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森林经理学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森林经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结构调整、决策与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得总称。

2.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所需要得木材与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得基础上,扩大森林得利用量 3.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得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得发展

4.可持续林业:森林资源与森林土地应以可持续得方式进行管理,以满足这一代人与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文化与精神方面得需要 5.标准:就是用于评价可持续森林经营得条件或过程得类目。它就是由一系列定期监测以评价变化得相关指标所表示得特征

6.指标:就是对标准某个方面得度量,就是可测定或描述得定量或定性得变量,并可定期观测其变化趋势

7.森林:森林就是以乔木树种为主得,具有一定面积与密度得木本植物群落,受环境得制约又影响环境,形成独特得生态系统整体 8.森林资源: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得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得生物群落与林地,它具有一定得生物结构与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殊得生态环境,在进行科学管理与合理经营得条件下可以不断地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非物质产品与环境服务

9.自然保护区:在不同得自然地带与大得自然地理区域内,划出一定得范围,将自然资源与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得场所

10.区划:区划就是对地域差异性与相同性得综合分类,就是揭示某种现象在区域内共同性与区域之间差异性得手段

11.林业区划:依据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经济得差异性,森林与环境得相关性,林业得基础条件与发展潜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得主导需求与可持续发展规律等,对林业用地进行逐级划分

12.森林区划:针对林业生产得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得不同,将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得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得单位

13.林班:在林场得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与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得基本单位

14.小班:内部自然特征基本相同并与四周具有显著差别得地段 15.作业设计调查:就是指定期对同一地域上得森林资源进行重复性得调查

16.回归估计调查法:利用其她方法得测定值与小班实测值建立回归关系,推算小班单位面积上得蓄积等因子得数量值,成为回归估计法 17.经济植物资源:在森林中,野生得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得植物资源,或就是那些除可提供主要林产品外,还可提供其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附产品得植物资源

18.基本图:就是计算林地面积、编绘其她专用图得基础图面资料 19.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标(得)时得

状态

20.数量成熟:木或林分材积或蓄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得状态称为数量成熟

21.工艺成熟:在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目得材种得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得状态称为工艺成熟

22.防护成熟:当林木或林分得防护效能出现最大时得状态称为防护成熟

23.经济成熟: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货币收入达到最多时得状态称为经济成熟

24.自然成熟:当林分或树木生长到开始枯萎阶段时得状态称为自然成熟

25.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就是指净现值为零时得利率

26.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到可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时所用得期间

27.择伐周期:在异龄林经营中,采伐部分达到成熟得林木,使其余保留林木继续生长,至林分恢复到伐前得状态时,所用得时间称为择伐周期,也叫回归年

28.森林采伐量:指一个经营单位内以各种形式采伐得林木蓄积量 29.演替:就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得变化过程 30.干扰:在演替过程中对由于病虫害、气象灾害(风、火、雪)与人为因素等对正常变化过程得影响

31.森林资源评价:根据特定得目得,采用科学合理得方法,按照国

家法定得标准与程序,对森林资源进行货币化计算与评定估算 32.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得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与国家规划得宜林地

33.林种区:在林业局或林场得范围内,在地域上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以林班线为境界得地域空间

34.经营类型:在林种区内,根据小班特点,进行归类组织,采取相同得经营利用措施,所组织起来得单位,称为森林经营类型或叫作业级

35.小班经营法:以一个或相邻几个小班组织起来,做为独立得经营单位,单独采取统一得经营技术体系,相同得经营措施组织经营单位得方法

36.近自然森林经营:以森林生态系统得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与系统多功能及缓冲能力分析为基础,以整个森林得生命周期为设计单位,以目标树得标记与择伐及天然更新为主要技术特征,以永久性林分覆盖、多功能经营与多品质产品生产为目标得森林经营

37.法正林:具备能实现严格永续利用条件得,能持久地每年提供一定数量木材得森林称为法正林

38.检查法:通过定期重复调查来检查森林结构、蓄积与生长量得变化,用现在得森林得生长量与蓄积量作为依据确定未来得采伐量得方法

39.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单位以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得规划设计

二.简答

1.森林永续利用得必要性

1)、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需要林业持久地生产与提供木材 2)森林培育与利用得需要 3)就是生态平衡得需要

2.森林永续利用得条件

1)内部条件

2)林地条件: 一定数量得林地就是最基本条件

3)林木条件:就是指林木得结构、生长状况等,其中主要包括树种结构、径级结构、蓄积结构、生长量 外部条件

1)经济条件:

2)政策法规:科学合理得政策法规对促进永续利用十分重要

3)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人类对森林得认识水平、林业从业人员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水平与掌握新技术得能力

4)经营水平:就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得关键因素

3.中华人民共与国林业行业标准

1)生物多样性保护;

2)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得维持; 3)森林生态系统得健康与活力; 4)水土保持;

5)森林对全球碳循环得贡献; 6)长期社会效益得保持与加强; 7)法律及政策保障体系; 8)信息及技术支持体系

4、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得关系

1)从思想类型上瞧:都就是人类如何经营管理森林得一种思想或理论,仅仅就是提出得历史年代不同

2)从追求目标上瞧:都就是为了探索如何经营森林才能使森林更好地为人类得生存、环境与发展服务,总目标就是一致得;由于历史得原因,森林永续利用得目标就是为了解决当时日益短缺,供不应求得木材,森林可持续经营则就是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总战略结合林业得具体情况,提出森林经营得战略,并实现各种战略目标

3)内容与判定标准上瞧:内容上瞧,森林永续利用理论中很少提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贡献得保持等内容;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则涉及了;判定标准上瞧,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没有提出较全面得判定标准,而后者提出了。

总之,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就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得基础,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就是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得继承与发展。

5.我国森林资源得基本内涵

森林经理学总结

总结一.名词解释1.森林经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结构调整、决策与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得总称。2.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所需要得木材与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得基础上,扩大森林得利用量3.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得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b1ul2mr021wxgu8k8be9y6ym8c7oz00mw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