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析题: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因而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此观点混淆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则是对物质的反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我们非常熟悉,首先,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离不开自己的物质基础——人脑;意识的内容只能来自物质世界,离开了物质世界,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其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最后,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两者不能平列,但也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但此处,就把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以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来回答,是错误的。且“特殊”的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此处的“特殊”作为观点出现的有些不合时宜。
并且,这个观点,也是对意识性质的错误理解。错误并非是一种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主观性,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来说格外真实;它也具有同一性,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成为一个同一的、整体的、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并且有流动性,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都不会静止不动。美国的心理学家曾提出意识流这一专业名词,来表示意识的这一特性;最后也是我们熟知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与环境的互动;把经验与现实连接起来,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基础;制定目标,引导行为。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是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错误理解意识性质的观点。而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坚持唯物论,坚持辩证法,以免错误地陷入唯心主义以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中。
二、论述题: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经验的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指事物由内部矛盾而引起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的前进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斗争,当否定方面在斗争中战胜肯定方面,转为主导地位,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它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但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在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按照辩证的否定观,我们对待事物的眼光不可以是非此即彼,而是辩证地去看待,对待传统文化与外国经验我们均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外国经验,均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将其中的陋习和愚昧的部分剔除,将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并传播出去,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
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我们要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我们国家我们软实力的一部分,并且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提高文化自豪感发挥着不可替代,无法忽略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外国经验,我们不能一昧的排斥,认为一切学习外国经验便是崇洋媚外,忘记自己的民族根。学习好外国经验,对于我们现在的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和警惕的作用,防止我们走上弯路、岔路,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而高质量、高效率地发展进步。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未停止向西方国家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学习其先进经验,才能更好地超越它。但是我们也必须警惕,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不能让其侵蚀我们的精神。在学习其经验的同时也保证头脑清醒,目的明确。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经验均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此,方能实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