863
—
513
年
种
2006—2010
食粮
海拔
坡地
特
(mm)
等
25°
候
水量
化
(人/km)
2
石
气
年降
漠
密度
治理时间
展模发
人口
业
枫湖 原盆地 高润 —中度 中年 态畜牧 经花江 原440—1410 峡谷 41 热 干1100 强度 —147 年 林 1996—2010济1.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 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 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 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
2.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 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 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
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
3、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据图推测,华北平原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最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灌溉方式是( ) A.排灌结合
B.大水漫灌
C.管道渗灌
D.精准滴灌
3.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生物物种减少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板结加重
D.地下水水位下降
4、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回答1-3题。
1.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 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 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2.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 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
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
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5、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 A.内蒙古东部
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新疆
2.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6、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1-2题。
1.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过度开垦
D.过度放牧
2.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 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 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④ 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③ ④
7、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
强沙尘暴次数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50年代 5 1560 60年代 8 70年代 80年代 13 2100 14 90年代 23 2460 1.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8、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下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信息表明( )
A.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 B.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 C.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 D.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 2.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 )
【人教版】新素养下高二地理检测题:(3)荒漠化的防治 Word版含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