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策略的研究与实施
作者:聂丽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02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78-01 群文阅读,指在一节课里呈现出与某个议题相关的多篇文章阅读,并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表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策略的研究与实施,旨在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通过阅读有内在联系的一组文章方法指导,进行多方面语言实践,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以课内带课外。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的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台湾小语学会理事长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仍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概念的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平均30篇课文、每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而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群文阅读教学下的课内外阅读结合模式,可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结合课外相关阅读,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2.实践意义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想孩子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去实践。小学生是吸收、消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思想塑形的重要时段。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从孩子的阅读抓起,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树立民族的自信心,这样长大后的孩子才能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立志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策略的研究与实施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