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开封一模)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珠江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C.⑥

B.⑦ D.⑤

解析: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错。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错。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1.A 2.D

(2018·郴州质检)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种地理要素度量值

1 / 7

变化趋势图,回答3~5题。

3.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

A.①地势高低 ②水能资源 ③植物量 ④年太阳辐射总量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植物量 C.①植物量 ②水能资源 ③地势高低 ④年太阳辐射总量 D.①植物量 ②水能资源 ③年太阳辐射总量 ④地势高低 4.造成M地①度量值与周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C.距海远,降水少

B.盆地地形,热量充足 D.云量少,光照强

5.造成M地②度量值与周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落差小 C.地处内陆

B.太阳高度角小 D.地质灾害多

解析:第3题,图示为沿我国30°N分布的四种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可以得出①为植物量,②为水能资源,③为地势高低,④为年太阳辐射总量。第4题,据M地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为四川盆地。由图中可以看出,M地的植物量略高于周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盆地地形,热量散失较慢;地形闭塞,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侵袭,因此该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为该地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第5题,②度量值为水能资源,四川盆地②度量值比周边地区小,主要原因是该地落差小。 答案:3.C 4.B 5.A

(2018·安庆模拟)古湖泊是历史上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 000年左右,最初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湖泊,此后随着气候的变迁和海平面的变化,湖泊与海洋隔

2 / 7

离,退居内陆,并因注入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6~7题。

6.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向北推进 C.位置稳定

B.向南推进 D.反复进退

7.在莱州湾南部海岸线的变化过程中( ) A.古湖泊面积增大 C.河流流程加长

B.古湖泊距海渐近 D.河流流速减缓

解析:第6题,古湖泊位于现在的莱州湾南部海岸线以南,而古湖泊本就是原来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而成的,说明原来的海岸线在古湖泊附近,因此可判断海岸线总体向北推进。第7题,莱州湾南部海岸线向北推进的过程中,湖泊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使得古湖泊距海渐远,B错误;不断有河流挟带泥沙注入古湖泊,泥沙淤积使得古湖泊面积逐步变小直至消失,A错误;因为海岸线向北推进,河流由南部的源头北流入海,其流程加长,C正确;河流的流速不受海岸线变化的影响,D错误。

答案:6.A 7.C

8.(2015·高考江苏卷)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牧民转场主要受(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选A。由图可以看出,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的影响,夏季到地势高的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称为夏牧场;冬季到地势较低的森林带以下的草场放牧,称为冬牧场,故选A。

3 / 7

(2018·岳阳模拟)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9~11题。

9.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 A.a C.c

B.b D.d

10.此处有森林带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 A.蒸发量小,湿度大 B.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 C.降水量多,湿度大 D.海拔高,人类活动影响小

11.关于图示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B.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

解析:第9题,图示为新疆某山地,由图可知其北坡降水多于南坡,北坡水分条件好,有森林存在,所以森林带应分布在北坡降水最多处即b处。第10题,b处有森林带分布主要是因为水分条件好,即降水多、湿度大,利于山地针叶林带生存。第11题,该山地北坡降水多,是迎风坡,所以雪线低于南坡。天山山麓是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基带以温带荒漠为主。南坡降水少,气候干旱,自然带谱少。该山海拔高,有终年积雪,高山的冰雪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答案:9.B 10.C 11.A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4 / 7

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有多个长江来水口,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取代。 (1)分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自然原因。(8分) (2)分析洞庭湖萎缩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3)针对洞庭湖区某种生态问题,专家提出了“治湖必先治江,治江必先治山”的思路。指出洞庭湖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8分)

解析:(1)读取材料信息,与鄱阳湖相比,需从洞庭湖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三方面分析原因。(2)洞庭湖面积缩小,湖泊的库容量减小,调洪、蓄洪能力减弱,会导致洪涝灾害多发;湖泊面积缩小,蒸发减弱,调节当地气候的能力减弱;湖泊面积减小,水生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最终会导致人地关系恶化。(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来看,洞庭湖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多是由入湖河流造成的,而河流的问题又是由上游的山地带来的,由此推断洞庭湖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泥沙淤积造成湖泊萎缩,进而导致洪涝灾害频繁,所以治理湖泊的生态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治理山区的水土流失。

答案:(1)洞庭湖靠近长江上游,河水流速快,挟带的泥沙多;湖盆地势低,利于泥沙进入;有多条河道与长江相连,入湖水量大,接纳泥沙多。鄱阳湖靠近长江下游,水流缓慢,泥沙多在河床沉积,入湖泥沙少;湖盆地势高,泥沙不易进入;江水仅有一处入湖口,入湖水量小,湖泊接纳泥沙少,所以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

5 / 7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开封一模)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描述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9wm45pe2001k8300wxv0h1ll01f5u01c5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