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高一课程纲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一地理必修模块课程纲要

高一备课组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时间分配: 每周节数:3

授课内容:地理必修1、必修2、必修3 授课教师:

第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整和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以地理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注重学科特点,培养地图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讨论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课程内容

一、必修1 内容安排

主题 内容 课标要求 课时 宇宙中的地球 (1)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 (1)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 12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6)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1、 大气受热过程 12 大气运动 2、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2、 常见的天气系统 的影响 3、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水循环的类型和意义 4、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5、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4、气候类型的判读。 地理环境的影响 5、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6、 水资源对人类活动6、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的影响,了解合理7、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利用水资源的必要8、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性和措施 7、 板块构造学说 8、 地壳物质循环 9、外力作用与地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城市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2)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3)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5)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必修2 内容安排 人口与城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与表现。 (3)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4 5 (1)人口增长模式 (2)人口的迁移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2

市 (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4)城市空间结构 (5)城市化 (6)地域文化与城市类型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2)工业区位 (3)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生产生活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1、主要环境问题 2、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 发展 区1、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域活动 与2、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域的可持续发展

1、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5、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6、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7、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8、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9、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2 二、对课标重点、难点的解读分析 必修一:

1、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比较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质量、体积、轨道特征等数据,理解地球的普通性。

(2)从地球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及其所处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生机勃勃的生

命现象的特殊的行星。

(3)能运用恰当的方式(如小短文、绘图或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简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活动周期,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3、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1)解读时区示意图,理解地方时、区时、格林尼治时间、北京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 (2)在日常生活中能进行简单的区时与地方时的计算、两地间时间的换算。

(3)在地球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侧视示意图和俯视示意图、地球公转轨道标准示意图中辨认或绘出地球自转或公转方向、晨昏线与昼夜半球、太阳直射点位置,推断所处节气、季节和日期。 (4)计算日照示意图中特殊点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具体时刻。 (5)理解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的主要地理意义。

(6)能够运用教具、学具或计算机模拟,完成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独立操作,分析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

4、理解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a、全球性大地构造,比如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可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

b、区域性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

c、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明确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二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

(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a、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a、可以从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6、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

意义。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a、要知道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 b、再次要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及防灾减灾的措施。 必修二:

1、分析资料,比较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地区差异。

2、分析资料,应用图表表达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差异。 3、分析图表资料,应用文字概括表述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差异。 (1)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如分析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及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分析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4、运用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解释人与环境、人与资源存在矛盾的原因并能根据实际提出治理、保护的设想或措施。

(1)从人与环境的矛盾,理解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2)从目前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人手,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3)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4)运用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解释人与环境、人与资源存在矛盾的原因并能根据实际提出治理、保护的设想或措施。

必修三:

1、了解各种区域类型的划分。

2、了解区域的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特点。 比较两个区域在地理环境、区域发展的差异。 (1)了解两个不同区域的选择方法。

(2)分析、归纳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域发展特征。 (3)对比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区域发展的差异。 3、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分析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分析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商业、交通、工业、城市等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6ae5u5s3210vngk58yua7wp9920csk00zw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