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及其性质(讲练)
考点设置 名师点拨 本考点常与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金属及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分析并推断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其性质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要熟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设计实验时根据反应能否发生来推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若反应能发生,说明前者的活泼性比后者强;反之则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弱、判断某些置换反应是否发生及相关实验现象 金属的化学性质 等联合考察,特别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或合金是非常重要的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要点梳理】
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三个: 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铝、镁等活泼金属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保护膜。 如:4Al+3O2 =2Al2O3;2Mg+O2=2MgO (这也是铝制品耐用的原因) (2)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或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如:3Fe + 2O2
Fe3O4;2Cu + O2 2CuO;
(3)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2. 金属与酸反应
活泼金属可以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例如Zn+H2SO4=ZnSO4+H2↑。 注意:不是所有的酸都能和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酸一般指稀硫酸和稀盐酸,而不是指浓硫酸和硝酸等酸;
金属指的是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但一般不考虑最活泼的K、Ca、Na。
3. 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
活泼金属可以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其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该反应的条件:①反应物中金属的(K、Ca、Na除外)活动性强于盐中金属; ②反应物中的盐必须可溶。 【典型例题】
1.(2019?东营)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 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答案】C
【解答】解: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锌弱,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应;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该金属应为铁,说明铁是过量的。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故选项说法错误。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故选项说法错误。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2019?广东)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A. B.
C.【答案】B
D.
【解答】解:A、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铝完全消耗,氢气的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由2Al+6HCl=2AlCl3+3H2↑可知,每消耗54份质量的铝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铝完全消耗,溶液的质量增加幅度变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铝片不断反应,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容器中铝元素的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变式训练】
1.(2019?新疆)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C.0~50s,发生Al2O3+6HCl=2AlCl3+3H2O反应 D.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答案】B
【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正确,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是升高的;故选项错误;
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铝和盐酸,AlCl3错误;故选项正确; C、0~50s,发生Al2O3+6HCl=2AlCl3+3H2O反应正确,故选项错误;
D、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019?河南)某金属(用R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相对原子质量小于65.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和R(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1)写出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
(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R+2HCl=RCl2+H2↑;(2)Ag、Cu、R;(3)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R(NO3)2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如果后两个反应进行的比较多,则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
【解答】解:(1)由“R(NO3)2”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HCl=RCl2+H2↑;故填:R+2HCl=RCl2+H2↑;
(2)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R,同时锌一定将银和铜全部置换出来了,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Ag、Cu、R,可能含有锌,故填:Ag、Cu、R;
(3)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R(NO3)2与Zn反应生成Zn(NO3)2和R,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Zn+Cu(NO3)2=Zn(NO3)2+Cu; 65 64 Zn+R(NO3)2=Zn(NO3)2+R;
决胜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04 金属及其性质(讲练)(解析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