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8土壤的种类
【教学内容】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利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对比观察实验;进行比较归类;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亲历科学观察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与人合作的愉快。
3.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按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并掌握三种类型土壤的特点;认识到土壤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土壤的种类,给土壤进行分类。
难点:让学生亲历科学观察实验,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漏斗、纱布、玻璃杯;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采集本地土壤,有菜园土、大沙河边土。搜集有关土壤的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问:同学们在你们的家乡一般都种植哪些农作物? 学生交流回答:玉米、小麦、各种蔬菜等。
2.谈话:老师的家乡在咱们枣庄的山亭区,和你们这儿不大一样,我们那儿大多数种花生和地瓜,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猜想:①花生和地瓜的价格比玉米、小麦贵,能卖更多的钱;
②不是的,我认为你们那土地比较干旱不适合种玉米、小麦,可
能更适合种花生和地瓜;
③可能山亭区土地面积比较小不适合耕种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④是不是它们那的土壤和我们这儿不一样……
3.提出问题: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农作物和土壤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我们的探究活动。(板书课题:土壤的种类)
【设计意图:科学课是一门引导学生去探究的课堂。所以科学课的导入不仅仅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因此在导入环节从调查学生身边熟悉的农作物种植的不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投入到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去。】
二、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土壤特点
1.谈话:土壤的种类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怎样去探究这个问题呢? 2.小组开展讨论想办法。(小组讨论研究土壤种类的方法和途径。) 3.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预设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土壤的种类。
由于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搜集土壤的任务,学生可能会提出查阅资料的方法,接下来就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展开探究活动。
(1)谈话:查阅资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你们课前通过查找、搜集有关资料能了解到哪些土壤呢?下面就来展示交流一下你们的成果吧!
(2)学生汇报交流。(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谈一谈体会。)
(3)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展示活动,我们对土壤的种类有了大致的了解,不同地方的土壤确实有着不同的特点,自然界中的土壤真是丰富多彩。但是,同学们我觉得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还是应该实地观察一下比较可靠,你们说呢?
预设2:观察师生准备的土壤
课前老师发放给每个小组长3包土壤,咱们可以实地去观察一下。你们认为在观察时应注意什么呢?
(1)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强调观察方法:
a.观察前小组长按顺序轻轻打开3包土壤。
b.观察时要认真仔细,注意观察的顺序,给土壤编上序号。 c.要注意卫生,不要把土壤弄到地面上。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d.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2)教师出示并分发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
观察方法 土壤编号 ① ② ③ 自带土壤 ① ② ③ 自带土壤 ① ② ③ 自带土壤 土壤特点 (3)学生分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查阅资料和小组合作自主体验探究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亲历实地观察土壤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教师引导汇报:同学们刚才观察研究的非常投入,你们有哪些发现? 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研究的结果与大家分享。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成果。
观察记录单
观察方法 土壤编号 用手摸 ① ② ③ 土壤特点 颗粒大,含沙量多,无法捏成团或搓成条 颗粒小,土沙差不多,不好捏成团或搓成条 黏土多,容易捏成团或搓成条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自带土壤 用眼睛看颜色 ① ② ③ 自带土壤 用鼻子闻气味 ① ② ③ 自带土壤 颗粒较小,基本能捏成团 黄颜色 黑褐色 黄黄的 黑褐色 无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3.小结质疑: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观察到了土壤的特点,从中发现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土壤的特点是怎样影响着植物生长的呢?你认为哪种土壤保水性能好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呢?请大家猜想一下。
学生猜想:(1)含沙和土差不多的②号土保水性能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2)含土较多的③号土保水性能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4.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有了猜想接下来就需要我们进行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方案证明谁的想法对?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来做土壤保水性能的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组长负责填在实验记录单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 ,每小组结合实验记录单操作实验)
各种土壤保水性能的实验
我的猜想 我选择的材料 我是这样做的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师注意提醒这是一个对比性的实验,注意土壤的量一样,水量一样,要同时向漏斗倒水!)
5.组织学生汇报。
各种土壤保水性能的实验 我的猜想 我选择的材料 我是这样做的 含沙量适中的土壤保水性强 3包土壤、漏斗、纱布、烧杯、水各3份相同。 1. 把3个大小相同的漏斗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烧杯上,分别加入同样多的3种土。 2. 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 观察烧杯里水的情况 我的发现 含沙量较多的水渗水最快,含沙量较少的土渗水最慢,含沙量适中的土渗水适中。停止滴水,盛含沙量较多的土烧杯内剩下的水最少,盛含沙量最少的土烧杯内剩下的水最多,另一个杯子居中。 实验结论 含沙量较多的土:渗水快,保水性差。 含沙量适中的土:渗水中,保水性中。 含沙量较少的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教师总结:发现了土壤这么多不同的特点,你想不想知道这些土壤分别叫什么名字呢?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出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