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
【摘要】孩子的说谎是把现实和想象混在一起编出话来,是想象与现实混淆,记忆不清而说出与现实不符的话。说谎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之一。家长及幼教工作者必须及早察觉幼儿的说谎行为,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这种行为问题,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本文对此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说谎的概念界定,以及说谎的表现、原因及采取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幼儿 说谎行为 概念 表现 原因 对策
一、 说谎概念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说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前苏联的心理学家(A.B.彼得洛夫斯基,1997)认为:“说谎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点,其表现是有意歪曲实际情况,竭力对事实和事
[1]
件造成不正确的印象。”我国学者陈会昌(1996)认为:“从道德意义上来说,说谎是一种处于故意给别人或自己造成伤害的不真实的话。由此,那种处于故意,但是能给别人带来好处
[2]
或使别人避免伤害的不真实的话,就不能算作谎话。”
幼儿的说谎是指儿童有意或无意的讲假话。而说谎行为是指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编造出各种各样的话来骗人的一种行为。对于尚在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他们还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区别,因此他们的“说谎”,大多数是自我想象的产物。
二、 幼儿说谎种类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无意说谎
丰富的想象力正是3-6岁幼儿心智发展的特征之一,孩子说谎标志着他有了想象力,他
[3]
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和不自觉地说谎。
无意说谎是幼儿时期的一个正常的心理现象。它主要就是由于孩子记忆、想象、联想、判断上出现错误而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比如,在见习幼儿园中,一位小朋友对我说,今天一辆小汽车撞我,我一点也没事,汽车却破了。原来他刚看了变形金刚动画片。这是幼儿凭着自己知识结构予以想象,是一种独立进行创造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而说谎是指有意欺骗而不说老实话“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还有一种是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例如有些孩子明明做错事,我们会引导说“你做错事实不对的,以后要改了,就还是好孩子。”而孩子回家后就高兴的报告给爸爸妈妈,说,“老师今天表扬我是好孩子!”孩子不理解我们所说的“好孩子”的真正内涵,这就是由于幼儿缺乏经验而产生的理解性心理错觉。
(二)有意说谎
有时,幼儿为达到某种目的会有意说谎(真性说谎)。这类说谎与品行有关,虽不能说是品行坏,但多少反映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类说谎,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值得重视的问题,这将关系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它是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和愿望而编造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话。其表现如下 :
1.模仿大人说谎,受成人不适当的态度影响
有些幼儿说谎,往往与成人的影响有关。特别是幼儿家长的说谎行为,常是造成幼儿说
谎的直接原因。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常听到父母说你听话,就给你买肯德基,结果父母的工作一忙就忘事了。或是随口一说,只是让孩子听话。于是孩子就会学着说谎,或为了奖励而说谎。同时教师对幼儿说的话不兑现,也往往被幼儿视为“骗人”。幼儿时期的儿童最喜欢模仿大人或同伴的动作或话语。
2.父母 、老师的不信任也会让孩子说谎
许多父母、老师的过分关心孩子,担心孩子今天的人格发展。总是不信任孩子,每次孩子说的话你总会说:“你骗我的对不对?”孩子听多了这样的话,自然而然就会说谎。他们认为反正你们都觉得我在说谎,说真说假无所谓。
3.教师、父母言语上的误导,导致了孩子有意说谎
无论在家里、幼儿园我们都听到,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只要承认错误就得到表扬。我曾看过这样一件趣事在幼儿园都会设有许多区域活动,其中植物区域是种花草的这天东东和贝贝在玩耍,一不小心贝贝把花盆打碎了。一般做错事的孩子都会很紧张、害怕。当老师问是谁打碎了花盆时,贝贝一直不敢望老师。最后老师说了句:“承认错误的孩子是好孩子,老师奖励他。”这时,东东就站起来说 :“老师,是我打碎的。”最后,东东得到了表扬。贝贝傻乎乎地看着东东,一脸不明白。从那以后,东东一有机会都会帮助别人承认错误。这促使东东习惯性说谎。
4.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也使孩子说谎
家庭是孩子的生活场所,除了上幼儿园,孩子都在家里度过。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出现说谎行为。有的父母并不认为孩子说谎需要矫正。当孩子对其他人说谎时,却很高兴,认为孩子会做事,聪明。只是孩子对自己不诚实的时候,才将其作为说谎行为对待。还有一些大人对待孩子说谎看得过于严重每次孩子说谎就实行严厉的处罚,甚至还虐待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不信任也会产生说谎。大人不可贸然地怀疑孩子说的话。有时,大人也在说谎,如随口承诺孩子晚上第一个接孩子回家,结果却是最后一个。我们不要轻易答应孩子什么事,这也是容易造成孩子说谎的。
总之,幼儿有意说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1)成人不适当的态度导致说谎;2)为逃避责任而说谎;3)为博得赞赏而说谎;4)为满足虚荣心而说谎;5)为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说谎。
三、
面对幼儿的说谎行为所采取的措施
(一)引导策略
1.有技巧地处理,恰当满足宝宝的需要 假如宝宝说:“我们家有一只小狗”(实际上没有),家长需要清晰宝宝只是把他的渴望说成了实际情形,另一方面也表明他渴望有一只小狗。这时,切记不要与宝宝较真:“瞎说 ,我们家没有小狗。”可以让宝宝描述小狗的样子,学学小狗的啼声,和宝宝玩玩与小狗有关的游戏,让宝宝有一种高兴的情绪家长也可以在这些谈论之后,告诉宝宝:“我们家没有小狗,某某家有小狗。”可以带着宝宝去看小狗,依据情形恰当满足宝宝的请求,逐渐地让宝宝分清设想和现实。
2.借机发挥宝宝的想象力
可以应用宝宝不着边际的话培育宝宝的想象力。如,当宝宝说:“我会开汽车”时,家长可以适时引诱宝宝想象如何开汽车,应用角色游戏扮演司机、售票员等角色,通过想象再现现实生活。
3.家长做好表率作用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宝宝模拟的对象,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诚实取信,对宝宝要说话算数,不能空承诺言。父母应了解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首先要放弃自己的成见去听一
听孩子真实的想法,因为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如果孩子能主动承认错误,这个时候父母还紧追不舍的话,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始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二)教育对策
1.成人不能随便斥责孩子说谎 由于孩子智力、知识水平尚低而造成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父母应轻切地指出与事实相违的地方。应采用耐心说服、讲明道理的方法,指出好孩子不能说谎,从而引导孩子切实认识到说谎是无用的、不光彩的。
2.学会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的地位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多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替自己辩解的机会。而且还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不要应付似的敷衍孩子。
3.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勇敢的承担责任
幼儿在做错事后,很担心被成人责备,这时,成人应当用恰当的语气调整孩子的紧张心情,直接对错事做出批评,不必追究事情发生的缘由,鼓励孩子说实话,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4.借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客服说谎的心理
应用想象认知训练来消除儿童的说谎。如 ,给孩子讲一些类似“狼来了”的故事 ,让孩子自我意识到诚实(不说谎)的好处,以及想象说谎所面临人人厌恶的情景,使其自我发展,认识到说谎确实不受欢迎。
四、 总结
儿童的说谎现象从身心发展来看,我们不能盲目的去给予定论,而应该根据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来对待,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来加以解决。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说谎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要相信儿童是生来本善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可实现,只要耐心的科学的教导,就能防止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尽早矫正幼儿的说谎 以及对孩子心理发展带来 的直接或问接的影响。以便让幼儿每天在愉快、爱意浓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2] 朱艳新.小学儿童对说谎的理解及道德评价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3:3-9. [3]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0.
[4] 高立英.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与引导策略[J].都市家教,2011,(7):234,270-271. [5] 白雪松,张守臣.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现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5):78-80.
[6] 傅根跃,王丽.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