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转(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1.理解地方时的含义;掌握时区的划分;初步学会区时的计算;掌握过日界线
日期变更的规律。(重难点)
2.使学生通过动手计算某个地区的日期和时刻,总结区时计算和日期变化的技巧和具体方法。
3.培养学生用地理的思维和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读图法。 【教具准备】大地球仪、手电筒、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环节 提 出 问 题, 设 疑 导 入 动 我们在一些国际新闻报道中时常听到:北京时间X日X时,当地时间X日X时 (根据自己的感知回答并归纳)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a、为什么时间不一样? b、是什么原因导致时间的不同? c、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后面的知识
发生XX事,这说明了什么呢? 针 对 问 题, 自 我 发 现 结合课本资料认真分析时区的划阅读课本的资料,解释上述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并能够提出新的问题。 结合课本资料认真分析时区的划分规则,注意中时区和东西十二区的划分及其他时区的变化规律) 应该明确的几个问题: 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一些浅显的知识比如时差推算,学生能够通过自学获取,充分发挥学生分规则: (1)时区的划分: 1、世界的时区是怎样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全球有24个区时。 划分的? (2)时区的名称和分布: 2、时区的划分是以什么为依据的? 3、北京时间是怎么回事? 师:(巡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7.5°与西经7.5°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 的自学15°,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能力,老时区向西,每隔经度15,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师不要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如图 (3)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 (15°×8=120°)。 过多的干预。
视,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指导) (4)区时和区时的区分: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时区的时刻,称为区时。 区时和时区的含义是不同的。区时是时间概念,时区是空间概念。区时和时区是有联系的占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也就是说,两个时区之间有几条时区界线,它们之间的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它的区时较早。 (5)我国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我们常说的\北京时间\。由此可知,各国的时间标准要根据时区和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定。 诱 思 导 学, 深 化 知 识 加深提问 1、时间早晚差异是如何产生的? 2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有什么规律呢?请大世界各地时间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演示与观察:课本13页活动 第一步:在地球仪的赤道上,标注A、B点,。 第二步:转动地球仪,用手电筒照射 第三步:观察A、 B、点。哪一个先迎来曙光? 第四步:总结,这个演示说明了什么? 结论: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都相同。同纬度地区,位置相对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时刻早,即“东早西晚”。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 (15°×8=120°)。 想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老师诱导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老师的诱思,可让学生更全面,更透彻
家思考并可相互讨论; 当 堂 练 习 , 学 会 应 用 我们对时区和区时有了很多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练习:15页学生在图上依次找到北京、东京、悉尼、地理中等地、并读出它们所在的时区。 的计算算一算,这些地区与我国北京所在东八区的时差。 题较少,东京(东九区)比北京早1小时; 本节中的计算题难度较大,但课堂上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做联系,因此精选题目,归纳方法,才能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这种题目的的了解,悉尼(东十区)比北京早2小时; 那你知道新闻报道中的那些不同的时间是怎么换算出来的吗?通过下面的这些练习,你就能很轻松的进行时间变换莫斯科(东二区)比北京晚6小时; 伦敦(中时区)比北京晚8小时; 规律: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做练习 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计算过程。 核对所做题目的正误 刚才的两道题只是静态的计算,那动态的如何计算呢? 练习题:小明将于上午8时从北京乘飞机前往伦敦,途中共耗时10小时35分,请问小明在伦敦的朋友应何时到机场接他? 进行计算,并与前题做对比,找出共性和差异。 总结规律——计算区时差、确定时间的早晚、求得
了 练习结果。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 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2、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 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计算方法 题: 说时区、算时差 设 疑 解 惑 , 深 入 探 索 对时间的变换我们已经学会了,下面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1、(课对故事中的疑惑展开小组讨论: 读图,观察 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 (1)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故事情境、学生面对自己感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兴趣的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简化如图: 日界线 (1)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0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