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章: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
2.心理过程包括什么:
知觉,情绪,意志力
3.个性心理包括什么:
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4.心理学流派以及代表人物和观点:
一、构造主义:特【1879,德国,莱比锡,现代心理学】,铁钦纳
〔1〕研究人们的直接经历即意识,并把人的经历分成三个局部:感觉,表象,
情感。 〔2〕省法
二、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1〕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流】 〔2〕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三、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1〕反对研究意识,主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省,主使用实验方法 〔3〕环境决定论
四、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五、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奥地利】,荣格 〔1〕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 〔2〕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5.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哪些可以探索因果关系,哪些不能探索
【除实验法外,其他方法均不能探索因果关系。】
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展有系统,有方案的
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开展的规律性。
二、心理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
方法。
〔1〕根本要求:
1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
. -可修编.
. .
2效度: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的心理品质 ○
三、相关法:事物间的一种关系。
四、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展观察。
〔1〕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也进展的。
〔2〕自然实验:对实验条件进展适当的控制,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展。
【自变量或独立变量:能够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观条件。 因变量或依从变量:这些条件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
五、个案法:对某个人进展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
心理现象的原因。
6.心理学的第三势力是?前两个势力是?
第三势力: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
第二章:
1.神经元的构成:
胞体,树突和轴突
2.大脑皮层的构成: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3.大脑的偏侧化: P75【构造和功能】
构造:(1)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
功能:〔1〕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
和逻辑推理
〔2〕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那么定位于右半球。 〔3〕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并不是绝对的。
4.联结大脑半球的组织是?
胼胝体
5.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
〔1〕电传导: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的传导。
1服从全或无法那么,即神经反响的强弱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 ○
〔2〕化学传导:神经元之间传导
1在突触间传递,借助神经递质。 ○
. -可修编.
. .
【神经回路是脑信息处理的根本单位。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
6.神经元之间的构造:
突触(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7.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
下丘脑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
第三章
1.感觉的定义:
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2.感觉阈限和感受性〔包括绝对和相对〕:
〔1〕感觉阈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围的刺激做出反响。
感受性:这个刺激的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
〔2〕绝对感觉阈限:能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发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3〕差异阈限/最小可觉差:能刚刚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异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韦伯定律: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3.明适应暗适应:p124
〔1〕明适应:照明开场或由暗处转向亮处,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5分钟左右完成。
〔2〕暗适应:照明停顿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1在暗适应的最初7—10分钟,感觉阈限骤降而感受性骤升。在这以后,暗○
适应曲线改变方向,感受性继续上升,出现所谓的杆锥裂。可见早期的暗适应是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共同完成的,以后,视锥细胞完成暗适应过程,只有视杆细胞继续起作用。
2整个暗适应持续大约30—40分钟,以后感受性就不再提高了。 ○应用:
1由于地震在废墟中停留多时的人,在抢救出来后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眼睛。○
因为长期待在黑暗中,强烈的地面日光会使他们的眼睛灼伤。
. -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