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中国古代教育)【圣才出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8章中国古代教育8.1复习笔记一、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中国古代教育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其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和不断创新的动力。1.发展历史古代中国即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1)四五千年以前就出现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2)商周时代,中国文化已有相当的积累,知识大体具备规模,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兴盛创造了条件。(3)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发展,出现了一批民间私学大师及大量教育资料、教育专著,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4)西汉出现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明经修行”是共识。汉代的教育设施、教育思想与汉代的选举制度是互相配合。(5)晋代中央学制分为两种:国子学和太学。(6)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学亦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选派。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称为“四学制”,打破了儒家一统教育的状况。到梁时,学校教育渐渐有了合儒、佛、道于一堂的做法。选士制度新增“九品中正制”。(7)唐代复兴汉代教育的传统并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教育的成果,使学校教育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峰。唐代周边各国先后派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文化。1/10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8)唐宋以后,书院作为新的教育机构对形成各种思想流派起了重要作用,且代表社会良知,成为批判现实社会黑暗腐朽势力的一股力量。(9)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则有卫学。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10)清末以后,吸收西学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第一要务,学校建制和教育思想大不同于古代。从此,中国教育走向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的贡献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代表着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发展中的各个阶段,为传播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①重视德性培养,树立道德风范教育、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繁荣,陶冶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智慧。②取得学术成就,开拓教育理论道统和学统的建树与教育方法的改进并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知识教育和教学的手段,形成了比较系统、深刻的知识论、教学论、教师论、自学深造与人才成长的理论。③此外,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子女教育、幼儿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①总的鲜明特色a.综合观2/10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即大教育观。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b.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c.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中国古代教育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提出了一套“做人”的道理、要求、方法。强调人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重视启发内心的觉悟,相信主体内在的力量。②中国古代教育与外国教育相比的特点a.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灵活的因人因时而异的。b.不是分科细密的,而是整体综合的。c.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术的,而是德智合一的。d.不是师生脱离、教育与人生实践脱节的,而是教学相长、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之中的。e.不是以知识系统为枢纽,而是以人生为枢纽,以一代代人风的建树和培育为目的。二、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教育家们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见解。这些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世界教育思想宝库的重大贡献。1.因材施教3/10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认为学生的个性和自然禀赋存在差异,教学方法应因人而异,不应用一个模式去束缚学生,而应通过教育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1)孔子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循循善诱,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说教。(2)孟子继承发挥这一思想,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3)宋代张载主张教学应顾及学生的内心要求,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4)王守仁认为教学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认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因人而异,应注意各人长短优劣的特点。2.启发诱导以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1)孔子经常避免用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自觉地接受教育和约束。(2)孟子的名言“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是说,教师应当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3.温故知新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二者兼重能使其所学融会贯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4.学思并重主张学习和思考结合,给予相同的重视。(1)孔子主张以学习为基础,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2)荀子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3)《礼记·中庸》把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发展为五个学习步骤,还指出一个人的聪明4/10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与坚强不靠天资决定,而靠个人在学思结合的过程中顽强的努力。(4)朱熹和王夫之也有这方面的透彻总结。5.循序渐进强调教学要坚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至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1)孔子的学生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2)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一方面也不应流于急躁或躐(越级)等。(3)《学记》提出的“进学之道”也反对“躐等”。(4)张载认为教学过程“虽不可缓,又不欲急迫,在人固须求之有渐”。因为教材的难易先后和学生身心的发展都是“有渐”的,这要求教学也须坚持“有渐”的原则,不可躐等而教。(5)朱熹更明确地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学思想,认为只有循序而渐进,量力而学习,才有踏实的进步。6.由博返约中国古代教育家重视“博学”,同时又要求用“一贯之遵”去驾驭广博的知识。(1)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予一以贯之”。(2)孟子指出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不仅要博学,还要善于由博返约。(3)荀子提出由博返约、以约驭博。(4)韩愈在《进学解》中,一方面强调博学,另一方面又强调精约。7.长善救失《礼记·学记》提出,教师必须懂得教学的辩证法,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全面观察学生,因势利导,挖掘、培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5/10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中国古代教育)【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8章中国古代教育8.1复习笔记一、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中国古代教育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其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和不断创新的动力。1.发展历史古代中国即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1)四五千年以前就出现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2)商周时代,中国文化已有相当的积累,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a1s36nq1h47le14lopx1jxus0hkxz00vx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