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游记类散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游记类散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戴维斯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1期

摘要: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颇具新意地安排了一个游记单元,选取了四篇风格各异的中外游记散文,对游记类散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经过初步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立足于勾连“旧学”与“新知”,确立教学内容;聚焦作品的风格特点,筛选教学重点;以还原法揭示矛盾,深入分析作品;综合运用多种课堂活动形式,推进教学环节。

关键词:游记;教学策略;《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颇具新意地安排了一个游记单元,选取了四篇风格各异的中外游记散文。这一设计,延续了八年级上册教材“文体学习”的主线,旨在让学生了解游记这一文体,与此对应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了解游记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1]这可以说是对以往初中教材游记少且多限于文言文这一状况的突破,在拓展学生阅读经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游记类散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以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为例,探讨游记类散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确立:勾连“旧学”与“新知”

《登勃朗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游记,写登勃朗峰途中的所见所闻,既有一般游记作品的风景描绘,也有写人叙事。同时,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举世闻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作品在幽默中不乏对现实人生的批判和思考,背后有着严肃的创作目标和主题。

面对这样风格鲜明的作品,制定教学策略时应首先确定“教什么”,即教学内容应成为主导因素[2]。《登勃朗峰》从内容上看,分为两部分:第1-6段写“登山”,主要是写景,采用“散文笔法”:作者调动视觉与听觉,在远近与动静的变换中,结合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登勃朗峰途中的奇景,且在该部分结尾借用“肥皂泡”的比喻,抒发了对精至美事物的珍惜之情。这种细腻的写景方式与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生在学过的中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与现代写景散文中已有充分的接触,属于“旧学”。

第7-11段写“乘车”,作者则将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入叙事与写人,采用“小说笔法”:记叙了一场过程惊心动魄但结局异常圆满的奇遇,从语言与神态两方面刻画了一位自信、洒脱、不拘小节的奇人——车夫。虽然学生已在以往接触的小说作品中,了解了不少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但学生对游记里的人物形象刻画还是有一定的“陌生感”:一方面,“写人”出现在游记中,所占篇幅还不小,与读过的以写景为主的游记不同;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充满了马克·吐温式幽默的语言,是一种比较新鲜的阅读经验。所以这一部分內容属于“新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勾连“旧学”与“新知”?首先,可借助文章本身的意脉。游记虽分为两部分,但其意脉“奇”却贯穿全文,十分明确:先写勃朗峰途中所见“奇景”,再写乘车的“奇遇”及车夫这一“奇人”。所以可借此意脉,从对“奇景”的赏析过渡到对“奇人”的品读,并在两者的内在关联中,进一步探索作品的深层意蕴与作者隐含的人生态度。其次,可以遵循由熟悉到陌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先引导学生欣赏他们较为熟悉的写景的“散文笔法”,再借由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这篇游记“小说笔法”的使用。 二、教学重点的筛选:聚焦作品的风格特点

如此一来,《登勃朗峰》的教学重点就落在了作品中“小说笔法”与“散文笔法”的结合,以及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风格品析。这也是这篇作品在写作风格上最突出的两个特点。 何为“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教参中没有明确的教科书式的解析。可采尝试结合学情,在不同作品的参照对比中,来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写法结合使用的妙处。

在欣赏《登勃朗峰》的“散文笔法”时,可先列举几处写景的文段,如“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还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来让学生与学过的中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及现代写景散文对比,找相似之处。学生基本都能从描写的角度——色彩、视觉、听觉、动态、静态、近景、远景,和描写的手法——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学过的写景散文的写法和《登勃朗峰》的写景手法联系在一起。经过引导,学生还能够进一步发现,马克·吐温由眼前之景生发出人生感慨,也与其它写景记游散文的作者殊途同归。

借由“奇”这个贯穿全文的意脉,从“奇景”引导“奇人”、“奇遇”,就进入“小说笔法”的赏析。学生在学习《登勃朗峰》之前,已在课内外接触过不少小说作品,已能识别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所以小说笔法的鉴赏,也由三部分组成:充分领略勃朗峰周围的奇景、乘车路途的险阻——环境,梳理“乘车”的经过——情节,通过细节分析车夫性格——人物。最后,结合学生已有的小说阅读经验,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在揶揄的口吻背后,对车夫真正的态度,再联系游记开头对其它游客的嘲讽,体会作者欣赏的积极、乐观、自由、富有活力的生活态度。其中,对小说“环境”要素的鉴赏,以对“登山”部分写景的散文手法的赏析为基础,“情节”的梳理也作简要处理,而把“人物”分析作为欣赏“小说笔法”的重点。 三、分析方法的选择:以还原法揭示矛盾

分析的前提是揭示矛盾,以还原法揭示矛盾,才有分析的对象。[3]车夫这一人物形象,恰好就充满了“矛盾点”:驾马车偏偏要喝酒,一路飞车越险最后却平安抵达目的地……车夫为什么会这样?马克·吐温为什么要写出来?背后的意图是什么?采用还原法分析,能够有效地将思考引向深处,在更高的程度上把握作品的特点。

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车夫的最引人注意的细节。大多数学生首先找出的都是车夫几次自称“车王”的语言细节描写。单独分析原文,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仅停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于这一个细节。如果在原文之外,同时出示车夫如果没喝酒的“清醒版”语言描写,让学生找出两种语言描写版本的不同之处,原版车夫语言特点的呈现则更加鲜明和全面。 第8段原文:

“但是,”他把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 第8段“清醒版”:

“但是,”他说,“请静下心来,不要浮躁,更不必为此烦恼。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因为我驾车经验丰富,所以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 通過对比,可以发现原版的“酒后”语言具有平时“清醒”语言所不具有的几个特点:第一,语序颠倒,缺乏逻辑。例如,劝人应是先“静心”再“不要浮躁”,再“不必烦恼”。再如,劝乘客“放心坐好”的前提是自己“驾车经验丰富”。第二,说话断断续续,或是拉长声调。这一点主要体现于破折号的使用。第三,“酒后吐真言”或借着酒劲说说平时不敢说、不好意思说的话,且喜欢重复。车夫自称“车王”,还重复了好几次,这样外显的高度自信,在清醒状态之下应是不常见。

在语言细节之后,另一个引人注意的细节是车夫的神态细节。车夫的整个驾车过程充满了反常之处:酒后驾车、驾车不专心目视前方还回头和乘客说话、路况危险却不减速……其中最为反常的是车夫“镇定”、“神情威严”、“面不改色”、“和颜悦色”的神态,与危险重重的路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仿佛路有多险,车夫就有多镇定,车速也有多快——“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如此一来,夸张、反差手法的运用一目了然,这一段语言为何令人发噱也一目了然。

四、教学环节的推进:综合运用多种课堂活动形式

除了采取有效的方法,作品分析的深入还有赖于教学环节的推进,可通过综合运用问答、朗读、讨论等多种课堂活动形式来实现。

在寻找细腻的景物描写、梳理乘车经过时,可采取传统的问答形式,由教师发问,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回答。但传统的问答形式容易演变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发挥。因此,可以适当加入朗读的环节,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对作品有更直接的体验。例如,邀请两位学生分别用朗读来演绎原版和“清醒版”两种版本的车夫,在完成对两个版本语言描写的分析后,再朗读一次原版的语言描写片段,读出自己对人物的理解,甚至用自己的声音诠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初中游记类散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初中游记类散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作者:戴维斯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1期摘要: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颇具新意地安排了一个游记单元,选取了四篇风格各异的中外游记散文,对游记类散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经过初步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9uz297srv6tzp834d3b207lq1bbd101eh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