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1)
设计者:上海市霍山学校 朱丽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了解光合作用的发觉历史,从理论研究上熟悉光合作用。
二、进程与方式: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探讨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各类实验活动,初步学会生命科学方式中的操纵变量法。②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置,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讨实验,进一步培育学生进行探讨时注重各环节科学性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明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 难点:设计探讨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各类实验活动。
三、教学预备:
一、探讨光合作用的原料:天竺葵、碱石灰、透明塑料袋
二、探讨光合作用的产物:(1)淀粉:天竺葵(预先饥饿2-3天)、铝箔、夹子、淀粉水溶液、碘液、酒精、酒精灯、火柴、试管、烧杯;(2)氧气:玻璃管、木塞、漏斗、水藻、烧杯、、木条、火柴
3、 探讨光合作用的条件:洒金桃叶珊瑚树叶、碘液、酒精、酒精灯、火柴、试管、烧杯
四、教学流程:
活动一: 引入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活动二: 推导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三: 设计实验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 活动四 交流评价实验方案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 流程说明: 教学环节 引入 活动设计 民间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 设计说明 在第五章的第四节中学生学生已经通过学习知道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都来自于太阳。因此通过民间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很容易引出植物是通过将光能转化为自身所需要的能,而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活动一 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①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范.赫尔蒙特栽培的柳苗实验②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实验③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经500多次实验发现光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④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淀粉生成实验(演示实验:教师将事先处理好的材料,做实验中的最后一步加碘然后用清水冲洗。) 教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在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从理论研究上认识光合作用,也为学生进一步自己探究光合作用做好准备。 活动二 根据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推导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式: 光照 二氧化碳+水 氧气+淀粉 叶片 由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推导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三 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通过科学史的介绍,提高学生条件(叶片)、产物(氧气) 的科学素养,同时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思路,在此基础上,运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自行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活动四 学生交流实验方案,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相互评价与修改,完善实验方案。 光合作用的实验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现象观察和比较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重点。本堂课采用设计和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科学实验,并积极性进行评价与完善。 作业 教师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探究活动。 五、训练与评判: 训练:
一、基础型习题
一、很多植物的叶片呈绿色,这是由于叶片内含有一种称为 的物质。 (答案:叶绿素)
二、在查验叶片中是不是含有淀粉时,咱们常利用 脱去叶片的颜色。 (答案:酒精)
3、查验淀粉所用的试剂是 。 (答案:碘液)
4、把一株绿色植物置于黑暗的环境中,两天后叶片中的淀粉含量会 。 (答案:减少/消耗)
五、以下图列出的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相关步骤,但顺序是打乱的。
(1)实验的正确步骤应该是:
(答案:D→C→A→B)
(2)什么缘故要把叶片先放在滚水中?
(答案:把叶肉细胞杀死)
(3)步骤A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