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直接成本是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 (√) 2. 制造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Χ)

3.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着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Χ)

4. 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性质。(√)

5. 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由本车间生产的产品负担,因此,期末时“制造费用”科目期末一定没有余额。(Χ)

6.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Χ)

7. 企业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Χ)

8.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都是由本期投产的。(Χ)

9. 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10.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法进行分配。(√)

11. 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Χ) 12.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一般不需要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13. 采用辅助生产费用的代数分配法时,其计算过程中是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的。(Χ)

14.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阶段是对内分配,第二阶段是对外分配。(√)

15. 当企业完工产品入库时,所作的会计分录是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16.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如果原材料不是在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的,其投料程度与其加工进度完全一致,则计算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与计算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应是一致的。(√)

17.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约当产量法只适用于工资和其他加工费用的分配,不适用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Χ)

18. 当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可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Χ) 19. 不论什么组织方式的制造企业、不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成本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产品品种计算出产品成本。(√) 20. 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的企业。(√) 21. 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2.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应定期进行,成本计算期与某批次或订单产品的生产周期也应保持一致。(Χ)

23. 分批法下如果产品批量较大,出现批内跨月陆续完工和分次交货情况下,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

.

24. 分批零件法下零件、部件、成品明细账中的在产品指的是广义在产品。(Χ) 25.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不论半成品是在各生产步骤之间转移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应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Χ) 26.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Χ)

27. 在逐步结转(分项结转)分步法中,在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中能看出其所耗用的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Χ)

28.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半成品的成本不随其实物的转移而转移,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情形正好与其相反。(Χ) 29.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各生产步骤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30. 联产品的成本应该包括其所应负担的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继续加工成本。(√)

31.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应以各责任部门为单位但不需要区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来编制费用预算。(Χ)

32. 对于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是将其结转至下期,或是将差异在存货及销售成本之间按比例分摊,也可以将差异转入损益或销售成本科目。(√) 33. 在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下,动因追溯虽然不像直接追溯那样准确,但只要因果关系建立适当,成本分配的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 34. 在作业成本分配法下企业发生的间接制造费用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C )

A 车间厂房折旧费 B 车间机物料消耗

C 房产税、车船税 D 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2.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该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列入的会计科目是( A )

A 生产成本 B 制造费用 C 管理费用 D 销售费用

3.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应列入的会计科目是( D ) A 营业外支出 B 销售费用 C 其他业务支出 D 管理费用

4.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采用( D ) A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B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C 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D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5. 在下列各种分配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B ) A 约当产量法 B 计划成本分配法 C 定额成本分配法 D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6. 在辅助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中,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是( C ) A 直接分配法 B 一次交互分配法 C 代数分配法 D 计划成本分配法

7.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计算第二阶段直接分配率的分子数应是( C )

A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

B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

C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

.

.

D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

8. 采用计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分配额的差额应于期末时列入( B )

A 制造费用 B 管理费用 C 财务费用 D 生产成本

9. 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当中,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 顺序分配法 B 直接分配法 C 交互分配法 D 代数分配法

10. 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其分配的顺序是( C )

A 先辅助生产车间后基本生产车间 B 先辅助生产车间内部后对外部单位 C 辅助生产车间受益金额的多少 D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金额的多少 11. 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在进行分配后,“制造费用”科目一般应无余额,如果有余额,可能是( B ) A 该企业属于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 B 该企业制造费用采用累计分配率法 C 该企业属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D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较多

12. 某企业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生产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D )

A 68% B 69% C 70% D 71%

13.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B )

A 在产品的数量 B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C 完工产品的数量 D 废品的数量 14. 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者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要求按照( B )计算成本 A 产品的批别 B 产品的品种 C 产品的类别 D 产品的步骤 15. 在简化分批法中,间接费用采用累计分配法进行分配,月末未完工产品的间接费用( C )

A 全部分配 B 部分分配 C 全部保留 D 部分保留

16.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若是小批生产,出现批内陆续完工的现象,并且批内完工数量较多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应采用( D ) A 计划成本法 B 定额成本法 C 按年初固定数确定 D 约当产量法

17. 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时,应采用( D )

A 综合结转分步当 B 分项结转分步法 C 按计划成本结转分步法 D 平行结转分步法

18.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每一生产步骤完工产品的费用,是( C )

.

.

A 该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 B 该步骤完工产成品的成本

C 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D 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在产品成本的份额

19.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有三个生产步骤,则需进行的成本还原的次数是( B )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20. 联产品在分离前计算出的总成本称为( C )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联合成本 D 分项成本 21. 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D )。

A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B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C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生产能量标准工时 D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实际工时×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22. 若人工效率差异为1500元,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

分配率为1.5元/小时,则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 D )元。 A 300 B 200 C 150 D 450 23. 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通常把变动成本差异分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

价格差异和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种类型。下列标准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应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有( A )。

A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 B 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

C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 D 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差异 24. 企业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时可以使用三因素分析法。下列关于三因素

分析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

B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利用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 准分配率

C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 三因素分析法中的闲置能量差异与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相同 25. 下列各项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B )。 A 广告费 B 折旧费

C 职工培训费 D 研究开发支出 26. 下列关于固定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 保持不变的成本

B 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其单位额而言的

C 可以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动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称为承担固定成本 D从某种意义上看,不是产量决定酌量性固定成本,反而是酌量性固定成本影响产量

.

.

27. 已知某项成本的习性模型为:y=1000+2x,当业务量x由1000单位上升到

2000单位时,该项成本的增加量为( C )。 A 3000 B 5000 C 2000 D 1000 28. 甲公司销售两种产品。产品A的单位边际贡献是3元,产品B的单位边际贡

献是4元。如果甲公司希望销售组合中有更多的产品A,那么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C )。

A.盈亏平衡点总销售数量将减少 B.总边际贡献率将增大

C.如果总销售数量不变那么利润将下降 D.产品A和B的边际贡献率都将改变

29. 下列关于多种产品加权贡献毛益率的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B )。 A 加权贡献毛益率=Σ各产品贡献毛益额/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B 加权贡献毛益率=∑(各产品安全边际率×各产品销售利润率) C 加权贡献毛益率=(利润+固定成本)/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D 加权贡献毛益率=∑(各产品贡献毛益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30.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为2400

元,满负荷运转下的正常销售量为400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 A.在“销售量”以金额表示的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图中,该企业的变动成本线斜率为12

B.在保本状态下,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为75% C.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800元 D.安全边际率为25%

31. 单一产品的固定成本不变,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等比例上升,则盈亏临界点

销售量( 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32. 已知某企业总成本是销售额x的函数,二者的函数关系为:y=2000+0.4x,

则该企业的贡献毛益率为( B )。

A.40% B.60%

C.50% D.无法确定 33. 甲公司有供电、燃气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公司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

成本。本月供电车间供电20万度,成本费用为10万元,其中燃气车间耗用1万度电;燃气车间供气10万吨,成本费用为20万元,其中供电车间耗用0.5万吨燃气。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有( C )。 A 供电车间分配给燃气车间的成本费用为0.5万元 B 燃气车间分配给供电车间的成本费用为1万元 C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的成本费用为9.5万元 D 燃气车间对外分配的成本费用为19.5万元 34.某厂的B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60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40小时。假设本月末第一道工序有在产品4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30%;第二道工序有在产品6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70%。则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B )件。 A.48 B.52 C.36 D.42

.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一、判断题1.直接成本是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2.制造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Χ)3.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着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Χ)4.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性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audi82prg2xc786b4a94zk8m0hvru00rx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