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蓬溪恒道中医(骨科)医院 骨科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 (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CT、MR检查可排除陈旧骨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分期及证候诊断
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黄桂成,王庆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1.早期(血瘀气滞证):伤后1~2周,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
2.中期(营血不调证):伤后3~4周,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症见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3.后期(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以上,损伤日久,正气必虚,筋骨不坚,症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三)分型
胸腰椎骨折AO分型:
1.A类(椎体压缩类):①A1:挤压性骨折;②A2:劈裂骨折;③A3:爆裂骨折。
2.B类(牵张性双柱骨折):①B1: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②B2: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③B3: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3.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①C1:A类骨折伴旋转;②C2:B类骨折伴旋转;
③C3:旋转-剪切伤。
二、治疗方法 (一)骨折早期 1.复位方法
(1)骨盆牵引:适用于骨折早、中期
给予间断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10~15千克,每次牵引30~60分钟,两次牵引间隔1小时,每天牵引6~8次,一般在24~48小时内腰背痛可逐渐缓解。
(2)腰背部垫枕:适用于骨折早、中期
病人入院后卧硬板床。腰背部垫枕,并随腰背部疼痛减轻后逐渐增加腰椎垫子高度,增加腰椎前突的程度,来促进骨折复位。
2.运动疗法:适用于骨折早、中、后期
伤后48~72小时疼痛减轻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3.辨证论治(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复原活血汤加减,药用柴胡、天花粉、当归尾、红花、穿山甲、酒浸大黄、酒浸桃仁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二)骨折中期
1.复位方法及运动疗法同骨折早期 2.辨证论治(营血不调证) 治法: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推荐方药:方用接骨紫金丹,主要成分为:续断、烫骨碎补、土鳖虫、煅自然铜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三)骨折后期 1.固定疗法
佩戴脊柱外固定支具逐渐下地活动,支具的佩戴时间为伤后90天。 2.腰背肌功能锻炼。 3.辨证论治 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接骨续筋、舒筋活络
推荐方药: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独活、细辛、秦艽、肉桂心、防风、桑寄生、杜仲、牛膝、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党参、茯苓、甘草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四)护理调摄要点
1.体位护理:患者平卧硬板床,在骨折部垫枕,使脊柱背伸。根据患者腰痛情
况调整高度。
2.并发症的护理:双下肢功能锻炼,防止血栓形成,防止褥疮。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
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
良:2/3<椎体高度恢复≤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
差:椎体高度恢复≤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
(二)评价方法
1.测量矢状面Cobb角。
2.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