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教学内容: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二、考点清单 1.物质的分离方法 2.碘元素检验方法

3.如何进行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实验 4.纸上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5.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操作 6.结晶、重结晶原理 7.硝酸钾晶体制备实验

三、全面突破

I、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 1.预备知识

(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分离: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的各个组分的过程 提纯: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的过程。 (2)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

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把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不溶物(有时恰好相反)而分离除去(去除法),或把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转化法),但应注意不能因加入试剂又引入新的杂质。

①不增加新的杂质 ②不减少主要成分的含量 ③操作方法简单,易于进行

④如果将主要成分进行了转化,最后要能将其还原 (3)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渗析、盐析、升华 (4)碘元素的检验方法 ①检验I的方法——AgI黄色沉淀 I+Ag+ = AgI ↓

②检验I2的方法——I2遇淀粉变蓝色 2I+ 2H+ + H2O2 = I2 + 2H2O 2I+ Cl2 = I2 + 2Cl

2.设计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方案 (1)海带的成分 主要成分

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褐藻胶、甘露醇、维生素、有机碘化物等有机物。 次要成分

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碘化钠等无机盐。 (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方案

--

(3)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①称取样品 ②灼烧灰化

操作要点:在通风处加热灼烧干海带,待海带完全灰化后,冷却,再将灰烬转移到小烧杯中。

实验现象:灼烧灰化的过程大约需要5-6分钟,干海带逐渐变得更干燥、卷曲,最后变成黑色粉末或细小颗粒。期间还会产生大量白烟,并伴有焦糊味。

③溶解过滤

操作要点:向小烧杯中加入约15mL蒸馏水,煮沸2-3min,过滤,并用约1mL蒸馏水洗涤沉淀的滤液。

实验现象:煮沸时固体未见明显溶解,过滤后得到淡黄色的清亮溶液。 实验注意事项:应隔着石棉网加热小烧杯中的混合物。

加热过程中应不断搅拌,加快溶解,同时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溅出。 过滤操作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 ④氧化及检验

操作要点:在滤液中加入2吸管2mol·L1H2SO4溶液,再加入4吸管6%的H2O2溶液。取出少许混合液,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单质。

实验现象:加入氧化剂后溶液颜色变深,呈棕黄色。加淀粉,溶液变蓝色。 实验注意事项:控制试剂的用量。

检验碘元素应取少量样品,不要向所有滤液中直接加淀粉溶液,否则后续实验将无法操作。

⑤萃取分液

操作要点:将氧化检验后的余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将上口塞子打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分液。

实验现象:加入CCl4振荡后,液体分层,且下层液体显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 (4)问题与讨论 ①灼烧的作用是什么?

将干海带高温灼烧,使有机物转化为CO2和H2O,呈气态逸散。 ②灼烧海带时用到哪些仪器?

坩埚、坩埚钳、三角架、泥三角、酒精灯

③水浸时常常要将悬浊液煮沸2~3min,目的是什么? 加快碘化物在水中的溶解,以使灰烬中的I 尽可能多的进入溶液。 ④酸化作用是什么?

海带灰的浸出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钾)等使溶液显碱性的物质,酸化的目的是使溶液呈弱酸性,有利于氧化剂把I氧化为I2。

⑤你认为最好应选用哪种氧化剂? 双氧水

2I + H2O2 + 2H+ = I2 + 2H2O

2I + Cl2 = 2Cl + I2

若氯水过量,则Cl2能进一步将碘单质氧化。 I + 3Cl2 + 3H2O = 6Cl + IO3 + 6H+

II、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1.知识预备

(1)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一般分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2)纸层析法作为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 (3)纸层析法基本原理

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附着在纸上的水是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样品溶液点在纸上,作为展开剂的有机溶剂自下而上移动,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各组分会在水与有机溶剂两相中发生溶解分配,并随有机溶剂的移动而展开,达到分离的目的。

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一些, 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

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得多一些, 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 (4)操作方法 ①配制试样溶液 ②裁纸:1.5cm×20cm

③画原点:离滤纸末端约2cm处用铅笔画点

④点样:用毛细管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斑点直径需<0.5cm

⑤取展开剂:不能粘到试管壁上

⑥展开: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0.5cm,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

⑦显色

2.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1)实验原理

将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用丙酮作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的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流动相:丙酮 (2)实验现象

①层析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用小烧杯代替大试管。用铁丝横穿过滤纸,架在烧杯上方 调节完滤纸高度后,盖上培养皿形成气室。 ②氨熏后的实验现象 上端出现红棕色, 下方出现蓝色

(3)实验注意事项

①为防止水解,饱和FeCl3和CuSO4可加少量HCl或H2SO4酸化,不影响实验效果。 ②氨熏需在通风实验室内进行

③层析速度开始较快,然后逐渐减慢,大约10分钟即可分离完全。

④滤纸吸水性很强,点样操作要求迅速。等到滤纸完全干燥以后才能再次点样。

III、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1.知识预备

(1)实验原理 本实验用NaNO3和KCl通过复分解来制取KNO3,其反应为: NaNO3+KClNaCl + KNO3

利用溶液中不同溶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利用这一性质,将物质进行分离并提纯。

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如NaCl)采用蒸发结晶法;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如(KNO3)采用冷却结晶法。

(2)NaNO3、KCl、NaCl、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 温 度 (℃ ) KNO3 KCl NaNO3 NaCl 0 13.3 27.6 73 35.7 10 20.9 31.0 80 35.8 来源学_科_网20 31.6 34.0 88 36.0 30 45.8 37.0 96 36.3 40 63.9 40.0 104 36.6 60 110 45.5 124 37.3 80来源学科网 100 246 56.7 180 39.8 100/20的倍数 7.85 1.8 2.1 1.1 169 51.1 148 38.4 (3)结晶、重结晶

(4)影响晶粒生成的条件

溶解度越小,浓度越大,溶剂蒸发越快,冷却越快,则生成晶粒就越小 2.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1)基本流程及所需仪器:

①固体溶解:天平、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②蒸发、热过滤:铁架台、铜质保温漏斗

来源:Z#xx#k.Com]

③冷却、减压过滤: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布氏漏斗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二、考点清单1.物质的分离方法2.碘元素检验方法3.如何进行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实验4.纸上层析法的基本原理5.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操作6.结晶、重结晶原理7.硝酸钾晶体制备实验三、全面突破I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b3l08ipda9pg7z7hdvh6c4rp7oyx100ss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