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阳光→青草→蝉→螳螂→黄雀 C.青草→蝉→螳螂→黄雀
D.营养物质→青草→蝉→螳螂→黄雀 【答案】C 【解析】
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错误;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C正确;营养物质不是生物,而食物链须从生产者开始,D错误。
【学科网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名师点睛】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小明晚餐吃了米饭、肥猪肉和鸡蛋,这三种食物的主要成分在他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米饭、肥猪肉、鸡蛋 B.肥猪肉、米饭、鸡蛋 C.米饭、鸡蛋、肥猪肉 D.鸡蛋、肥猪肉、米饭 【答案】C 【解析】 【分析】
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鸡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肥猪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详解】
淀粉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其最先在口腔内被消化。口腔中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
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所以小明晚餐吃了米饭、肥猪肉和鸡蛋,这三种食物的主要成分在他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米饭、鸡蛋、肥猪肉。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3.从动物保护策略上分析,上杭县梅花山华南虎繁育基地属于( ) A.就地保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大熊猫措施中的就地保护;异地保护的意思就是把濒危动物抓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在那里研究繁育保护起来,然后等数量繁育多了,再放归野外,它改变了动物的栖息地,动物容易退化,保护的数量较少,如成都青龙场的大熊猫繁殖基地则属于保护措施中的异地保护。 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措施
4.在预防传染病时,针对传染病流行的环节采取的相关措施有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解析】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点睛: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5.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与实验 【答案】A 【解析】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分类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草履虫实验中,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有助于草履虫的运动速度 B.探究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过程利用了模拟实验
B.观察与分析
C.取样与实验
D.探究与实验
B.建立保护区
C.异地保护
D.开展法制教育和管理
C.观察小肠结构的实验中,将小肠纵剖后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D.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不需要测定平均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只有平时多积累该部分知识,才能解答相关题目。 【详解】
A. 观察草履虫实验中,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便于观察,A错误。
B.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探究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过程利用了模拟实验,B正确。
C. 观察小肠结构的实验中,将小肠纵剖后放入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观察,C错误。
D.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多积累相关实验的知识。
7.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被子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 B.植株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只包括水和无机盐 C.对于繁衍后代来说,只有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 D.受粉后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一朵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A.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A错误。
B.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B正确。
C.雄蕊和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C错误。
D.植物的花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形成果实。其中子房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而子房里的胚珠将发育成种子,D错误。 故选:B。 【点睛】
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8.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对光时使用高倍镜 B.光线较暗时使用平面镜
C.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D.可调节粗准焦螺旋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详解】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光线较暗时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错误;下降镜筒时侧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正确;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错误。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阴影部分能表示的是
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体内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答案】A 【解析】 【分析】
B.都是种子植物 D.都是孢子植物
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如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者主要区别是种子有无果皮包被。 【详解】
A、海带、桫椤树、银杏和花生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花生属于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两者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桫椤树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两者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B错误; C、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C错误; D、银杏、花生属于种子植物,桫椤树和海带属于孢子植物,D错误。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植物类群的特征。 10.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
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植物体无系统。 【点睛】
只要熟练掌握了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体细胞经分裂产生两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和原来细胞的一样多 B.在蚕豆根和叶的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由于细胞分裂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等结构。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