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数学教学过程
作者:李善良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4年第07期
【摘 要】通过自组织理论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注重开放式教学设计、强调非线性教学实施等,将教学的被组织状态向自组织形态转变。自组织方法论突破了经典科学范式的局限,揭示了事物自主演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生成的认识论思想,为突破模式固化的传统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科学和有效。 【关键词】自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51-0022-03 【作者简介】李善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05)副主任,教授,博士。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给出比较清晰的“自组织”概念描述: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哈肯也给出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通俗事例来说明。他说,比如有一群工人,如果每一个工人都是在工头发出的外部命令下按完全确定的方式行动,我们称之为组织,或更严格一点,称它为有组织的行为;如果没有外部命令,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协同工作,各尽职责地来工作,我们就把这种过程称为自组织。联想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其构成要素为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等。其中教材是教学的客体,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起主导作用。实际上,教学过程就是教学系统发展演化的过程,而该过程的主要子系统——学习系统(学生)的演化规律决定了教学系统发展的走向。因此,邢红军、林崇德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过程理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相互协同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对教学内容掌握的同时其认知系统从被组织向自组织转变的过程。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数学教学过程要不断融入新的元素,通过数学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怎样才能将这一工作做好,我们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自组织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让我们的教学更科学和更合理。
教学系统既可以是被组织的系统,又可以是自组织的系统。所谓被组织, 是指“该组织只有在外界干预下才能进行演化。它的组织化,不是自身的自发、自主的过程,而是在外部驱动力下的组织过程或结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大部分是被组织的过程,教师很重视课堂上的时间,总想多讲一点给学生,牵着学生的思维走,不敢在课堂上放手,总怕浪费时间,总想把教学内容讲得很透彻很到位,把所有问题都在课堂上解决,这样看似完成教学任务,实际效果如何?如果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被组织的状态,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那么从何谈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要将教学的被组织状态向自组织形态转变,才能不断优化数学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