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了解中国文字的美;理解并运用渐强、渐弱,渐慢,并掌握旋律上行和下行相应的强弱变化;了解乐句并能找出节奏的规律,同时做到休止符表达准确。
2.能力和方法:通过歌曲的学习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演唱西风的话。感受乐曲中描绘西风的音乐形象。通过简单的合唱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西风的话》,体味中国文字的韵味,了解歌曲的词曲作者以及歌曲的创作年代;带入流行歌手对歌曲的演绎并唤起学生对“非流行”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文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对时代久远的歌曲很生疏,没有好的渠道去了解经典的歌曲。同时根据学生情况做好教材内容的分析:
1、 歌曲《西风的话》是七八十年前的歌。描述的是以前孩子的生活,他们生活的贫穷,美好。《西风的话》是一首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歌曲。西风即秋风,拟人化的秋风看到了儿童的成长,于是想到自然界植物的成熟(荷花变莲蓬)。秋天是成熟
- 1 -
的季节,但春天那繁花似锦的景色,却是再也见不到了。这就好比人从儿童长成大人,就失去了孩提时代的天真烂漫。但是没有关系,因为在失去了天真烂漫的同时,人却得到了成熟,而成熟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所以最后两句说:“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歌词所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平和、冲淡的心态,配上淳朴而舒缓的旋律,使这首歌令人久久难忘。
2、歌曲G调、四四拍。(在学唱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降调处理,降调后学生能自然演唱,不失歌曲的美。
3、读谱知识: 圆滑线 是用于多个(一般是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音高的音符之上,表示要唱(奏)得圆滑。至于在具体演唱(奏)中时,声乐和器乐的演唱(奏)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同样的符号,用在不同的谱子上,其目的都是相同的。而且人声是最美妙的,乐器的演奏很大程度上都在模仿人声。这样一来,反之一看,一听,又不觉有太大的区别了。
0为四分休止符,0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旋律中,休止时值为一拍。
重点难点
学生能控制自己的声音自然地演唱歌曲,通过训练有效的进
- 2 -
行简单的合唱基础训练以及表演;教学中学生能准确表达乐句的节奏;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师生问好:学生随音乐起立,做律动。 新课导入:
教师微笑着面对全体学生: 同学们,音乐时间又开始了!自然界有很多很美妙的声响,同学们说说你平时在自然界都会听到什么声响?
[设计意图:教学前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
师:(请同学们欣赏大自然地音乐)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大自然的美妙音乐,老师知道大家的耳朵可灵了,你们听听都有哪些声音啊!(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也很准确。那老师有个疑问,一年有四季的变化,那自然界的声响会随四季有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声响)吗?那我们来听首歌曲吧!同学们你们听完后告诉刘老师这首歌的音乐情绪,你觉得会是描写的哪个季节!
- 3 -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