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在翻译教学中的体现
作者:张晓兰
来源:《海峡科学》2008年第08期
[摘要] 简述了翻译教学中常见的一些英语与汉语之间由宗教、习俗等不同所导致的文化上的差异,由认知到分析,再由分析到实际应用。笔者认为,英语学习者应熟悉并利用这些差异来更好地提高翻译水平。 [关键词] 认知 分析 实际应用
《西汉翻译教程》将翻译作了如下定义:翻译是沟通两种文化的语言活动。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活动,而这种语言活动又是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所以区别于一般的语言活动 [1]。由此可见,要掌握好翻译,了解相关文化背景是不可或缺的。英语课程不仅是语言的教学,也是文化的教授,对于翻译课来说更是如此。
然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如何在两种文化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便成了首要任务。举例来说:The economy of the four economic tigers in Asia became weak last year.这句话正确的译法应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去年出现了疲软。原文中的“tigers”译为了“龙”。“龙”在西方人心目中是负面形象,象征着“邪恶”,在很多小说中,都被称作“恶龙”,而在东方文化中正相反。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翻译出来的语言便会不伦不类,甚至引起误解。英语中许多典故成语、习语都来自宗教,所以我们对于宗教也要有足够的了解,不然也会闹笑话。有的学生根据字面的意思,会将in the seventh heaven译为“升天” 、“死”。其实七重天是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天国最高层。能与上帝同处,自然十分愉快。所以译成汉语就一定要和愉快、和高兴联系在一起,而不能单从字面上译。而这些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在翻译中都是不可回避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是无须构想。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到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可以回避,翻译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2]要想帮助学生找到这把“钥匙”,了解文化差异便是第一步。 1 教学中常见文化差异的分析
翻译总会涉及文化。不要小看中西语言这方面的差异,这里面包含了全部的伦理观念、文化的歧义[3]。由于历史、地域等的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宗教信仰也随之不同。这些便是形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要分析文化差异,还得对文化有个大致的概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此有一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因为如此,翻译教学中只讲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结合文化差异的分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就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1.1 家庭成员称呼上的差异
《英汉翻译教程》[5]中选用了鲁迅《祝福》中的一段文字:“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这篇文字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在文中出现了很多次,因此这个人称的翻译至关重要。那么,可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Xianglin’s sister-in-law”吗。
在中国,交际双方没有任何家庭关系,但相互之间有时借用家庭称呼,其目的无非是拉近双方的人际关系 [4]。
这篇文字里祥林嫂的“嫂”并不意味着就有血缘关系,只是大家叫得亲热罢了,并不能译成“sister-in-law”,否则就变成祥林的嫂子了,应该按上下文译成“Xianglin’s wife.”
汉语的亲属称谓最为复杂,所受到的文化制约也最明显。在汉英两种文化之间,亲属称谓的英语翻译是一大难题[3]。而英语中的称谓就相对简单的多。例如“表姐好!”这句普通的问候语,要是按汉语习惯逐字译来,变成了Hi,my-female-cousin-on-my-mother’s-side-or-on-on-my-paternal- aunt’s-side-elder-than-myself.这简直会令人哭笑不得,因为英语中光cousin一词就包括了所有的堂表兄弟姐妹,如果没有上下文还真容易弄混。其实按照英美人的习惯,直呼“cousin”们的姓名就好。就书面上来说,采用变通的手法也行,如 Her cousin came to see her.译为“她的一位同辈亲戚来看她。”
中国人的家庭成员在称谓上还体现“内外有别”。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分得很清楚,而英语中用“grandfather”和“grandmother”就可以。 1.2 语言表达的不同
汉英归属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语言各具特色,表达方式及搭配方式也各有不同。这些不同在成语、谚语及惯用的词语搭配上犹为明显。掌握这些,对于翻译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 1.2.1成语与谚语的表达差异
绝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而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谚语、格言、俗语和成语作为其文化精粹,反映芸芸众生的生活经历[6]。由此便形成了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文章段落引用成语和谚语,有的学生因为不了解相关背景,普通字典里又查不到,容易犯错误。
首先在言语形象的对应上,英语中的as timid as a rabbit不能译成胆小如兔,而是要根据汉语的习惯译作胆小如鼠,牛饮是to drink like a fish,而as blind as a bat中的“bat”又对应成“瞎猫”。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健壮如牛”的翻译。在中国,牛一般都被认为是最勤劳,最强壮的。可是在英美国家,牛只用来产奶,一天到晚不干什么活儿。他们是用马来代替牛的工作,因此形容强壮就成了“as strong as a horse”。
英美的成语及谚语有很多来自宗教,而在汉语中的这种情况却很少见。再加上信仰的不同,便产生了差异。如Like priest,like people的翻译。牧师在英美人的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而在中国,人们主要信仰的是佛教,对于牧师的概念就没那么强烈。因此只能根据汉语的文化习惯折中地意译为“师高弟子强”。再如“to wear one’s Sunday best.”(穿上最好的衣服),汉语中就没有类似“穿上去寺庙时的衣服”这类的表达。而对于英美人来说周日去教堂是十分神圣而庄重。因此便有了“穿上最好的衣服”这一说法。
反过来说,汉语中也有关于宗教的谚语,比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翻译起来也只能根据字面的意思,有的还要加上注释,来填补文化的空白。 还有“kick the bucket,”(翘辫子),“It’s rainy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等等,讲课的时候须补充说明这些谚语的来历和背景,加深学生的理解。
成语和谚语是语言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只有不断的探索和积累,才能用它们来照亮学习翻译乃至语言的道路。 1.2.2词语搭配的差异
学生在词语的搭配上经常会产生混淆,比如用汉语的思维来进行英语的搭配。有些词在汉语中可以搭配,而在英语中却行不通。如强硬政策译为“tough policy”,而不用“strong”;生活水平译为“quality of life”,而不用“standard”。因此熟悉英语的习惯搭配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对来说,英语词语的搭配能力要比汉语强。“fly”这个词与鸟儿搭配译成“飞”,与气球搭配就译成了“飘”,它还能与玻璃搭配表示“破裂”。一个动词就能与多个名词搭配,这在汉语中并不多见。如:But his attack was always repelled by a kick or a blow from a stick.(只是他每冲一次,不是让人一脚踢了回来,就是让人一棍子打了回来。)“打”这个词在本句中只能与棍子搭配,是不能和脚搭配的。翻译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要熟悉这些搭配,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阅读、多思考、多记录,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有所了解。比如black tea(红茶),中国人是以茶泡好的颜色来作为茶的名字,而英美人是以茶泡之前的颜色来判断。再如,喝汤译作eat soup,浓茶译作strong tea,红眼病译作green-eyed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